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了使华北区的工作实现党、政、军、财的统一,1948年5月,中共中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区合并为华北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积累政权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建立新的中央政权做准备。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认为新政权的组织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应是通过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代表大会选出政府领导人,制定各项施政条例。但在刚刚接管的新城市,群众尚未被充分发动起来,不能召开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召开协商性质的、主要对群众起联系作用的各界代表会议,然后待机实行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华北区是首先按照这一设想进行政权建设运作的。

材料二   在第一届国民大会中(1948年),大会原本尚有修宪之主张,后来在未更动宪法文本的方式下,增订《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为了使相关法案能获得国民党外人士的支持,蒋介石于1948年4月9日约见民社党主席张君劢,“研究国民大会提议勘乱时期授权政府紧急措施案。张始则犹豫,继乃赞成,终则要挟以经济援助”。在几经协调之后,莫德惠等771位代表于15日,向大会提请制定《动员“乱”时期临时条款》。经代表讨论决议,大会于18日通过增订《动员“裁乱”时期临时条款》,总统拥有紧急处分权。王世杰指出“此一条款给予总统以紧急命令权,对于财政、经济可发紧急命令,对于非常危难,可宣布戒严。此一条款之起草及在国民大会通过,我均负有特殊责任。”

——以上材料均选自张宪文、张玉法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十六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48年,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区政权建设的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48年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反映的实质性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022-10-31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主张五权分立思想,但其生前一直没有得到实施,不仅没有制定宪法,孙中山在用五权分立思想来规划政府结构方面也并不积极,甚至有个奇怪的现象1917—1925年,孙中山曾先后三次在广东建立政权,分别是1917—1918年在广州建立的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中华民国军政府,简称“护法军政府”,1921—1922年在广州组建的以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的中华民国政府,又称“广州正式政府”,1923—1925年在广州成立的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政府,简称“大元帅政府”。这三个政府的组织构架,均没有采取“五权分立”原则,而多以军政府的方式行事,权力相当集中。

——张宪文、张玉法:《中华民国专题史》第五卷


请回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孙中山五权分立思想不能落实的原因。
2022-10-31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大总统由国会议员,组织总统选举会选举之。前项选举,以选举人总数三分二以上之列席,用无记名投票行之,得票满投票人数四分三者为当选。但两次投票,无人当选时,就第二次得票较多者二名决选之,以得票过投票人数之半者为当选。

第三条   大总统任期五年,如再被选,得连任一次。

大总统任满前三个月,国会议员,须自行集会,组织总统选举会,行次任大总统之选举。

——1913年10月4日《大总统选举法》

材料二   定中华民国总统任期为十年,连任几次不限;

凡届总统改选之年,参政院参政如果认为有政治上之必要,得三分之二以上参政同意,得为现任总统连任之决议,即无须改选,由现任大总统公布;

总统继承人,应由现总统推选于选举会,其名额以三人为限。被推荐者之姓名,于(选举)日期前,书于嘉禾金简,钤盖图章,密藏于金匮中,于大总统府特设之金匮石室尊藏之。并有钥匙三把,由总统、参议院院长、国务卿各执其一,平时不得擅自开启,须要在选举前取出,交付选举会进行选举。

——摘自1914年12月28日《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1)据材料一、二,概括《修正大总统选举法》的变化及其反映的实质问题。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化的影响。
2022-10-3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6年,中央官制率先被变革的同时,时人便提出建立资政院以限制行政大臣的权力,但这一议案只是提出,并未执行,却为资政院的建立提供了基本的架构。次年8月,清廷下令“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即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著派溥伦、孙家鼐充该院总裁。”但清政府还没有开始选举议员,这时资政院只有名无实。1910年后,清廷陆续制定了有关资政院的一些章程,比如:《资政院会奏酌拟议事细则及分股办事细则折并单》《资政院旁听规则》等等,此举为资政院第一次常年会的召开奠定了基础。同时钦选及各省咨议局互选议员的相关选举已完毕。1910年8月20日,资政院第一次议员会议于北平召开,这标志着资政院的成立,当天场面壮观,时人称中国数千年未有之盛典。

资政院的职权包括议决下列事件:国家年出入预算事件;国家年出入决算事件;税法及公债事件;新定法典及以后修订修改事件,但宪法不在此限;其余奉旨交议事件。前四事件均由军机大臣或者是由各部大臣提前拟定并上奏皇帝,在资政院开会时在会上决议,但是税法和公债事件以及修改法律应该由资政院总裁及副总裁和行政大臣一起向皇帝上奏,等候圣裁。

——仇晓丽:《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


请回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末立宪运动中的资政院的认识。
2022-10-31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本质而言,1898年的百日维新是从外交困境开始。而外交上的没办法,是因为中国的经济没办法中国经济没办法,又是因为中国政治没办法。所以,这样一环扣一环地推进,终于酿成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变动。但是要说百日维新的起点,就必须从改组后的新政府重建具有近代特征的经济体制说起。

经济建设,以及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体制环境,是戊戌维新时期的一个主要任务。但是,由于能够放手让光绪皇帝比较独立自主地主持政府事务的时间太短,在这仅仅一百天的时间里,除了留下这部专利奖励章程外,具体的经济建设都很难看出实际效果。同时,由于新政启动的时间过于短促,当新政诏书接二连三、联翩而至的时候,各级官吏实在是有点难以消化、承受。8月26日,光绪皇帝再下诏书,点名批评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谭钟麟,指责他们“积习相沿,因循玩惕”,对新政诏书“置若罔闻”。

