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4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哥伦布等航海家探险以后,与以往不同的物种交流出现,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交换”。美洲作物在非、亚、欧等洲生根发芽。小麦、马、猪等从欧洲来到美洲,食物供给有增加,种植业和畜牧业发展了。天花、麻疹等在西半球等地的人群中肆虐,引发大瘟疫。1500—1800年,最大的移民浪潮是非洲的奴隶被运往西半球,还有一些规模可观的欧洲移民浪潮,他们到美洲定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美洲文明孤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仅仅数年前,里斯本还是一个地处世界边缘的城市。现在,它变成了能与东方最富有的贸易中心相媲美的商业枢纽。来自三大洲的舰船云集在它的海港……全欧洲的人都赶来观看、购买和品尝这些刺激的新鲜事物。

——摘编自奈杰尔·克利夫《最后的十字军东征》

(1)“哥伦布交换”是指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或迁移。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交换”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欧洲贸易中心发生的变化,并指出导致这种变化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该事件对欧洲生产关系的影响。
(3)结合所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几千年的智慧与经验。它不仅包括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精华,还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结合现代社会,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指导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2024-09-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不仅是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感,更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它是一种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的精神追求。”

(1)简述“家国情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2)结合当前社会,探讨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家国情怀”。
2024-09-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6世纪末,中亚被纳入波斯国王的统治之下,成为波斯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波斯国王派遣人员驻扎中亚,设置军事堡垒,并在当地建立较为完善的税收制度。波利斯卫城的档案文书清楚地表明,中亚的行省乃至个人都对帝国负有纳税义务。不少书记官和行政人员,先在帝国中心受训,然后前往中亚就职。连接中亚各行省的“王道”由帝国中央投资新建,成为整个帝国道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推动人员流动的同时,物资也在中亚与帝国中心之间流通。中亚为大流士一世在苏萨的王宫提供了黄金、青金石和象牙等。中亚地区历史遗存中的聚落和宗教建筑等,都体现出古波斯帝国在当地进行了实质上的统治,波斯帝国加强了中亚与邻近地区的交流,为东西方之间大规模有组织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奠定了物质基础。从大流士一世时期开始,中亚已被全面纳入波斯帝国体系之中。

——摘编自吴欣《帝国印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在中亚的统治》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中就有记载。至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中亚地区就与中亚诸古国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开始了由国家倡导并有效组织的较大规模的友好和平交流。自此,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联系与交往在两千余年间延绵不断,尤其是在唐代达到了鼎盛……通过丝绸之路,中亚地区的葡萄、石榴、良马、珍禽传入中国,还有制糖技术、琉璃技术等也经中亚传至中国。而中国的冶铁技术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已传入中亚费尔干纳盆地。8世纪之后、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技术被带到中亚,并由此传至西亚和欧洲地区。

——摘编自许尔才《略论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波斯帝国对中亚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中亚地区交流的意义。
2024-09-0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清镇市七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鉴于“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对待海外贸易极为重视,大力支持香料贸易的开展。北宋中期,仁宗在位时“海舶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皇祐中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宋代统治者推崇佛道两教,“禅宗”思想在中国盛行,民间纷纷焚香敬奉佛道。市井生活中,香料也随处可见。街市上有“香铺”,还有有各式各样的添香食品。在上层社会中,薰香成为日常,真宗时名臣梅询极爱用香,宋徽宗每夜也需有香为伴。

——摘编自刘丹妮《政策、路线与商人——宋代香料贸易的开展》

材料二   1974年,福建考古文物工作者在泉州湾港内发现一艘满载香料木和香药远洋回国的木造宋代商船,从船舱中清理出土的遗存有香料木、胡椒、乳香、龙涎等,香料木包括降真香、檀香、沉香等多种,总重量达4700 多斤(参见下表)。

名称            仓号12345678910111213合计
香(药) 料木4700多斤
胡椒.5斤
乳香6.3克
龙涎1.1克
朱砂4.6克
水银385克
玳瑁11件

(注:表内“·”记号表示有出土)

——摘编自霍巍、何沁冰《丝路携香:考古所见宋代熏香的繁荣与丝路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香料贸易开展的原因。
(2)分别说明材料一、二对于研究宋代香料贸易的史料价值。
2024-08-3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5年8月14日,中国国民党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代表莫洛托夫于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有:双方联合对日作战、不单独媾和; 双方不参加反对对方之任何集团;互相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苏联将一切援助给予国民政府;外蒙古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前途;中东路与南满铁路合并为中国长春铁路,由中苏共管;大连辟为国际贸易自由港,行政权属于中国;旅顺为共用海军基地;日本投降后,苏军最迟三个月撤出东三省。中苏谈判及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要盟国间力量对比关系和战争所造成的客观形势的历史记录,是苏美之间以及苏联和国民政府之间进行政治交易的结果。

