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不断扩大,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同学在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时设计了一张表格。请你结合所学帮助该同学完成表格的填写。

重大事件
影响
主要途径
第一阶段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阶段
(18~19世纪中叶)

世纪市场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应当为建设一个自由的国际贸易体系而承担责任,并将“建设一个世界贸易多边体系”作为今后美国对外经济的基本目标。——罗斯福(1933年)
回顾30年代竞相降低汇率,一个接一个的国家……货币贬值,你们完全毁掉了货币,造成了混乱。我们说,世界再也经不起那样折腾了。——怀特(1944年7月)
2. 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包括哪些主要机构?
20世纪以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强,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截止到2006年,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
3. 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结合所学说明推动这种趋势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3-02-26更新 | 4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一下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2 .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下表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并完成该表。
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措施
(1)战争
(2)和亲
(3)机构
(4)互市
(5)共治

2021-01-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中学(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二)历史试题
3 . 西欧封建制度的演变

西欧封建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有学者认为,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今天的西方世界也不会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问题
(1)按示例填写下表中标有代码的空格。

分类封建制度形成(6—11世纪)封建制度嬗变(11—14世纪)封建制度解体(15—16世纪)
政治上封建等级制君主专制
经济上城市自治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上基督教神学近代大学兴起


(2)你如何理解“没有中世纪就没有今天的西方”?
2020-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里程碑”是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里程碑”的定义是:高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性的大事。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下表中所列历史事件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
历史事件里程碑理由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1)

巴黎公社成立
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2)

列宁宣告苏维埃政权建立
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里程碑(3)

2020-03-1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经济由分散逐渐加强联系,日益形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古代,中国产品远销亚洲、欧洲和非洲。请列举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路,并说出两类广受赞誉的中国手工业品。
(2)16世纪以来,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综合所学完成下表

时间

事件

影响

16世纪前后

新航路开辟

16—18世纪

世界市场得到拓展

18世纪中—19世纪中

第一次工业革命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结合如图,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后在上海的外国商船
2020-02-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社会的、一些流行词汇

根据材料,从每一个阶段中选取一个信息词,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角度提炼一个具体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读。(要求:观点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2018-05-13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考文综测试历史试题

7 . 填写下表:

人物理论贡献革命实践成果



(1)
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2)

(3)


毛泽东思想
(4)



(5)
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018-03-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文艺复兴在西欧各国产生的特殊花果。

国别重要原因
日耳曼宗教哲学宗教改革①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②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③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西班牙
葡萄牙
地理上的发现殖民地的竞争及欧化的普及全球①近海宜商业;②宗教及爱冒险的民族性
法兰西政治哲学法国革命①专制政体的发达:②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应用科学工业革命①工业发达;②尚实用的民族性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比较开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开始认为,他们的工作应当“世俗化”,由宗教宣传扩展到对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介绍。以前的重点一直是“把异教徒从地狱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要“把异教徒从现世苦难的地狱中解救出来”。他们设立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开办图书馆和博物馆,并出版报纸和杂志——这最后一项是外国人的特权,中国人不能办报刊。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9 . 阅读下表,从“思想与社会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这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

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思想与社会进步

托古改制经世致用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变法图存
三民主义实业救国民主与科学尊孔复古马克思主义

10 . 材料一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情况

项目数学天文、历
法、气象
医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数量2225259257788

材料二《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钻井技术1126年传入欧洲;冶金鼓风机1200年传入欧洲;铸铁1300年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活塞风箱,1500年传入欧洲;旋转风扇1556年传入欧洲……

材料三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时间成就意义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核垄断,步入核国家
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拥有战略威慑武器
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研制经费少速度快
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拥有自己天空眼睛
1997年银河一III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计算机技术跨人世界先进行列
2002年中国第一头克隆牛成功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
2003年神五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2008年神七飞船发射成功太空行走实现卫星放飞探测手段的多样化
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科学家“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发展贡献”奖章标志着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世界前沿
2013年“辽宁”号航母正式入列人民海军表明中国海军航母已经开始进入战斗力生成阶段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材料二说明了什么?16世纪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西方科技地位发生逆转。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

(2)材料三表明20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科技发展的重心有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