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规范应用史学方法,是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的,也是防止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出现武断、附会和诈伪的有效武器。

方法四:比较和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体制,完成以下表格。并简述你对于这一比较的认识。

项目苏联“斯大林模式”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
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和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所有制
结构
单一公有制,完全消灭私人经济成分,对个体经济加以限制和排斥。
发展战略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方针,大力发展机器制造业和钢铁工业。

2019-09-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北京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历史的解读下列表格的陈述中,有的属于“史实”,有的属于“观点”。A代表“史实”,B代表“观点”,将你的选择(写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陈述史实观点
汉谟拉比是古巴比伦王国国王
尼罗河对埃及文明的产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埃及法老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种姓制度对印度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

3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朝代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

(2)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

朝代制度选官标准
西周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2017-10-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西方七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

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1981~1987年
日本8.04.93.8
美国3.33.92.82.7
联邦德国7.34.62.81.5
法国4.85.63.71.6
英国2.82.81.92.5
意大利5.55.73.12.1
加拿大4.05.24.23.1

——世界银行《世界统计表》

(1)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

(2)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材料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2018-01-2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同步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毛泽东指出:“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材料二下面是一张未完成的有关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知识卡片

大事件
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
主要领导人洪秀全孙中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
事件的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人民大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又是什么?

(2)材料二表格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大事,请结合民主革命的主题,根据所给信息,完成该表。

(3)材料二中历史事件给历史留下了什么教训?

6 .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迁徙
大规模人口南迁
时间
原因
影响
第一次
_____;

(1)______;
(2)自然灾害;
(3)______。
(1)给南方带去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2)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带动了政治中心的南迁。
第二次
安史之乱;
第三次
_____。
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方向,除了由北方向南方迁徙外还有哪些迁徙方向: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6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卷
7 . 那些年我们“哈”的国
某校学生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历史时,发现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的90多年间,中国人先后“哈”(非常想学习)过很多国家,并列了以下简表。
问题:
(1)根据示例,完成表格“主要内容”的填写?
(2)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哈”了这一系列的国家说明了什么?
(3)请为这个表格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2016-07-21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8 . 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途径虽然不同,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民主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反映出政治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国家
法律(标志)
国家政体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权力中心
英国

君主立宪制

内阁首相
议会
美国
1787年宪法


总统
总统
法国
1875年宪法
总统制共和国
总统
内阁部长
议会
德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

皇帝

(2)依据上表,从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产生、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点。
(3)史学界把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即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根据
例一、二尝试概括法国模式的特点。
例一: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民主的力量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封建的势力作适时的让步,
整个社会走了渐进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道路。
例二:德国模式的特点是:封建势力强大,民主力量妥协,武力完成统一;封建力量借民主的形式推行专制,以代议制的幌子掩盖专制独裁。法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0 .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新思潮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新文化运动



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2013-12-06更新 | 9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省正定县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