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材料 《宋刑统》乃太祖赵匡胤开国以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法典,也是中国法制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加之律敕合编的形式可以弥补律文不足之罅漏,故“终宋之世,用之不改”。《宋刑统》以律为主,其后附以相关的令、式、敕、起请条等,不仅完善了唐后期以来出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后世律例合编的律编纂新体例。《宋刑统》由于立法仓促,有一半内容因袭了《唐律疏议》,但是,与《唐律疏议》相比,《宋刑统》无论在律典体例上还是在律典内容上都有显著变化。在宋朝规范与制载人们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中,不仅《宋刑统》律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敕令格式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与唐朝主要依据律文及律疏定罪量刑形成了明显差异。当然,《宋刑统》在体例上最大的成就还是在律文之后附上相关令、格、式、敕、起请条等,“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统括性和综合性的法典”,这一变化,不仅完善了唐后期以来出现的刑统体例,而且开创了中国古代刑律编纂的新体例。

——摘编自百度文库《论宋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变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刑统》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刑统》的历史影响。
2021-12-0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其工业化是在已经相当发达的市场经济前提下发展起来的,“自由放任”指引着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先是圈地运动,使英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率先在农业上实现了商品化生产,农业的先行发展使人口得以持续增长。为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和充足而又康价的劳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加上广大世界市场的开辟,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蒸汽机的发明,正式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技术革新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英国以纺织业为先导部门,采矿业和冶金业与其并行发展,带动了其他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工业化逐渐扩散到各工业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中。通过产业结构演进进行工业的不断升级。对英国人来说,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几乎是浑然一体。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发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时,轻工业阶段向重工业阶段阶梯化渐进,大大加快了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的国家,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技术创新,为工业萌芽提供有利的条件。英国还重视完善、改进立法与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深化保驾护航。

——摘编自张丽娜《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材料二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经济成为社会事业的核心任务,工业化道路始终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本,整合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乱象,通过“一化三改”,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随着“一五”计划的展开和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党逐渐认识到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面对新中国成立时百业待兴的局面,我国工业化道路探索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我们也看到苏联工业化道路发展的弊端。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提出要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改革开放后,我们党不断创新工业化发展道路,积极把科技创新和工业发展创新相结合,例如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兴国、科教兴国以及创新型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工业发展中,既重视经济效益,同时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GDP的高速增长。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业化主张是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和中国人民利益的。

——摘编自孙民《中国共产党开创工业化道路百年历程、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化相比,中国工业化建设的主要不同之处。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英工业化建设对中国当代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2023-05-28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儒家始终以积极心态和入世情怀对待社会、对待生活。树立高尚的道德信仰,强调个体修养、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儒家爱国主义认为个人从来就是与一定的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儒家的仁学爱国思想强调“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血亲之爱为基础发展起对国家民族的爱,使血亲的骨肉之爱与对国家民族的爱合为一体。在忠与孝之间,主张牺牲对父母的孝而对国家尽忠,甚至主张大义灭亲。这种价值导向深入中华民族的内在心灵培育出一种国而忘家、精忠报国、以身殉国的浩然正气。

