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7 道试题
1 .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珍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引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2021-06-04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021-06-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

——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材料二   1819世纪英国城市化过程中,工厂主在自认为最有利于其经济活动的土地上任意建造厂房,在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狭窄且不规则的街道上工业建筑和居民建筑混杂交织在一起,工业生产所带来的污水和浓烟在城市里蔓延,到19世纪早期,几乎所有快速增长的大城市的人口密度都达到了每英亩300人,低矮的工人住宅区到处都是水洼,被垃圾、度弃物和臭气所包围。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法案涵盖了对城市街道、住房、卫生设施和公共空间进行治理的内容,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物质环境实行管理的原则。随后,英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住房与城市规划的一系到法案,至19世纪末英国城市规划基本得到完善。英国是最早的工业化国家,却在工业革命之后,变得满目疮痍,成为环境污染问题最严重的地方,它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污染及其治理过程必会给我们一些教训的思考和经验的借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是达到一种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兼赢。

——摘编自戴鞍钢《城市化与“城市病——以近代上海为例》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英国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及出现的背景,分析英国城市治理取得成效的原因。
2021-06-03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今陕西)人。班超年轻时胸怀大志,认为应像傅介子、张骞一样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公元73年,班超投笔从戎,跟随窦固等四路讨伐北匈奴。班超带领随从22年时间依次招纳了于阗、疏勒等国,平定了西域55个国家,威震远域。同时遣甘英使大秦(罗马),到波斯湾而返。公元95年,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公元1008月,班超回到洛阳,九月病故,终年七十一岁。班超一生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正确地执行了汉王朝“断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终立足于争取多数,分化、瓦解和驱逐匈奴势力,因而战必胜,攻必取,不仅维护了东汉的安全,而且加强了与西域各属国的联系,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班超的伟大成就。
(2)根据材料,简析班超取得成功的原因。
5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的启蒙者和教育家。被日本称为“日本近代教育之父”、“明治时期教育的伟大功臣”。1885年,福泽谕吉发表《脱亚论》,宣称:“我日本国土虽位居亚细亚的东边,但其国民的精神已脱去亚细亚的痼陋而移向西洋文明。然而不幸的是近邻有两个国家,一个叫支那,一个叫朝鲜。这两国的人民为亚细亚流的政教风俗所培育,与我日本虽无大异,但或许是因为人种的由来有所不同,处于同样的政教风俗中,其遗传教育之旨却有不同。日支韩三国相对而言,支韩更为相似,此两国的共同之处就是不知国家改进之道,在交通便利的现世中对文明事物也并非没有见闻,但却视而不见,不为心动,恋恋于古风旧习,与千百年前的古代无异。……如今支那朝鲜对我日本没有丝毫助益,而且在西洋文明人看来,三国地理相接,有时甚至将三国同样看待,以评价支韩的标准来评价日本也并非不可能。……间接地会成为我外交上的障碍,是我日本国一大不幸。故今日我国之上策,与其坐等邻国开明而共兴亚细亚,毋宁脱其行伍而与大西洋文明共进退;与支那朝鲜接触时,也不必因为他们是邻国就特别客气,而以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与恶人交友就难免恶名,我们日本要从内心里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

——摘编自《福泽谕吉全集》等


(1)据材料,概括指出福泽谕吉在日本宣扬“脱亚入欧论”的理由。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福泽谕吉“脱亚入欧论”的影响。
2021-06-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

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命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实行文官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约翰威克利夫是英格兰的神学家和哲学家。他撰写了《神权论》和《政权论》两篇反教皇的檄文,提出教产世俗化,主张由国家,特别是由国王和贵族来执行教产世俗化的任务。他声明,人所行使的权利直接来自于上帝,只有上帝才是万物的主宰。人们可直接对上帝表示忠顺,恰如每个英国子民对国王效忠,而无须经过任何中介。教皇连续发布5份通谕,指责他带有明显政治目的的宗教观点,要求英国政府将他逮捕。英国官方不予理睬,但英国天主教会却禁止他教课布道。威克利夫闭门著书,系统批判教会。他认为教皇和教廷的设置缺乏《圣经》上的依据,并从“得救预定论”出发,赞同由上帝的宠儿组成“无形”的教会反对“有形”的天主教会。他主张以圣经作为信仰的唯一源泉,不分贵贱僧俗,人人都应该拥有一本《圣经》。在他的倡导下,两种英文《圣经》译本出现,其中一种文笔通俗流畅,便于下层人理解。……威克利夫去世后,被罗马教廷判为“异端”,其著作被销毁。但是在此后的两百年内,威克利夫的“幽灵”一再出现。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阎照祥《英国史》等


