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4 道试题
1 . 巴尔干半岛曾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近代以来成为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热点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卫城是祭祀雅典守护神雅典娜的神圣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帕特农神庙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其规格和材质使其成为一座突显了雅典人财富、权力、品位与虔诚的历史遗迹。1975年,希腊政府启动了系统的雅典卫城修缮工程,建立了由跨学科顶尖专家组成的“雅典卫城保护委员会”,并提出“雅典卫城修缮计划”加以统筹。

——邱德华《建筑艺术赏析》

材料二:巴尔干民族为实现各自的伟大梦想坚持不懈的斗争,为巴尔干此后三十年的混乱局势埋下了隐患,尤其是俄国和欧洲为了各自的利益,分别站在巴尔干冲突国家的各自一边,使得局势更加复杂。19世纪,欧洲列强包括俄国、奥匈帝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纷纷觊觎奥斯曼帝国的“遗产”。

——师敏《巴尔干问题及其根源》

材料三:二战后,在的里雅斯特领土归属和建立巴尔干—多瑙河联邦问题上,苏南双方的矛盾逐渐公开。1948年6月,在南共未与会的情况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根据苏共的意图,通过了谴责南共的决议,无辜将它开除出情报局。6月29日,南共发表声明,对此反驳。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于20世纪50年代逐步创立以自治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为应对严峻的国际处境,南斯拉夫采取“守中道”的外交政策,从而“使南斯拉夫在世界事务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使铁托作为国际政治家而享有一种独特的威望”。苏南冲突的发生打破了斯大林的神话传说,是东方阵营的第一次分化。

——张海霞《苏南关系研究(1918-1953)》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保护和修缮雅典卫城应遵守的思想,并阐述帕特农神庙成为雅典卫城主体建筑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尔干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所学,试举一例说明巴尔干问题对国际形势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的时代背景,分析苏联和南斯拉夫冲突的历史影响。
2024-04-07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总会刻上这个时代的烙印,人文环境、政治变革以及经济发展无不反映于其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楚辞中,奇美的想象创造了屈原美的人格。屈原希望在楚国实现他的“美政”理想,为此,他在服饰、行为、生活、环境、精神世界等各个方面都突出“奇美”二字。他在诗中写道:“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摘编自王纪人《大学语文基础》等

材料二:杜诗中辉煌的现实主义诗篇“三吏”、“三别”就反映了当时农村经过战争破坏的萧条衰败的景象。杜甫写战争灾难,不光是诅咒,他的思想感情非常复杂,对唐每一次正义战争的胜利,他都欣喜若狂。身处时代紧急转变的关头,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了社会底层,跟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命运,“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有诗论家评价杜诗指出:“杜子美之于诗,实集众家之长,适当其时而已”。

——钱学《李白、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

材料三昆山腔自《浣纱记》问世而崛起于戏曲舞台上以后,作家辈出,作品繁多,它们促使昆山腔的演出及流传达到了一个极盛的时期。从万历至清中叶,可以说是昆山腔剧种的黄金时代。颐和园在光绪年间重建时,与清漪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颐和园多了一座大戏楼。而标志着京剧成熟的演出规模和代表人物,都在大戏楼的建筑和大戏楼当时的演出活动中体现了出来。宫廷舞台之设计建造的科学和华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舞台。

——摘编自《京畿重地北京》《昆曲欣赏读本》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分析屈原的作品风格形成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杜诗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杜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浣纱记》的作者,列举两部“黄金时代”的新剧目。概述《浣纱记》问世后至清初,昆山腔发展的过程。②指出颐和园内“大戏楼”的名称。概述京剧形成的特点及过程。
2024-04-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天略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追求公正是近代法律的核心价值取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日耳曼人建立的西哥特王国经济社会生活的进步,各族人之间逐渐寻求一些共识性法律原则和精神,这些共识日久天长后便又成了约定俗成的习惯法。自7世纪以来,西哥特王国历朝都力求制定一种既适用西哥特人又适用罗马人的普通法,因此,不断编撰法典。这些法典移植了《民法大全》中的具体法律条款。这种普通法体系表明:一方面是封建王国为了缓和民族矛盾,对罗马人的让步;另一方面是随着哥特人受先进地区罗马文化熏陶的加深。公元895年特里布宗教大会又允许在婚姻等方面共同采用教会法规定的原则。公元932年版本的《西哥特法典》成为推行普通法体系的大成。