——摘编自史康健《略论儒家仁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二   梁启超在《爱国论》中写道:“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在避难日本期间,梁启超走向了以思想影响社会,构造国民思想,以服务于社会变革的文化改造活动。梁启超希望国家的建立,要既实行宪政,又能保持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孕育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国家。这样的国家的国民必须是“新民”--时时为国家与民族一体化而存在的“国民”“公民”,是以一种整体性而存在的国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实践中,梁启超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摘编自商植桐郭瑞军《论梁启超的个人自治思想与共和爱国主义、文化民族主义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爱国主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咸同之际(1850——1875),是晚清财政体制变化的一个关键时期,“关税所入仅存虚名”,中央政府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起初被动默许地方自行筹措军饷,后来却主动督促各地督抚“无论何款,赶紧设法筹备”。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晚清政府也曾试图将下放的财权收归中央,却使得地方财权进一步扩展,终使财权下移之局呈不可逆转之势。各种洋务企业的开办,地方掌握和控制了新的财源一官业盈利,随着洋务局所的增加,所需人员增多,督抚的用人权也延续下来,以省为单位的经济体系、财税体系、军事体系、外交体系逐步形成,地方事权的扩展成为财权下移的一股推动力量。此外,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对晚清财权的下移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摘编自蔡国斌《咸同变局与晚清财权下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咸同时期中央财权下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咸同时期中央财权下移的原因。
2021-12-01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滨海实验中学、一百中学、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中学、同仁市第一民族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民族班)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最初为三十六郡,县总数在一千左右。到西汉,郡级政区(郡与国)比秦代大幅增加,西汉末有郡国一百零三。东汉末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出任州牧镇压农民起义,授与兵权、财权和行政权,以与农民军对抗。此后,州演变成了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划。魏晋南北朝时期州郡数膨胀,平均每州只辖二个多郡,每郡只辖二个多县。隋炀帝大举并省州县,同时又改州为郡。并省之后全国有一百九十郡,一千二百五十五县。唐承隋制,但郡被改为州。唐太宗时,按山川形势分全国为十道监察区,以观察使监察地方。为了扑灭安史之乱,唐玄宗时不得不在全国普遍设置方镇,任命一大批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节度使。唐后期,经常以观察使兼任节度使。这样,观察使的监察范围——道与节度使的军管区域——方镇也就合二为一了,州县以上新的一级政区道(方镇)就渐渐成形了。

材料二   宋初取消方镇。后来,宋代依据天下土地形势,分路而治,于是在州以上又出现了路一级的新型行政区划。各路设有负责转输地方财赋的转运使,负责监察、司法之职的提刑按察使,负责治安边防的安抚使,负责储备粮食平抑物价的提举常平使等。这些官员的衙门通称诸监司,“监”是指以诸使兼理“监察”州县之职的意思。这些监司的行政管辖地域都称为路,但各监司的路并不尽一致,即使有两司的路一致,治所(行政中心)有时也不在一地。

——摘编自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秦至唐地方政府层级演变的基本历程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路”级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凌晨五更,潘楼酒店楼下的各种行商便开始了。早市买卖的物品有“衣物、书画、珍玩、犀玉”,到了天亮之后,就有卖“羊肚、鹑、兔”等各类熟食摊子,等他们收了之后,“方有诸手作人上市买卖零碎作料”。吃过早点,人们便可以去附近的瓦子勾栏里观看说唱、杂耍等各色表演,从这里出来,沿着龙津桥往南走,就到了夜市一条街,“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摘编自李基《北宋东京集市贸易活动——基于对<东京梦华录>的解读》

材料二   北宋中下层女性较多地参与经济生活,从商领域广泛。这从一些店铺的名称即可得知,如曹婆婆肉饼、丑婆婆药铺、王小姑酒店等等。……春暖花开时,妇女们开始出城探春。“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矣”。《东京梦华录》卷六至卷十依次从年首正月记述到年尾除夕的岁时节日里,妇女们也纵情玩乐。

——摘编自张莉曼《<东京梦华录>中的北宋女性民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的经济生活景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女性民俗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南亚次大陆,取代了婆罗门教,获得广泛传播。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将其定为国教,并派遣僧侣向外国传扬,中经迦腻色迦王尽力提倡,公元56世纪达于极盛。据佛教文献记载,公元前6世纪南亚次大陆的部落大部分进入国家形成时代,出现大大小小20多个国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16国,这些国家间不断发生冲突、兼并,使社会各阶层深感不安,他们需要寻找新的精神依托与出路。当时正在兴起的政治上、经济上占有实权的奴隶主官僚、商人,也要求改变婆罗门垄断的局面,建立新的统治秩序。动荡的社会中,佛教以它的“中道”主义取得社会的支持。

