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语言文字是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符号系统,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标志和符号....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近代以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新词汇。1954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指出,1955年要发动全国讨论《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5 年,《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在全国印行,各地的群众讨论陆续展开,并对草案高度拥护。人民日报社论指出,繁体字对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是严重的妨碍。方案强调国家对汉字简化的支持态度。改革文字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根据21世纪初的国家调查数据显示,89.58%的人选择阅读相同内容的简体字印刷品,95.25%的人 平时主要写简体字。下表内容为近现代以来新词汇事例。


——摘编自陈先松等《新中国成立初期汉字简化改革体现的人民立场》等

材料二   英国的殖民地开办了许多免费的教授英语的学校,对拔尖学生发放奖学金。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场。在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150年中,约一半的科学技术文献是用英文写作的。在国际海事救助和航空管制方面,各国按英美国家的安全和技术标准统一使用英语。到20世纪上半叶,英国和美国已是世界重要的文化产品生产国。

——摘编自《英国近近现代教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国在不同时期重视语言文字的原因和新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英两国文字变革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语言文字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发展对新动力的日益突出的需求,推动了蒸汽机的改进。瓦特在大学修理仪器期间,学校曾把一台旧式的纽可门蒸汽机交给他修理。他通过大量实验以及根据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提出的潜热、比热理论进行分析,自筹资金,租了间地下室,买了必要的设备,反复实验,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在工人的帮助下,终于发明了与汽缸分离的冷凝器,解决了制造精密汽缸、活塞的工艺问题,发明了具有连杆、飞轮和离心调速器的双动作蒸汽机,制成了新的可实用的蒸汽机。

——摘编自李亚霖《论蒸汽机的发明对18世纪工业技术的促进作用》

材料二:1958年,在湖南省安江农校初任教师的袁隆平开始研究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用其指导育种。1960年他开始研究水稻,1961-1962年在水稻的研究过程中他以自己获得的数据体会了孟德尔遗传学的正确性。他从前人的科学积累中得知杂交优势,得知杂交玉米、杂交高粱的成功,得知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对杂交水稻的尝试。他和他的团队通过多年研究,对先前文献有继承、有突破,长期艰苦努力后,到1973年得到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很快得到推广。

——摘编自饶毅《55年前,袁隆平发表论文的意义》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瓦特和袁隆平作为伟大科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瓦特和袁隆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似贡献。
2022-12-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交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药物学、植物和矿物学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既集传统农业之大成,又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已经注意到了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方法……已经接近近代科学研究中的实验方法。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化就是城镇的空前繁荣,官宦、士绅、客商游人徜徉于茶馆、酒楼、店铺之间,饮食男女,奇装异服,恰是一幅呈现人生百态的浮世绘。中唐以来崇尚风雅的文人士大夫,也竞相世俗化。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中国图书总目》收明清小说713种,《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收明清小说670种,合计1300余种,蔚为大观。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编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   明清一些对小说感兴趣的文人士大夫,将几部原来仅靠传抄而又有较大影响的小说付梓刻印,如明人张尚德将(三国志通俗演义》“请寿诸梓,公之四方”。从此以后,各种版本的《三国志演义》不断出现。嘉靖年间之后许多书坊主人不仅及时地将小说作品付梓刻印,有时还鼓动一些作者和文人参与创作和点评。尤其是那些评点名家,他们的评点本往往成为最流行的本子。如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毛宗岗评点的《三国演义》等等。书坊主人还千方百计地降低小说的成本,小说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随之扩大,举凡文人大夫、市民商乃至贩夫走卒,都成为小说的重要接受者和传播者,《三国演义)(水游传》(聊斋志异》《红楼梦)等著名小说几乎是家喻户晓。

——摘编自王平《论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小说发展成为明清时期代表性文学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小说传播的基本特征。
2022-10-3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的周期性波动(18681935年)


——王玉茹《中国近代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经济体不同时期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

1962-19781979-2017
中国1.1210.283
欧盟0.3960.773
英国0.8060.874
日本0.5951.105
韩国0.2810.641
美国0.5710.718

