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经济史》


(1)结合所学,分析表中数据出现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厚)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五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四十台新式轧花机,雇佣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到1897年,据9月21日《中外日报》,该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这表明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

——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2)材料二中的“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7年“该厂发展较为顺利,以后续有扩大”的原因
2020-10-1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共卫生就是组织社会共同努力,改善环境卫生条件,预防控制传染病和其他疾病流行,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提供医疗服务,达到预防疾病,促进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

材料一   公共卫生最早是从英国开始的,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欧社会“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的产物”。最初关注的是环境卫生和疫病预防,后来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比如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劳动卫生、医疗卫生、妇婴卫生、卫生教育等,几乎包罗了所有与民众生命健康有关的问题。大体而言,广义上的公共卫生行政事务包括了上水道、下水道、粪尿处理、道路清扫等环境卫生;医疗设施或对药品进行管理的保健卫生;还包括对卫生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教育的卫生教育以及对各种卫生数据进行统计的卫生统计等。狭义的公共卫生则指公共卫生行政、环境卫生、卫生防疫及饮食品卫生等。19世纪前期,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来应对英国日益严重的环境卫生的困扰。从英国开始,公共卫生立法开始成为欧美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事项。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材料二   清末新政中建立起卫生行政制度,并初步形成了卫生法律体系,以1911年东北鼠疫治理为契机,以防疫为主的公共卫生开始从无到有、从地方性立法向国家性立法过渡。由于社会转型以及政局动荡的深层因素影响,民国初的中央和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并不稳定,曾几度裁撤。即使如此,公共卫生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仍卓有成效,不仅公共卫生立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专业化、技术性规范日益成为公共卫生立法的重点。与清末相比,防疫、医师登记、环境、饮食、饮水类等公共卫生法规都形成了体系,更重要的是基本勾画出了民国公共卫生法律制度的概貌。

——摘编自王其林《中国近代公共卫生法制研究1905—193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美公共卫生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立的背景和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林俊德(1938—201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总装备部某基地研究员。大学毕业后从事核试验研究达50多年。由于核爆炸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测量仪器研制一直存在很大难度。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林俊德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独立创新制作了钟表式压力自记仪等仪器,为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参数提供了完整可靠的数据和科学依据。其后将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核试验地震、余震探测及其传播规律研究等技术的难题。当选院士后,主动担纲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方案设计、工程应用、实验评估等难关,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2012年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住院期间,强忍病痛整理移交了用毕生心血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临终前他交待:把我埋在新疆核试验基地马兰。马兰,是一种在“死亡之海”罗布泊大漠中仍能扎根绽放的野花。坐落在那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就是以这种野花来命名的。

——摘编自《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楷模》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俊德院士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林俊德院士为代表的“马兰精神”的内涵。
4 . 下表为1765一1789年间英国对华贸易额变化表,表2为清朝乾隆时期国库岁入额变化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史志宏《清代户部银库收支与库存统计》

注:上两表中的贸易额及岁入单位均为“银两”


根据材料,指出英国急于开拓中国市场的背景,并说明清朝拒绝进一步与英国通商往来的可能原因。
2021-01-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图1、图2、图3任选两图,提取图中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如下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材料二   “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英)《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德)《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变化情况。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不能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的原因。
7 .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但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二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
2020-06-02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实验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最终作为体系而确立清初沿袭明制,直到光绪年间,对户籍制度进行了彻底的改革,效仿日本警察户口编审制度,成立了警察局,发布巡警清查户口条规,并制定户籍法,进行户口调查。户数调查按照民政部所定的门牌号码来编订,门牌号一旦确定,若要迁移,户主3日内需报巡警机构注册。警察作为户籍管理的新的机构,成为中国户籍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与基层乡里组织承担户籍编制与管理的体制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因而警察制度已经彻底取代和改变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自此,中国户口统计日渐形成规模,户籍管理制度渐入正常轨道。清宣统三年(1911年)颁布了户籍法,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户籍法。

——摘自《古代户籍制度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朝近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户籍制度改革的意义。
2020-03-0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2月命制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凤凰网“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


材料二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他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可以这样认为,辛亥革命走向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形成革命运动沿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先进的城市成为革命的舞台,落后的城市成为反革命的基地。

——摘编自田玄《中国城市现代化动向的不平衡与辛亥革命的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何广州和武汉在问卷调查中得票遥遥领先?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社会根源。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
2020-02-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材料   新中国户籍制度的二元性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的,它从两个方面导致城乡隔离的形成。195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制度的最终确立。此制度一直沿用了20多年。

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通知中说,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庭,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据统计,从1984年至1986年底,全国办理自理口粮户达到1633828户,总计4542988人。

——摘编自严士清《新中国户籍制度演变历程与改革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2020-03-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0届高三3月在线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