——摘编自张学仁《浅谈罗马法与日耳曼法的融合》

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以立法技巧新颖,编排合理,逻辑严谨,概念清晰,语言简明而著称。法典颁布后,不仅适用于法国本土,而且在被征服的德国西部和西南部、意大利、比利时和卢森堡等国家大力推行,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民事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如荷兰、丹麦和许多拉丁美洲国家,以及东欧、亚洲的日本等国的立法,都曾以这个法典为范本。恩格斯曾经指出:“拿破仑法典成为世界各地编撰新法典时当做基础来使用的法典”。

——肖仪《〈拿破仑法典〉的阶级实质》

材料三   西方法律认为公正的司法程序要求在整体上,裁决活动不能偏向诉讼任何一方,裁决活动不应压抑双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纠纷各方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彼此都拥有相等或对应的诉讼权利义务。诉讼各方当事人在裁判者前面应有充分的机会、充足的手段陈述自己有关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主张,以维护其权益。

——摘编自左卫民《公正程序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西哥特王国建设“普通法体系”的历史背景。指出日耳曼法的发展在法律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拿破仑法典成为“基础法典”的原因,指出拿破仑法典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体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公正的司法程序”应坚持的原则,结合所学指出西方法律体系中维护司法程序公正的制度。
2023-10-07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早在1851年,众议院就有部分议员提出了官员分级考试录用的建议。1864年,共和党参议员萨姆纳指出:“这是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我们整个制度就像一支熔化的蜡,准备接受一次压膜”,他建议,官员任用必须通过竞争考试。此后,罗德岛的共和党参议员詹克思于186518661868年三次向国会提出改革官制的议案和报告,他介绍了中国、普鲁士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力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选拔优秀人才。他的主张实际上成为1883年《美国文官法》的雏形。

——吴志平《试析西方文官考任制的形成背景》

材料二   1884年,英国国会规定:文官要竞选国会议员,须先辞职。193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严格限制公务员参加选举捐款,成为政治性候选人等政治行为。从事行政管理的文官职位,“无过失不受免职处分”、“不随内阁而进退”,文官的去留、待遇、前程不受党派政治斗争的影响。

——张惟英《政体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美国文官法》得以诞生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积极影响。
2023-10-0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以政治制度来治理国家是国家治理理性化的重要体现,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72年,宋太祖“命参知政事薛居正、吕余庆兼淮、湖、岭、蜀水路转运计度使”,此举为宋朝转运使设置之发端。朝廷鉴于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着意限制藩镇权力,而转运使易于得到信任。这就为它插足地方事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977年,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将地方管辖权委托于转运使,以至“转运使于一路之事无所不总”。

——李其旻《宋朝‘路’制浅析》

材料二   北洋政府时期的国会由民初参议院于19124月北迁演变而来。当时政党初立,各党政纲“雷同抄袭”,令人无从区分。同盟会领导人宋教仁试图将国民党建成一个政治的中心势力,依靠国会限制袁世凯。19133月宋教仁案后,国会的态度由强硬转向软化。5月初,袁咨文参众两院,请先选举正式大总统后定宪法。起初,以国民党议员为主的国会表示反对,但后来他们认为,将来可用宪法来约束袁世凯,所以,通过了先选总统案,袁如愿当选正式大总统。10月底,宪法三读通过,公布在即,11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国会不能开议,宪法不能公布。19141月,袁正式下令解散国会。

——整理自蒋旭等《北洋政局的特点探析》

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推动中国政治由传统向现代创造性的转化,其实践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社会政治变迁是中国政治文明走向现代化的肇始和雏形。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国政治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两个历史性转变。中国的人民民主主义制度,既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也区别于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从而塑造中国特色新型政治文明。

——王树林《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政治文明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宋代“分路而治”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指出其对宋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袁世凯执政时期国会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围绕“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文明”这个话题,自拟论题,并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论述清晰)。
2023-10-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交子是世界上第一种由政府发行的纸币,它滥觞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出现的飞钱。当时一些商人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联号,用飞钱来代替通行的铜钱作为交换工具,减轻对铜钱的需求。《新唐书》记载:“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

