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同苏美尔人的法律相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的契约形式很多,内容详尽,包括租佃契约、债务、抵押、损害赔偿、借贷、合伙经营、保管、继承、雇佣等等。这(     
A.源于商品经济的较大发展B.体现出罗马法体系的影响
C.加强古巴比伦的君主专制统治D.说明古巴比伦法律体系的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西周实行国野分治,作为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野人,只能以助耕公田的方式为国家负担劳役地租,而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国人,则能以产品的十分之一充当军费,当兵作战。春秋时,野人亦可“作州兵”、“作丘赋”,国野差别渐趋缩小。战国时,国野之间的差别最终泯灭,同为普通平民。这一变化表明(     
A.百姓成为普通民众的通称B.国人干政的民主传统得以强化
C.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D.国家管理的血缘因素逐步弱化
2024-06-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五代时,吴越一带米价一石不过数十文;到范仲淹任苏州知府时,江浙地区米价一石不下六七百文,甚至有一贯者。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该地区(     
A.租佃盛行,流民增多B.分裂割据,社会动荡
C.租税繁重,农政不修D.推广种棉,粮米减产
2024-05-3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部分台湾人士以清朝时期台湾的巡抚、知府、知县都是大陆人为由,得出“大陆欺负台湾”的论断。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教授指出,研究清史的人都知道,地方官有本籍回避制度,台湾人考中进士也可以到大陆做官。这说明(     
A.清政府加强对台湾的控制B.清王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C.研究地方史应有全局眼光D.政治立场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选择
2024-05-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世纪,有经济学家认为,“自私”“贪欲”是人的本性,追求私利只要不威胁“公益”就不必加以限制。只是为了不使“自私”“贪欲”同“公益”发生冲突,才有必要把私人利益的追求限制在对私人占有不构成威胁的范围之内。这一观点(     
A.反映了自由主义的经济主张B.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
C.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依据D.源自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按651年颁布的《唐律·户婚律》规定,买卖口分田、永业田,卖者最多杖一百,买者最多徙一年。唐玄宗屡次下诏不许买卖、典贴口分田、永业田,开元二十三年的诏书中将受徙的刑罚加重为二年。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盛唐时期经济繁荣
C.唐律注重礼法结合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024-05-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毛泽东曾在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应该吸引愿来的外地资本家…开办实业。应该奖励民营企业,而把政府经营的国营企业只当作整个企业的一部分…认真地、精细地而不是粗枝大叶地去组织各根据地上的经济,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该指示的落实有利于(     
A.苏区土地革命的开展B.陕甘宁边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C.三大战役的顺利推进D.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2024-05-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它结束了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匪患不断的历史,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它”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B.新中国的成立C.抗美援朝胜利D.西藏和平解放
2024-05-1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晚清留日学生创办了《四川》《江苏》《江西》《新广东》《新湖南》《浙江潮》等刊物。广东留日学生欧榘甲撰文称:“窥现今之大势,莫如各省先行自图自立……省省自立,然后公议建立中国全部总政府于各省政府之上。”晚清留日学生地方意识的觉醒(     
A.具有分离主义的色彩B.推动了联省自治的变革
C.表明中央集权的衰落D.体现了家国天下的思想
2024-05-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882年,印度铁路货运量约40亿吨公里,但在1800年,光是北印度的阉牛车队就大概运送了30多亿吨公里的货物。印度的铁路建设未像其他地方那样,促进本地炼钢、工程乃至煤矿开采的发展。这表明,当时印度的铁路建设(     
A.未能满足英国殖民者的需要B.推动了印度国内市场的发展
C.对开创印度新社会贡献有限D.有助于维护印度社会旧秩序
2024-05-1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九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