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7年7月10日,救国会呼吁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支援二十九军抗战。11月,宋庆龄发表声明,支持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许多民主党派和团体通过积极创办抗日刊物,出版抗战读物等方式,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活动。这些史实所展现出的民族团结意识,可概括为
A.兄弟民族,携手卫国B.全国同胞,持久抗战
C.民主人士,协力御侮D.国共两党,相互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一书中提出“民看吾同胞,物否与也”的观念,后人把它概括为“民胞物与”(爱人和一切物类),张载的这一理念
A.蕴含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B.推动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C.继承了荀子人性论的观点D.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
3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经济的发展C.政治剧变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2-06-01更新 | 105次组卷 | 42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十月革命后,列宁系统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把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概括为:“允资”“用资”“学资”“胜资”,并详细阐述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形式。这一理论
A.成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源泉
B.奠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基础
C.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推动苏俄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2022-04-10更新 | 62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对于宋代社会的变化,时人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反映了(       
A.社会成员政治地位已实现平等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相对松弛
C.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最终实现D.重视家族背景的门第观念淡化
6 . 越南至今保有庆祝中国农历春节的习俗,越南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蕃杆炮仗绿年粽”是对千余年来当地年俗的高度概括。1995年,越南政府明令禁止在除夕夜放炮仗的行为,此后每年除夕夜里,政府会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广场统一组织实施燃放礼花活动。这反映出
A.中华文化优于越南本土文化B.城市化冲击越南传统风俗
C.中越节日文化走向深入交融D.越南对中华文化进行扬弃
7 . 介绍唐朝时人们会想到“三省六部”“科举选才”“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最能概括这些主题的是
A.国家的统一与强盛B.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制度创新与文化交流
8 . 研究者们对20世纪艺术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众多流派-表现派、立体派、未来派、野兽派、达达派……,相对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学术界难以用一个词将其艺术特征完全准确地概括出来。这说明,现代主义艺术
A.注重客观的反映现实生活B.根植于传统的艺术手法
C.完全体现自我的意识价值D.具有多元化的艺术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右栏是某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知识要点。下列对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趋势的概括,准确的是
A.征税标准从人丁为主转向土地和财产B.人头税从秦朝占较大比重到明朝废除
C.征收形式从以纸币为主到以白银为主D.百姓的赋役负担呈现越来越轻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学习了明清历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做了演讲。你认为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貌
A.帝国的彷徨与衰落B.中华帝国的荣耀C.东方的曙光D.王朝的振兴
2022-02-08更新 | 75次组卷 | 20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汇文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