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时期,政府颁布《盗耕种法》对盗耕种和盗收割他人田地者加以严惩。但针对业主主动抛荒的逃田,政府立法规定“逃户亦限半年……限外不归……除坟茔外,充为永业”,而盗耕种逃田者“免税三年,三年之后为世业”。这可用于说明宋朝(     
A.严格保护个人权益B.司法过程灵活务实
C.政府缺乏契约精神D.产权流转渠道多样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金朝(1115—1234年)统治下的北方地区,有大量儒士以“学道”“行道”等话语相尚,追求乃至发明义理、性命之学,部分儒士甚至开始标榜“心学”,逐渐走向心性之学。这反映了(     
A.儒学的复兴已渐成全国潮流B.南北文化开始出现趋同之势
C.道家思想在北方的影响日盛D.金朝时期文化重心发生北移
7日内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等校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之初,一再关照中方保密,但当时中国外交部门积极向美国透露有关消息,一些民间人士也寄希望于美国帮助中国争取利益;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中国人大多认为,指望美国帮助中国免除外患无异于“与虎谋皮”。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北洋军阀黑暗统治B.日美共同利益增加
C.进步人士爱国情怀D.五四运动启迪民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894年7月,一些西方舆论认为清政府多年经营北洋海军,从国外购得的军舰“在等级和排水量方面是可入最令人生畏的舰艇之列”,“镇远号”铁甲舰排水量7400吨,日本无舰可与其匹敌;况且中国还有精心建设的“直隶湾的直布罗陀”——旅顺。这反映了(       
A.西方舆论改变战争结果B.洋务运动收到一定成效
C.西方列强反对日本侵华D.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 . 武帝时,御史大夫寮舍设于宫门之内,武帝常引为内朝官,以至于御史大夫张汤“每朝奏事,语国家用,日晏,天子忘食,丞相充位,天下事皆决于汤”。这一做法(       
A.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B.平衡分配了中枢权力
C.使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异D.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中后期, 官场出现诸如:陈蕃初仕郡,举孝廉,“遭母忧,弃官行丧”;赵典会帝崩,“遂解印绶策付县,而弛到京师”;延笃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等现象。这表明当时(     
A.封建官僚政治成熟完善B.王国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C.儒家伦理影响政治行为D.政治腐败加剧社会动荡
7 . 1934年1月,毛泽东提出:“关心群众生活不是什么难破了天的大事,我们只需要从小处着手。例如,根据地的娃娃不少到了学龄,小学堂办了没有?村子里的窄木桥好几十年了,能不能想办法修一修或者重新建?许多人到了冬天生冻疮,有没有什么法子能搞点药治一治?”毛泽东这一论述反映的思想(       
A.促进了边区经济迅速发展B.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联合抗战
C.有利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D.与中国当时的革命运动相适应
2024-06-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1924年7月31日,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决定“组织香山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谭平山、彭湃及农讲所学生三人为委员,筹备该协会各种计划”。孙中山对此尤为关注,并亲自过问。香山农民协会的筹建(       
A.体现了孙中山旧三民主义思想B.反映了农民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顺应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需要D.旨在培养土地革命的干部人才
2024-06-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安徽省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网坠、陶器、石制农业工具以及水稻、菱角、芡实等植物遗存和兽骨、螺壳等动物遗存,这见证了(       
A.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演进B.中华先民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C.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现象D.各区域文明存在着交流互动
2024-06-03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10 . 贞元八年(792年)七月,河南、河北、江、淮、荆等四十余州大水,宰相陆贽奏请德宗遣使赈抚,上许为遣使,而曰“淮西贡赋既阙,不必遣使”,后陆贽说服德宗对淮西赈抚。这可用于说明(       
A.相权过大影响皇帝决策B.中央和藩镇的纷争不断
C.官府承担救济百姓责任D.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生活
2024-06-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