——马勇:《中国近代通史: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材料二   庚子事变后,首祸诸臣如载勋、毓贤、载漪、载澜、英年、启秀、徐桐等或自尽、或赐死、或监禁、或正法、或革职等等,于是曾在朝中享有强大权势的守旧力量几被芟除殆尽,“转为国家权力结构里淹淹无气的一方”。这种国家权力结构内部的变迁导致如下结果:袁世凯、张之洞、刘坤一等督抚大臣进一步走向权力的中心,于是方有后来颇具影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等;而且,朝中士大夫甚少再有明目张胆反对政治改革者,甚至出现“群臣争言新政”的局面。无论是出于自保,抑或真诚的认识到了变革的需要,这种政治气氛显然是新政改革的必要基础。当然,最关键的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开始认识到新政改革的迫切性,终而有1901年1月29日的改革上谕。恰如因太后西狩而曾得宠的岑春煊所言,“朝廷自经庚子之变,知内忧外患,相迫日急。非仅涂饰耳目,所能支此危局。故于西狩途中,首以自强为询。……辛丑回銮以后,即陆续举办各项新政。”。

——《渐进与激进:清末立宪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分析百日维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分析清末“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不能推动中国实现社会转型的根源。
2022-10-3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央到地方,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武职官员;在县以下的地方,其基层组织单位是“两”,每25家为一“两”,由“两司马”管理。两司马之上设有卒长、旅帅、师帅、军帅、监军、总制等官职,总制管一郡,相当于清朝统治时期的府。一个县约分五军,一军13156家,每家出一人为伍卒,组成一军,寓兵于农,“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由于土地归公,所以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除自留口粮外,一律都要上缴,由两司马支配,甚至农民的生活也要受两司马的监督和支配。在所控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散家庭。如进入武昌后,就把居民按性别年龄分馆居住,开始以10人为一馆,后来以25人为一馆,由专人管理。定都天京后,完全废除私有制,也是把居民按性别分别编入男馆女馆、男营女营,夫妻不得同居,居民原来的财物全部没收归“圣库”,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定额供给。60岁以上老人和16岁以下儿童入“牌尾馆”,男性青壮年则住“牌面馆”,其任务除参加战斗外,还要从事体力劳动,有手工业技能者进入诸营与百工衙、天茶衙、豆腐衙、酱人衙……在监管下从事集体生产劳动,产品不经过市场交换直接入圣库,生产者除按定额分配的吃、穿外也别无报酬。按照“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一切私营商业资本全都被没收,个体小商贩也不例外,“铺店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经商所获利润全部上缴圣库,商业实际被完全废除。女馆则不分年龄,在监管下参加各种诸如抬砖运瓦、收割拾柴一类的劳动,善女红者则编入锦绣营。丈夫到女馆探妻只能在离门数步之外问答,而且声音必须洪亮,让大家都听见,以防说“私房话”。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材料二   《资政新篇》(注:即《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的一个亮点,农民起义能提出这样一些具有西化色彩的纲领很不简单,因此洪仁玕也被看成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当时《资政新篇》和《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并行的,颁布《资政新篇》的同时也再一次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但这两个东西根本是格格不入的,《天朝田亩制度》其实是一个农业式的军事共产模式,跟《资政新篇》完全是两股道上的车,这两个东西怎么能一块出来呢?这实际上证明了当时的领导者其实根本就不明白怎么实行《资政新篇》这套方案。实际上最后也没能实行。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管理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利弊。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的本质区别,分析《资政新篇》没能实行的原因。
2022-10-31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择性必修)选必1第3课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7 . 探究一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

材料一:1916年至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将小规模武装冲突算在内,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0余次。   

——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思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局有什么特征?
2022-10-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8 . 教材P77“学思之窗”:结合材料,阐述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因和相关举措。
2022-10-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荫为河南主簿,钱惟演留守西京,特嗟赏之,为忘年交,引与酬唱,一府尽倾。欧阳修与为诗友,自以为不及。尧臣益刻厉,精思苦学,由是知名于时。宋兴,以诗名家为世所传如尧臣者,盖少也。尝语人曰:“凡诗,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来道者,斯为善矣;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也。”世以为知言。历德兴县令,知建德,裹城县,监湖州税,签书忠武,镇安判官,监永丰仓。大臣屡荐宜在馆阁,召试,赐进士出身。

——摘自《宋史梅尧臣传》


(1)根据材料,指出梅尧臣的诗歌创作追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尧臣成为宋朝著名诗人的原因。
2022-10-1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上同步及单元

10 . 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蕨薯之类,深林幽谷,开辟无遗……福建自来人稠地狭,福、兴、泉、漳四府,本地所出之米,俱不敷民食……再各府乡僻之处,民人多食薯蓣,竟以充数月之粮……   

——道光《建始县志》卷三

于潜、临安、余杭三县,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与湖郡之孝丰、安吉、武康三县,长兴之西南境,乌程之西境为害同,惟积难返,扫除不易云。

——光绪《孝丰县志》卷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见峰,一望皆包谷也。

——袁景晖《建始县志》


评价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22-10-1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2)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