——摘编自朱锡强《佛教在印度兴起与衰落的原因》

材料二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古印度时期被称为“瓦尔纳”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代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种人,白种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从法律地位上来看,婆罗门的法律地位最高;在债券债务方面,各种姓在借贷利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婚姻家庭方面严格限制不同种族进行通婚。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在印度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印度种姓制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约从宋代开始,贵贱与贫富脱离开来,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门第大族的支配和庶民专业的贵贱之分。在科举制与政权的紧密结合下,读书人居于最高贵的位置,他们不认为贫穷涉及道德问题,甚至甘心安于清贫。而这个阶段,社会积累了相当的财富,随之带来经济思想层面的变化,而贫民作为一个阶层首次被政府所“发现”。宋政府开始尝试制定一些长期济贫的政策。由家族或政府创立的非宗教的感善组织开始出现。这些感善组织与以往的宗教感善组织有很大不同,着眼于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范仲淹本人出身贫寒,读书时每日只能以粥果腹:富贵以后,他依然生活简朴,只有在宴请宾客时餐桌上才会出现多种肉食。他的改革方略也包含着"厚农桑,"减徭役,等降低社会底层贫穷程度的措施。范氏义庄是范仲淹及其后人以自身力量体恤族人,以家族纽带解决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问题的尝试。抛开巩固宗族的目的之外,是对政府济贫政策的支持。因此,义庄也受到了政府的欢迎、支持和保护。

—摘编自百度百科《义庄》

材料二   英国从都铎王朝(1485~1603年)开始,流民和贫困问题严重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而政府对救济问题的干预加强。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深入,产业工人的出现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英国于1834年颁布了新《济贫法》。在保障项目方面包括了从生、老、病、死、伤、残,到各种收入保障和医疗服务。为最大程度增进社会福利,实现社会收入的合理分配,缓解社会贫富差距的矛盾,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对公民提供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提供的与公民收入相联系的保障,坚持公平为第一原则。公民工作岗位发生变化,更换顾主,福利水平不会受到影响。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高税收、高消费、高福利基础之上的,由政府作为支配主体,提供大量资金。

—摘编自朱敏《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氏义庄产生的原因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由农业社会逐渐发展到工业社会。18601920年,美国城市数量增加了十余倍,城市人口增长了约15倍。18901910年美国城市数量增加了61%,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数量增加较多,1910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的总人口高达2000万,是1890年所有城市人口的总和。与此同时,西部开发的进程加快,美国边疆不断向西蔓延。1862年的《宅地法》颁布后,大量移民西迁,推进了西部边疆的开发,而铁路路线系统更新,钢轨取代了铁轨,也为移民西迁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一时期,东北部城市和中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高歌猛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美国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有轨电车和铁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城市体系的不断完善。

——摘编自武文霞《美国城市化经验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   据美国学者斯金纳尔估计,1843年,中国超过2000人的城镇有1653个,城镇人口为2072万,在总人口40500万中占5.1%;18431894年,中国城镇人口从2072万增至2351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5.1%增至6%。18941949年,城镇人口从2351万增至5765万,城镇人口所占比重由6%增至10.6%……从世界范围来看,1875年印度的城市化率,仅比中国高出约3个百分点,但1951年印度的城市化率达到17.6%,比中国1949年的城市化率高出7个百分点。

——摘编自蔡云辉《城乡关系与近代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与美国城市化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城市化与美国不同的原因。
2022-12-11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则徐,字少穆,1785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在赴江苏巡抚任途中,目睹“灾民于沿堤搭棚栖止”的惨状,提出救灾12项建议,并在江督陶澍的支持下得到实施。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这些著作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综括各种资料完成了一部有关农田水利的优秀著作——《畿辅水利议》,总结了历史上北方农田水利的经验。林则徐写下的《壬寅日记》,后被整理为《荷戈纪程》,它记录了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交通状况、民众生活、贸易情况、驻军和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摘编自吴伟宁《论林则徐的历史贡献》等


(1)根据材料,概括林则徐所做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林则徐的历史贡献。
2022-06-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