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 道试题
1 . 为了探讨“一战中坦克的应用”,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现搜集到下列两张图片,请选择最能够印证坦克应用对战争影响的图片,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图1:照片《1916年索姆河战场上的“马克Ⅰ型”英国坦克》

图2: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1918年【英】阿瑟·摩尔兰德)

(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与说明。

①索姆河战役亲历者英国人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的回忆录(1965年)

②电影《索姆河战役》(2013年)

③【英】加里谢菲尔德著:《一战简史》(2019年)

(3)第三步:根据下列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并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到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德】《1918年8月8日的悲剧》

2021-01-18更新 | 8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2 . 世界政治格局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如下图:


材料二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


材料四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完成下列要求:
(1)请把材料一中A、B两处冷战措施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60、70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
(3)材料三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该事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世界“秩序”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外交上是如何应对“世界新秩序”的?
2020-12-05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历史试题(必修)
3 . 古人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图一漫画“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政治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
(2)图二中的联邦政府结构是依据哪一部法律文献构建的?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什么原则?又是如何体现的?
依据《1875年法国宪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指出:
(3)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在产生方式和权限方面有何不同?
(4)美国和法国的宪法都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结合当时的背景说一说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2019-09-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修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 “没有开化的中国佬”               图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2)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2016-11-2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二中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的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人教社《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1和图2分别描绘了哪两个国际格局?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图一向图二发展趋势转变的要因素有哪些?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是个什么样的年代?

材料一   下图是《人类简史》中19世纪的漫画历史年表


——据美国学者房龙《人类简史》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于革命烟硝中诞生,在资本积累上茁壮,随帝国扩张而臻于巅峰、乍然崩解。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素朴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贝克特认为,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强迫劳动,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不是资本主义历史的对立面,恰恰是资本主义的核心。不能仅基于对欧洲历史的考查,如果从亚洲、非洲和美国等地区的视角来看,19世纪是野蛮和极端的年代,奴隶制和帝国主义蹂躏了全球的大部分地区。

——摘编自于留振《新资本主义史与美国史研究的新趋向——再论<棉花帝国>》


(1)材料一作为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史料,有何不足之处?
(2)材料二、三研究世界历史视角有何不同?请加以说明。
(3)考虑19世纪的历史,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7 . 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1)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的发明为主要标志。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国家体制是____

英美关系阅读材料以下是1781年到1783年的英美关系

1781年,英军向美军投降,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但英国拒绝承认美国独立。

1782年英国的一幅漫画(如图:不列颠娜与流浪女儿美利坚)。

1783年,英美签订《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材料①、③摘编于华师大版高中历史课本,②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网。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约英美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

曼城印象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19世纪30年代考察了工业革命中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后,留下了精彩评论

“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这里人性获得了最为充分也最为野蛮的发展;这里创造了文明的奇迹,文明之人却几乎沦回野蛮人的境地。从这里肮脏的下水道里却流出了足赤的黄金”。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曼彻斯特城市状况的认识?
2023-07-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11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使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


(2)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所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材料三   我愿意非常明确地表明,我反对给中国共产党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中国共产党进入联合国。

——1960年尼克松发表的谈话

材料四   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5亿人民的参加,是不可能有稳定和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尼克松的讲话


(3)20世纪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美国对华政策有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讲话前后美国采取了哪些“主动行动”与中国政府接触?

材料五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4)材料五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要分析出现这两种历史现象的原因。
2020-11-1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中华中学、溧水中学)等六校2017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时间大事
194765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19476月底7月初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194779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19478苏联与六国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1948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
1949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形成以计划经济模式为主导的经济体系。

——摘编自王绳组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

材料二   下图为1947820日发表在苏联《鳄鱼》杂志上,反映马歇尔计划的漫画《美国最新战车》,图中袋子上的俄文“3AEM”意为“财政贷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马歇尔计划问题上,英法两国与苏联不同态度所反映的实质。并分析苏联应对举措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漫画对研究马歇尔计划的史料价值。
2021-06-01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选修)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国革命的真正结束不是在“雾月政变”这一天,而是在1804年3月21日《法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

——杨鹏《拿破仑法典二百年祭》

材料二   对这个非凡人物的评价,……在他做皇帝这件事情上我并不准备责备他。在资产阶级已在法国确立了统治而人民又漠不关心的情况下不可能有别的出路,因为资产阶级从不关心公共利益,只要他们私人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就行,而人民看不到革命对自己有根本的好处,他们只具有战争的热情。

——恩格斯《给“北极星报”编辑的第一封信》

材料三   下图为德国漫画:《拿破仑年表》。图片右侧用一半的面积和一系列动态的画面,表现拿破仑如何被欧洲各国打败:告别西班牙、败退俄国、逃离德意志、法国崩溃,体现了当时德国人将拿破仑作为“欧洲公敌”。

——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学历史社会地理课教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法国革命整整结束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恩格斯“不责备拿破仑做皇帝”的依据。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例举拿破仑夺权当政的重大活动,概述为什么拿破仑被视作“欧洲公敌”?
2019-12-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