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施政思想的变迁对于古代王朝的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把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道家和阴阳五行的学说,掺和于儒家的体系之内,据此来议论政治。其实质是把韩非的专制主义用儒学外衣包装起来,并进一步用阴阳术学加以理论化、神灵化……这一招胜于亡秦之焚书禁学、严刑酷法,不用杀人之身,就能灭人之心,成就韩非的“以法教心”的超常效果。显然其与孔孟的儒家治国之道大相径庭。

——摘编自薛国中《逆鳞集: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二   “六艺”即“六经”……从战国到汉代,“六经”早已取得公认的“圣典”身份……是“古圣先王”治天下的记录,而“百家”则是战国以下诸子的私家言论……汉代人都相信孔子整理了“六经”,用为教学的基础文本,这才使“六经”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一伟大的功勋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第一人。

——摘编自余英时《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治国思想与孔孟治国思想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的文化政策及其产生的影响。
2023-07-27更新 | 368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国际交往与交流中,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

材料一: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以商业活动和传教为滥觞的。丝绸既作为商品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引起西方人对东方文化古国的向往。之后的天主教传教士们对于这么庞大的帝国能维持政治上的大统一,儒家及儒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能被普遍接受,以及中国极少宗教战争等印象深刻且佩服。鸦片战争之后,传教士、外交官等写了大批报道和书籍,我国国际形象骤然失色。美国传教士描述“中国社会如同中国的景致一样,远看好看,近则臭气难闻。”在美国1870年间爆发了排华浪潮,中国人到处受歧视被排斥。“中国佬”、“中国蛮子”,“黄货”等贬词也由此产生。

材料二:1984﹣1985年,由于我国国内形势越来越好,改革成果显著,国外舆论纷纷变调。美国《时代》周刊评选邓小平同志为“1985年风云人物”,特辑则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多方面的深刻变化,该刊虽提到我改革中的一些困难,表示了某些疑虑,但总的调子是称赞改革,而且提到世界历史的高度,称我国改革是一项伟大试验,并大加肯定和赞扬。

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的中国典论形象中,中国似乎是一个永远也不可能改变的东方专制社会。那里践踏人权政治腐败道德堕落;它的经济的确在发展,但这种发展不再是可喜的,而是可怕的,因为它将“助长邪恶的力”。20世纪中国的国际舆论形象,在“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结束。


(1)阅读材料一,解读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材料二中,国外舆论是如何评价中国的?简述这一变化的国际背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所处的国际舆论是怎样的?这一时期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哪些转变?
2023-05-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籍与史料
中国古代保留了大量史籍文献,丰富的史料为后世研究提供保障。
A.《史记》B.《资治通鉴》C.《元史》D.《清史稿》
(1)请将以上史籍按照体例分类(填写字母)
编年体:          纪传体:        
(2)请将以上史籍与其记载的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史实史籍
册封班禅
陈涉世家
藩镇割据
行省制度
   
                  遵义会议会址                                                         陈云手稿《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影印
(3)上面关于遵义会议的两则史料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简述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影响。
2023-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与中国

材料一:公元1000年的欧洲布满了一个个由公爵、伯爵、男爵或主教统治的小公国,这些公爵、伯爵和男爵都曾向国王宣誓效忠,国王赐给他们“封地”来换取他们的效忠和一定数额的税金。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方式落后。因此,这些国王或皇帝的代表享有很大的自主权。这一时期,森林、荒野纷纷变成农田。人口也逐渐多了起来,他们离开村庄,涌入城市。这些人渐渐成为手工艺人。为了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交换,他们的产量越来越大,这就带动了交通与贸易的繁荣发展,促进了资金的流动。欧洲北部形成了以波罗的海和北海为中心的广阔商贸区。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商人们在海岸边建起了小贸易站,或者在港口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个街区。

材料二:公元1000年,比起世界上其他民族,中国人的对外贸易联系更为广泛。他们跨越半个地球,向中东、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客户出口高端陶瓷和其他制成品,而这些国家的供应商也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商品。中国人没有经历全球化的准备阶段,他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公元1000年前后欧洲与中国各自的时代特征。
2023-05-27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启蒙思想

材料: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唯物主义成为启蒙思想的精髓,在启蒙思想家中,自然神论者占多数,其中包括伏尔泰、孟德斯越、卢梭在内。他们既要坚决摒弃体现封建神权的传统上帝,又未能摆脱宗教神学的旧观念,他们设计出来的上帝是关心人类“共同利益”的,能够体现卢梭所强调的人的“公共意志”,而且是自然规律的化身。材料二以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他们在哲学上继承和改造了十七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唯理论,彻底抛弃了宗教的外衣,推进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是欧洲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最伟大的思想文化革命运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启蒙思想的影响结合中外历史史实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进行论证。
2023-05-27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羁縻制度是封建国家治理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怀柔、抚绥制度。

