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9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 . 殖民主义是西方列强使用侵略手段使落后国家变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的侵略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班牙人劫掠阿兹特克帝国,劫掠印加帝国,劫掠他们所侵略的其他国家,这是最直接的攫取财富的手段……有些北欧人的确知道西班牙新财富的来源,因此决定不再通过西班牙人之手,而由自己直接去夺取。英国、荷兰、法国的商人,虽经官方授权组成商业公司,掠夺起来和做买卖一样毫不犹豫……这些冒险家摇身变成海盗,直接掠夺货物,烧毁城镇。

材料二   在工业化时代,大部分国家致力于保护本国和殖民地市场,排除外国竞争,英国强大的海军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它为英国产品打开了全球市场;降低了产品运往远方市场的航运成本(有一部分是通过扫荡海盗实现);在某些情况下,它还防止外来者在英国殖民地与英国货竞争。

——摘编自彭慕兰、史蒂夫·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19491月,杜鲁门总统在就职演说中提出了四点主要的行动原则,其中第四点谈道:“为了以我们先进的技术和进步的工业帮助改善和发展那些尚未发展起来的地区……提供我们所有的技术和知识给那些爱好和平的人们……促进对需要发展地区的资本的投入……该计划是我们对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援助的具体表现,是和我们保证这些国家在衣食住等条件方面得到适当改善,从而防止共产主义在自由世界扩张的政策相辅相成的,致力的不仅是为这些人民带来民主的理想,而且要通过合作为他们带来美好生活的实际利益。”这就是杜鲁门政府对第三世界进行开发援助的第四点计划。

——摘编自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它们所反映的殖民方式存在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针对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的“冷战”战略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近代以来西方大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22-10-31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点14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二战后的世界-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2 . 【说一说】


请回答:
(1)任选一个领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谈一谈】

1978年,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关犍时期,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2)你如何认识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说一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去了苏联。1956年至1957年,美国动物园向中国两次提出了“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同期,英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但中方均以“皆属稀有的珍贵动物且不易捕捉”等理由婉拒。1972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被赠送给美国,引发了美国的“大熊猫热”。《华盛顿邮报》破天荒地使用一串象声词作为标题来表达无法言喻的巨大惊喜——“Awwwwwwww,They are Cute”(啊~~~~它们实在太可爱了!)。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三大洲,从美国的东西两岸到中美洲的墨西哥,欧洲的苏联、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朝鲜,都有了熊猫踪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局长李德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熊猫作为和平使者,见证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相信熊猫大使会在未来续写这一友谊进程”。

——摘编自《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


(3)概述“熊猫外交”的历史意义。
2022-10-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十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绚烂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施肇基,生于 1877年。他求学的动力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1914年,施肇基出任驻英公使。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施肇基是中国五名代表之一,力主拒签和约。1921 年,施肇基在华盛顿会议上提出了要求各国“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之完整”等十大原则要求。中日达成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施肇基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同年,中美签订无线电台协定遭到日英反对,施肇基会晤美外务部后,建议中国政府借助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抵制日英电台合同对中国的侵害。1933年,施肇基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公使。他声称,凡是和睦的邻人,必须明确平等的原则,美国国会对中国的购银政策就是不明白睦邻情形中的一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委任施肇基出任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美国为中国争取抗战物资。

——摘编自石建国《施肇基:中国首任驻美大使》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施肇基的主要外交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施肇基的外交思想与实践体现的原则。
2022-10-15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7专题选修模块(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4 . 19世纪后期,德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宪法看起来自由民主,但实际上其条款的起草却巧妙地掩盖了真正的绝对专制思想。宪法设立了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个机构组成的议会或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构成了立法机关的上院,由61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由联邦国家的君主们任命。而普鲁士国王作为帝国皇帝可以任命17名代表。这些联邦议会的成员按照其代表的政府或统治者的指示来进行投票表决。帝国议会构成了议会的下院,由通过普选产生的大约400名成员组成。最初选举的比例是联邦政府内各联邦国家按照每2万人口选举一名会议代表。

——摘编自[]菲利普·范·内斯·迈尔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   1873年,德国创立了“帝国铁路局”,负责协调各种铁路系统的建设、装备和营运。1879年,政府购买了5000公里的私营铁路;1884年,再次收购了10个公司的4000公里铁路;随后政府还决定停止给予私营公司以建筑重要路线的新特许权。19世纪后期,德国建立了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机械研究所等。对于一些工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德国政府也尽力去帮助解决。当英国人发明托马斯转炉炼钢新技术后,德国立即引进,很快就使质量极差的磷铁矿发展成为工业财富。

——摘编自刘雄《大国崛起的产业政策及其特征

——以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德国、美国为例》


(1)概括材料一中该美国学者对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评价,并说明其依据。
(2)运用唯物史观简述德意志帝国建立的影响。
2022-10-13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5 . [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主张的广泛传播,使得大部分先进知识妇女开始觉醒。一些女留学生在国外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当时在上海、北京先后出版的《女学报》《女界月报》《北京报》《上海天足会报》《中国妇人小杂志》《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争取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求经济自立,争取工作权利;主张家庭革命,革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获得婚姻自由等。这些观点和主张,反映了中国妇女要求冲破封建禁锢、争取自身解放的强烈愿望,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摘编自徐静《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材料二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她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因此突破了农业的局限.就业范围也变得广泛起来。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她们还涉足理发、缎带纺织、书籍装订、房屋出租、旅馆和酒店的开设、食品的经营出售等几十个行业。在市镇的各行业中,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妇女协助丈夫工作,当丈夫去世后,妇女们便接替他们的工作,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成为行会会员。妇女无论已婚与否皆可参加行会,有些行会则完全由妇女组成。女匠师、刺绣女工及其他行业的妇女都可以收受学徒。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4%,有些是出租房产的富裕寡妇,也有独立经营的已婚和未婚女性。