——摘编自侯中军《七十年来的抗战外交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认识。
2024-08-3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英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许多城市居民无力购买住房,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20个以上。由于城市饮用水取水的河流被沿岸肆意排放的污水污染,英国许多城市霍乱流行,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在伦敦的7个辖区中,贫民集中居住区犯罪率高得惊人。同时,不少新兴的工业城市街道狭窄,建筑物品质低劣而且杂乱无章,整个城市的建设缺乏起码的规划。从19世纪中叶起,一场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城市规划运动开始兴起。

——摘编自李明超《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等

材料二 二战后,英国将有一定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给予相应的日常维护,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原有特色,从大拆大建走向精细化改造提升。1947年颁布实施《城镇与乡村规划法案》,关注有关新城镇公共住房标准和建造问题,规定了对于所有土地的开发均须向政府提交规划许可并获批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该法规又多次修订和完善,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规划立法体系。伦敦是国家的中心城市,在奥林匹克公园项目建设和运营中,要求开发商雇佣20%的当地人、15%的少数民族、3%的女性、1.5%的残疾人。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区域改造项目,为了鼓励居民绿色出行,仅提供了少量的车位供车主停车使用,对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同时,英国采取由政府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各层面“多条腿走路”的城市更新模式,由政府治理逐渐向多元协同、社会治理方向转变。

——摘编自张兴《谋求城市保护与现代发展共赢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社会问题的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英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2024-08-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50 年英国城镇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 21% ,1851 年增加到 52% ,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 同时,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1851 年,英国已有 580 多座城镇,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已有 7 个,移民人数 约 1790 万人。这时期推动城市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大型纺织和钢铁工业,海外贸易和服务业的急速 扩张,铁路的延伸等,制造业城镇、港口城镇和休闲城镇层出不穷。英国的近代城市化并无先例可循, 此时的英国已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又是处在自由主义时期,城市化发展产生了区域的非均衡性、城市基 础设施不足和组织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摘编自彼得 ·克拉克《欧洲城镇史》

材料二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土地利用日益集中,农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农业的机械化进程加快发展。有限的土地资源决定了德国农业领域扩大的不可持续性,于是,在持续工 业化造成的对粮食、原料等不断增长的需求面前,刺激了德国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 1840 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发表《化学在农业中的应用》一书,提出植物生长主要靠氮、磷、钾三 种基本元素,说明了施肥的科学道理,从此开始了科学的化学农业时代。同时,城市化改变了城镇的面 貌和农村的生活节奏,让偏僻的村庄和城镇连接起来,原先城乡之间的隔阂被推倒,改变了农村人们的 思想观念。

——摘编自姜丽丽《德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城市化研究》

材料三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城开始复兴。政府大力发展服务业,该市成为英国西北地区商务、 金融、保险和运输的中心。同时,政府制定“ 曼彻斯特科技城市计划 ”,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生物工程、 新能源等产业,促进了知识型、创意型、休闲型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渐成为英国乃至欧洲重要的以文 化、创意、旅游为特色的“创意产业之都 ”。

——饶韵华《曼彻斯特发展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城市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曼彻斯特复兴所折射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 变化。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近代以来社会转型的重要要素。
2024-08-2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陷入深刻危机的产物,使人类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 双重劫难。但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新气象和殖民体系的瓦解,以及在国际关系中形成的各种维护世 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与合作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世界历 史进入了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新阶段。

——徐蓝《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的原因。
2024-08-2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教区主教主办一些慈善事业,为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种保障的实施,无法律保护,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颁布实施。此后,西方对贫民的救济逐渐从依靠建立在宗教基础上的教会救济,转变为依靠建立在民族国家责任理念基础上的政府救济政策……19世纪80年代,面对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铁血宰相”俾斯麦颁布了三大社会保险法,极大地推进了西方社会政策的发展进程。1914年,14个西欧国家中有13个国家建立起工伤事故保险制度,12个国家建立起疾病保险制度,9个国家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

——摘编自丁建定《试论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缓慢,失业问题加剧,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1980—1981年,英国针对病人、失业者以及失去工作能力者的短期津贴减少了5%。德国在科尔政府时已将失业救济标准降低3%……德国1992年将养老金缴费标准由原来占工资的18.5%提高至19.2%,瑞典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个人账户,个人所缴纳的养老费计入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参加者在退休时所领取的养老金与其个人账户缴费记录和数额直接相关……1990年,英国规定建立起自主经营的国民健康服务公司,开始实行国民保健与社会服务市场化。1995年,英国几乎所有医院及大部分社会服务已经实现私营化与市场化。

——摘编自丁建定《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趋势,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认识。
2024-08-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