(1)据材料,概括威克利夫的宗教观和“异端”行为。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威克利夫宗教革新的影响。
2021-06-02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 30 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中,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生产的农业政策,用政府补助来 减少耕地面积,以减少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其次,政府再度提供农业抵押贷款,成立 农业抵押放款公司,规定农业相关抵押借款的年息不得超过 4.5%。与此同时,国会规定建立 地区实验室,增加对州农业实验站的拨款,农业部与各州合作开始进行防治自然侵蚀与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摘编自邹书源《美国和苏联农业现代化比较研究》

材料二   苏维埃政权条件下,“社会主义原始积累”不能依靠掠夺殖民地,只能把小生产者作为 “殖民地”和原始积累的源泉。1930 年 1 月,联共(布)党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集体化速度和 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措施》,提出在农村开展全盘集体化的方针,国家对农物的播种面 积、产量下达指令性指标,运用强制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苏联农 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农业集体化政策引起了许多农民的不满,他们在入社前 出售和屠杀牲畜、毁坏工具、焚烧农产品,使得集体公社的原始生产资料大为减少。

——摘编自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 20 世纪 30 年代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指出美苏农业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以来,据《大统历》推算所作的天象预报已多次不准。崇祯二年五月日食,钦天监的预报又发生显著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欧洲天文方法所作的预报却符合天象。由此徐光 启等人力呈改历,崇祯皇帝批准,设立历局进行改革。历局人员从翻译西方天文学资料起步, 力图系统、全面地引进西方天文学的成就,还聘用了意大利人龙华民、罗雅各,瑞士人邓玉函, 德国人汤若望等,历经六年,完成《崇祯历书》。书中大量引进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明确 “地球”的概念;在计算方法上,介绍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在坐标系方面介绍了黄道坐标系。 从此我国的天文学计算体系从传统的代数学体系转变为欧洲的几何学体系。然而其内容的重 大变化引起朝堂震动,他们以“未入大统之型模”,“不符祖制”等力阻其颁行。直至清初,传教 士汤若望将《崇祯历书》改为《西洋新法历书》呈报清廷最终得到采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历法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历法改革的影响。
2021-06-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 1000 户以上的大镇多分布于苏 、松、太、常、杭、嘉、湖一带,其中 太湖周边的苏州与浙西各地不乏 10000 户以上的巨镇。到万历以后,市镇总数不下 200 个,这 些市镇之间的间距以 12 里至 36 里为较常见的模式,形成各市镇平均距离约 10 多里路的水乡 市场网络体系,小农赶集一般半日可以往返。每个市镇都有一定范围的四乡村落作为相对 固定的“乡脚”,这是市镇赖以繁荣的土壤。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出现棉花和棉 织、蚕桑和丝织、米粮等专业市镇。

——摘编自任放《二十世纪明清市镇经济研究》

材料二   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开始,许多城市的经济逐渐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大多数农民从 农村流向城市后也从事工商业和其它行业并成为城市居民。在近代城市中聚集了各种社团 以及工商、金融、科学、文化、教育、新闻等机构,城市逐步发展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 务的中心。为此许多城市开始制定城市交通卫生、市政管理等法规,建立了城市治安、消防、 警署、医院等机构。在城市中,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解体,代之而起的是人口简单仅由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小家庭。

——摘编自张转玲《论近代中国的城市化》

材料三   1949—2009 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9》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江南市镇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的阶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阶段简析其原因。
2021-06-01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