——摘编自徐海燕《中世纪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问题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能否充分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请说明理由。
23-24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荷兰人对香料贸易和香料市场的垄断行为威胁到英国商人的利益,他们渴望涉足亚洲香料贸易,开始“讨论到东印度航行的事宜”。1600年底,伊丽莎白颁发了为期15年的公司特许状,标志着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后,积极与东印度从事直接商业活动,并与荷兰在南洋群岛的香料贸易方面展开了长期的竞争。到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已经在印度营建4个较大的据点,“它们的位置决定了18世纪英国海外活动的大部分进程与方向”。到亚洲的航行与到欧洲大陆及地中海地区的航行相比,对商船的要求更高。英国航海技术及造船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训练了大量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水手,这些都是潜在的海军力量,随时可以被国家所用。

—摘编自孟宪凤、王军《东印度公司与I7世纪英国东印度贸易》

材料二   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竞争中,长期处于上风,然而在18世纪末它却轰然垮掉。据统计,1766年到1768年期间其用于支付雇员工资的开支,很可能占公司在亚洲总支出的94.7%。早在1620 年,第一任巴达维亚总督科恩就提出,应当给予私人企业一定的自由贸易权,让公司摆脱各种不必要的管理费用,还能有效地遏制腐败行为,但建议最终没有被采纳。随着英国国内印染和纺织行业的迅速发展,英印公司将印度变成了棉织物的原料产地,原棉进口量迅猛增长。1770年之后,英国人在与印度的棉织品贸易中明显占据了上风,荷兰人只能为欧洲市场的低端消费者提供相对廉价的棉织物,市场份额逐渐缩小。1780 年第四次英荷战争中,强大的英国海军摧毁了荷兰舰队,荷印公司的欧亚航线停摆,公司在亚洲的贸易地位江河日下,最终崩溃。

——摘编自郑海洋《荷兰东印度公司衰落原因再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的背景,并分析其贸易活动对英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荷兰东印度公司衰亡的主要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11971年,为了清除热带雨林对越共的掩护,破坏其赖以为生的粮食,美国在越南实施了“牧场工行动”,使用了大量生化武器,包括除草剂、落叶剂等。这一行动最初针对的主要是交通干线和偏僻的、人烟稀少的边境地带。但随着战争的升级,1965年后,喷洒的范围扩大到人群密集地,目标也转向越共赖以为生的粮食生产和用以藏身的红树林沼泽,并在1967年达到顶峰。据美方报告,美军共施用了各种植物杀伤剂7.8万吨,喷洒面积达2.68万平方公里,其中针对农田的约占10%。仅落叶剂而言,美国向越南丛林中喷洒了19905架次,面积高达2631297公顷,受风、雨、洪水等的影响,其涉及的面积更大。这些落叶剂中化学毒物二噁英的含量可能有600~680公斤。据估计,受二噁英影响的越南村庄有25585个,内陆森林和红树林面积有200多万公顷,中毒人数达153.6万,其中死亡人数有3000多人。凡被落叶剂污染的地方,森林被毁,树叶脱光,林中鸟类和动物也难以幸免,许多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摘编自吕桂霞等《浅析侵越战争对越南生态的影响一以“牧场工行动”为个案》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实施的“牧场工行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使用生化武器的影响。
2022-10-08更新 | 7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630日,陈云在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情况向中共中央的汇报中说:“按比例发展的法则是必须遵守的,但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具体比例,在各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时期,都不会是相同的。一个国家,应根据自己当时的经济状况,来规定计划中应有的比例。究竟几比几才是对的,很难说。唯一的办法只有看是否平衡。合比例就是平衡的;平衡了,大体上也会是合比例的。”

——《陈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材料二   根据邓小平讲话的精神,由李先念主持,谷牧、胡乔木等参加形成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讨论稿写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大发展,所有工业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巩固工农联盟。”“世界上工业落后的国家赶上工业先进的国家,都是靠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我们也要这样做。每个部门,每个行业都要了解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订出赶超的规划和措施。”“对于引进的外国的先进技术,要培训必要的技术力量,迅速地把它掌握起来。要根据‘一用二批三改四创’的原则,在用中熟悉它,改造它,发展它,要反对一概照抄照搬,也要反对没有学会就乱改乱动。”

——摘编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陈云关于制定“一五”计划的经济指导思想核心是什么。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共八大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邓小平关于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中华民族灾难深重。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国民党和中共都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而诞生的革命政党。当时,中国社会面临军阀混战的局面,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人,欲从广东北伐,实现国家统一,却陷入了内部分裂、组织涣散的状态。当时,苏联基于其地缘政治利益,愿意支援中国革命。19228月,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让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4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以俄为师,进行改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中共全体党员加入了国民党。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激化。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内各党派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612月西安事变发生,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人赴西安,促使事件和平解决,并向蒋介石提出联共抗日等多项条件。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共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8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随后,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9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摘编自王也扬《历史上的国共合作是怎么形成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促使国共两次合作的不同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材料: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后,在江西宁冈、永新、遂川,湖南茶陵等县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团结和改造袁文才等地方武装,发展革命力量,打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建立工农兵政府,领导农民分配土地,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领导创立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它的建立为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而这条道路的开辟也丰富了无产阶级革命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模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大创新。


【提问】为什么要把革命的主攻方向和重心放在农村?为什么苏联走的是先城市后乡村的道路?
2022-09-2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整合清单08中国近代史之国共之间的角逐-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