——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得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所示物价的总体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022-01-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始终将政治安全放于首位,倡导忠君爱国理念,维护政权稳定。古人认为“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农业经济的维护。同时将“富国强兵”作为政治安全的保障,注重提升军事实力。统治者一再强调居安思危,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汉唐时期的和亲政策,保证了与匈奴、吐蕃等民族的和平交往,明代郑和下西洋为中国周边环境和平起到巨大作用。

——摘编自赵明旸《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

材料二   下表为明代沿海地区主要海防卫所城池的数量统计。

地区辽东山东北直隶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
千户所城数量(个)9232220321958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明朝海防布局的因素。
2024-01-31更新 | 20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振声,遗传学家,农业发展战略专家、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称。他从小学习勤奋用功,后考入山东农学院。1956年,李振声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来到大西北远离都市的偏僻小镇——陕西杨陵从事小麦研究。当年,被称为“小麦癌症”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小麦甚至绝收。李振声下定决心,要为农民培育出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20多年以来,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李振声团队系统为解决小麦条锈病这一世界性难题,李振声另辟蹊径,20多年以来,在无数次的试验失败后,李振声团队系统研究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李振声在世界上首创了一套全新的育种方法—小麦缺体回交法,引起了世界遗传学界的高度重视。20世纪末,西方国家认为中国人口多,自产粮食不够吃、给世界其他国家增加了负担。2005年4月,在亚洲博鳌论坛上,李振声通过大量的数据驳斤西方国家的观点,使国际上对中国粮食生产的担忧解除。从2003年以来,李振声的科研团队主持实施了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进行中低产田大规模改造和治理,连续10年粮食增长,产量突破万亿斤大关。李振声因在小麦研究领域的贡献,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周跃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家李振声取得农业科研巨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科学家李振声的功绩。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概况
秦朝人口管理实行申报审核制,即由户主或本人主动向官府如实申报,官府核实,之后登记载册。
汉朝每年8月份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案户比民”。
隋唐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大索貌阅”,派遣官吏根据户籍簿册上登记的情况与本人实际体貌核对。唐基本沿用隋制。
宋朝在全国重新统计人口创造了“户牌制”,即打破原先的坊巷界限,改为以街道为基础做人户登录。
明清使用黄册作为正式户籍,编制程序严格,内容详尽。清初延用黄册,人丁编审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保甲制度取而代之。

——摘编自王威海《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了旧的保甲制度建立了新的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1954年通过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以法律形式确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性质和组织结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消了城市人民公社、街道革委会和革命居民委员会,恢复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城市基层民主治理被提升到党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摘编自陈辉《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市基层治理的结构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基层治理的意义。
2023-09-01更新 | 160次组卷 | 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

主户客户
上三等户
(地主)
下户
(自耕农)
佃农
占全国农户总数百分比12.752.235.1
占全国总耕地数百分比70300

——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谓使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谘其耕稼,此则富矣。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   据《贞观政要》记载统计,魏征向太宗面陈谏议有五十次,呈送太宗的奏疏十件,一生的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

——孙英刚《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

材料三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门下)、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按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

——《辞海》

材料四   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中书舍人(中书省属官)各拟意见,再由宰相(中书省长官)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再须送门下省,由给事中(门下省属官)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皇帝不能独裁,宰相同样不能独裁。

——钱穆《国史新论》


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唐代“贞观之治”的原因及影响?
(2)依据材料三、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回答三省体制的职能及作用?
2022-11-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依据材料一,概括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程,指出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的原因。

材料二 1992年后,天津滨海新区“三资”企业发展迅速。2003年,已有几十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投资,“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037亿元。1993年到2003年,滨海新区外贸出口由5.03亿美元增长到89.38亿美元,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已初具规模。2006年,滨海新区正式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2009年,根据国务院的批复,天津滨海新区行政区成心,

——据国家发改委《天津滨海新区重点产业选择和布局研究》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天津对外开放的历史机遇和90年代以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材料三   



(数据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开放中分享机会和利益、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下大气力发展全球互联互通,让世界各国实现联动增长,走向共同繁荣。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

——习近平《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2017年)


(3)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探索与发展的历程,结合材料一、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述对这一历程的认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正确。)
2019-06-09更新 | 2044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