材料一:西汉以来,羁縻制度经历边郡制、册封制与羁縻府州、土司制这三阶段。西汉把在边疆地区新设的郡称为边郡,多是少数民族地区,在边郡设立两套官系统,一是中央政府直接派遣的流官系统,二是也由中央政府任命的,但由当地原民族首领世袭充任的土官系统。少数民族原有的部落和人民由土官管理,不缴赋税。

材料二: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王,回纥历代可汗必须经唐册封才能正式即位。唐一代,在西域(今新疆与中亚)、东北岭南、外蒙古等地共置羁縻府州近千个。唐朝皇帝与少数民族首领通婚共23次,唐高祖的19个女儿中近半数嫁给了少数民族首领。

材料三:元朝在边疆建立土司制度,除最高一级官署外,其它官署由地方少数民族世袭。土司的地区比唐代的羁縻府州大为减少,中央政府的控制比唐代有力。清代,在土司比较集中的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的土官共112人,比明朝减少了很多。

(1)阅读材料,概括羁縻制度每个阶段的特点。
(2)阅读材料指出羁縻制度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说明形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7 .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具体精神
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探月精神、塞罕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洪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1)阅读表格,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进行历史分期。
(2)结合所学,任选两个精神对其进行说明。
2023-03-27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女真封建化

材料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部少数民族。7世纪初更名为“靺鞨”,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为强盛。粟末靺鞨先后派使臣朝唐达132次,向唐朝求学,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照搬唐朝。五代时期,黑水靺鞨将名字改为“女真”,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政治上推行勃极烈制度(氏族贵族议事机构),军事上推行猛安谋克制,文化上将汉人正楷和女真语言杂糅创制“女真大字”。金太宗即位后,模仿辽、宋之制,设立科举制度以取士。金熙宗时期,废除女真旧制,由三省制度取代勃极烈制度。君主继承方式由传统的兄终弟及改为父子相传。海陵王完颜亮即位后,金国迁都至中都,金国政治中心从女真族故地转移到了中原汉人居住的地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金世宗时期做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遇到灾年,则免除租税,减免劳役。宋金议和后,金陆续恢复并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保证了国内经济、贸易的稳定发展。在文化上,世宗采取兼容并蓄的做法,既不抛弃女真文化,又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


(1)依据材料,概括女真族封建化的特点及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女真族封建化的意义。
2023-03-27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博物馆

材料一   1793121日,原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法国革命政府下令在卢浮宫的大画廊建立中央美术博物馆,革命的资产阶级高呼“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联合人民向封建势力冲击。变宫廷收藏为公共博物馆收藏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巨大成果之一。由此,也为世界博物馆史开创了新的纪元。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对社会普通公众开放,是博物馆、美术馆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标志,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

材料二   191711月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会成立了博物馆与文物保护委员会。19181月召开的全俄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内博物馆事业的决议,强调必须把文化珍品发展为全民享有的博物馆藏品,以发挥教育人民的作用。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变“皇家博物馆”为国立博物馆,昔日的宫廷收藏变成了“人民的财富”。19193月,俄共(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指出:“开放一切靠剥削劳动者建立的,至今还在剥削者独占支配下的艺术宝库,并使其成为劳动者所享用的博物馆。”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卢浮宫“开创了新的纪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转型出现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卢浮宫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异同。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简述博物馆的影响。
2023-03-26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苏伊士运河

材料一       

年代事件
1854埃及与法国签署开凿合同,法国人负责策划开凿运河。
1869苏伊士运河竣工通航。
1875英国购买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并获得了在运河区驻军的权力,完全控制了苏伊士运河。
1876埃及政府因无力偿还高额贷款,宣布财政破产。债权国英国和法国开始直接掌控埃及国家经济大权。
18781878埃及成立“欧洲内阁”,总督成为英法的傀儡。
1879埃及成立“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民族主义运动不断高涨。
1882英国以镇压埃及民族主义运动为名义,宣布占领埃及。

材料二   1952年,埃及推翻亲英、法的君主政权,建立了独立共和国。1956年,埃及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纳塞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美国公开指责英、法,并运用金融和石油向英国施压。苏联向埃及提供外交支持。最终,英国宣布停火,苏伊士运河战争结束。英国依据联合国的提案,从运河撤军,完全撒出埃及领土。

材料三   19565月,中埃建交,埃及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1956917日,毛泽东主席会见埃及驻华大使哈桑拉加卜,表态支持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他赞扬此举“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表示中国“愿意尽力帮助埃及”,提供“无代价的援助”。苏伊士运河战争打响后,中国坚决反对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入侵埃及,公开宣布:“中国政府和人民响应埃及政府的呼吁,愿意尽我们的能力所及,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包括提供物质援助在内,支持埃及的斗争,反对英法的侵略。”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伊士运河主权的变化。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支持埃及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