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7 道试题
1 . 在欧美法系中,大陆法系法官审理案件,首先考虑成文法如何规定,然后按照有关规定和案情作出判决;海洋法系法官则首先考虑以前类似的判例,将本案的事实与以前的案件事实比较后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这说明,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的区别在于(       
A.法律结构B.审判依据C.诉讼程序D.适用对象
2023-02-23更新 | 158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     
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
C.动荡的国际局势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
2022-12-14更新 | 58次组卷 | 6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陈寅恪先生在解读小说的史料价值时认为:“有些小说中所叙之人与事,未必实有,但此类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则诚有之。”以《水浒传》为例,他认为:“《水浒传》所记梁山泊人物之事迹,多属民间传说甚至虚构,但这类人在当时环境下,从事这类活动,则是真实的。”据此,他将小说的史料价值概括为“个性不真实,通性真实”。这说明(     
A.历史学要以搜集和解读史料为第一要务
B.历史研究不可借助文学作品来推测结论
C.研究历史必须结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D.文学作品的虚构性和真实性需辩证看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面时间轴能够反映16—17世纪中外历史的发展趋势,其中概括正确的是(     

①宗教改革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西方殖民国家争夺日趋激烈
③新航路开辟加剧了西欧殖民扩张   ④殖民侵略开始威胁中国安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1-13更新 | 727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阜阳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汉学者刘向曾有言论:“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此番言论概括的是(     
A.西周末年王室衰微B.春秋战国诸侯纷争
C.秦末暴政起义不断D.西汉初年经济凋敝
6 . 一位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现代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独辟蹊径”“借尸还魂”“循环往复”。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德、英、法、美B.法、美、德、英C.英、美、德、法D.英、美、法、德
2022-11-11更新 | 220次组卷 | 7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一六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对联想和神喻等传统史诗创作手法进行了扬弃,转而注重对史料的批判分析与逻辑概括。这(     
A.否定了传统史学的价值B.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
C.批判了个人主义的泛滥D.体现了理性著史的精神
2023-01-29更新 | 1148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复苏的标志之一是“修建城墙”。一“墙”之隔区分了墙内外居民的法律身份:墙内居民因特许权解除了在采邑制和庄园制之下形成的人身依附关系,并可自由选择其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这一历史现象(     
A.表明了封君封臣之间的关系B.概括了西欧封建庄园的特征
C.呈现了王权逐步加强的趋势D.说明了城市自治产生的前提
2022-08-31更新 | 4075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历史的证明,概括来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做了两件大事:建立新中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这两件大事开始的标志分别是
A.开国大典和三大改造的完成B.开国大典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和城市改革的推行D.“一五”计划开始实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
2022-03-2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鹏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普高和职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7年7月10日,救国会呼吁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支援二十九军抗战。11月,宋庆龄发表声明,支持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许多民主党派和团体通过积极创办抗日刊物,出版抗战读物等方式,大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活动。这些史实所展现出的民族团结意识,可概括为
A.兄弟民族,携手卫国B.全国同胞,持久抗战
C.民主人士,协力御侮D.国共两党,相互配合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