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一些非周族的族群有意识地保存、仿制商周王朝的青铜器、铸造铭文,如自称“蛮夷”的楚国很早就铸造铜器并铭功颂德,春秋时代的他们还采用《诗》《礼》《乐》等教育贵族子弟。这表明当时(       
A.尊宗敬祖风尚开始形成B.青铜制作工艺高度发达
C.宗法分封体系遭到破坏D.文化认同局面逐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
2023-06-21更新 | 4482次组卷 | 23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载,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殿试题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到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殿试题为“始专以策,定着限以千字”。熙宁九年(1076年)殿试策论中提到“民遇水旱而流亡、兵无以抵蛮夷之军”的现象,要求应考者对此进行论述。宋朝科举考试这一变化(     
A.说明当时才能是取士的唯一标准B.有利于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C.推动了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D.扩大了当时官吏人才的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资政新篇》提出,培养德才兼备、文武兼通的人才需施以“三宝”教育。宗教道德教育为“上宝”,火船、火车、连环枪、量天尺等为“中宝”,文学艺术、诗画美术为“下宝”。这表明,《资政新篇》(     
A.较早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具有初步近代化的治理理念
C.体现出农民阶级革命的需求D.注重消除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盛唐边塞诗是唐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该诗派或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如“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或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如“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丈夫”“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这反映出当时(     
A.重武轻文的社会思想B.豪迈昂扬的社会风尚
C.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D.主流价值观发生改变
6 . 春秋时,晋国大夫赵简子问太史蔡墨:为什么季氏赶走鲁昭公而百姓还能顺服他呢?墨回答:“天生季氏,以贰(辅佐)鲁侯,为日久矣”,“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蔡墨的回答 (     
A.表明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B.折射出传统秩序被破坏的状况
C.反映奴隶主贵族丧失世袭特权D.说明民本思想被各统治者认可
2022-12-28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赵国明《中国的立场》一诗写道:“万国(联合国)旗帜欲添丁,孤岛、红旗都有名。山姆(美国)阴谋如获胜,不教公使到西京(纽约)。”该诗佐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与美国的关系趋向紧张B.在联合国行使否决权
C.抵制美国构建单极世界D.反对“双重代表权”案
2022-11-27更新 | 26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021-12-27更新 | 5354次组卷 | 39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139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诗经》内容非常广泛,除五首史诗及少量祭祖诗略带“神”的色彩外,其余诗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劳动生产、战争徭役、日常生活、男女爱情、家庭婚姻等各个方面。这主要表明《诗经》
A.是一部农业发展史B.体现了人文主义色彩
C.在各阶层得到普及D.摆脱了神权文学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