——陈忠海《纸币在中国古代为何难以通行?》

材料二   晚清流通有银号、当铺、票号等民间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有官钱铺、官银局等地方官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纸币;还有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或在境外发行后流入中国的纸币等。由于外国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印刷方便、识别简单、支付便利等优点,因此中国也开始筹办新式银行并发行纸币。1897年,中国通商银行成立,其发行的银元票和银两票成为中国最早的新式货币。1904年,户部银行成立,发行了三种纸币,其中的银元票流通额相当大,各种款项的收支一律通用,外国银行业也不拒绝兑换。1908年,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规定:“大清银行有代国家发行纸币之权,……则例未颁之前,暂准市面发行通行银票”。

——郭彦玲《论晚清货币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飞钱”功能及作用,结合所学,概述宋至明代纸币在货币体系中地位的变迁。
(2)根据材料二,概述晚清新式纸币出现的经济背景,并指出其演变的趋势。
7 . 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格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使出口商品的供给地移至东南地区,再加上造船业的发达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海外贸易的规模显著扩大,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海上。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收入处于不断上升的阶段,收入均来自于宋朝的五大市舶司。宋朝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海外贸易体系,先后在广南东路的“①____”、两浙路的“杭州”和“②____”、福建路的“③____”以及京东东路的“密州”设立了市舶司,同时还修订颁布了中国最早的市舶司条例法规,中央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摘编自高雅婷、代谦:《河流上的繁荣:宋朝水路运输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宋朝的市舶司往往设置在主要的外贸港口城市,结合所学依次填写材料中3个空格。

材料二   仁宗明道初年,程颢及弟颐实生。及长,受业周氏,已乃扩大其所闻,表章《大学》《中庸》二篇,与《语》《孟》并行。于是上自帝王传心之奥,下至初学入德之门,融会贯通,无复余蕴。迄宋南渡,新安朱熹得程氏正传,其学加亲切焉。大抵以格物致知为先,明善诚身为要,凡《诗》、《书》、六艺之文,与夫孔、孟之遗言,颠错于秦火,支离于汉儒,幽沉于魏、晋、六朝者,至是皆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此宋儒之学所以度越诸子,而上接孟氏者欤!

——【元】脱脱等:《宋史》卷427《道学传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儒之学”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派,并概括其主要观点。
2023-10-0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代中原王朝重视边疆治理,通过经略边疆推动了中国版图的奠定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幅员辽阔的封建国家,下图为秦朝形势图


   

——《中外历史纲要(上)》


(1)观察地图,描述秦朝版图的四至。结合所学,概括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意义。

材料二   明朝治理边疆的思想和政策是由太祖和成祖奠定的……是历代封建统治者治边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根据明代的形势和边疆状况,又有所变革和创新……首先是“守备为本”,即以武力为基础,作积极的备御……第二是“刚柔并济”。这虽是我国历代帝王治边的传统思想,但明初太祖、成祖二帝集历代帝王之大成,真正厉行了“刚柔并济”,不是一味诉诸武力,而是在“恩抚”上坚持不懈地下工夫……第三是“以夷治夷”或“以夷制夷”。这也是历代帝王治边的传统思想和策略。

——摘编自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的治边思想,并结合所学,各举一例其在内陆边疆治理方面的具体史实。
2023-10-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原王朝在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的交流中,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料犀象及茶与交易。⋯⋯景德三年,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非九经书疏悉禁之。凡官鬻物如旧,而增缯帛、漆器、粳糯(糯米),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马、橐驼(骆驼),岁获四十余万。

——《宋史·食货志》


(1)阅读材料一图,分别写出图中①②③三个政权的名称,结合所学概括政权③处理北方边境问题的两种方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榷务”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概述这种贸易的积极意义。综合本题信息,谈谈你对处理好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关系的认识。
10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传承与创新蕴涵中国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共掌中枢决策,号称两省,又合称北省。为了避免决策过程的失误,唐代两省还设有一批谏官,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中书省,“右”隶门下省。唐代尚书省位于长安皇城中央纵横南北的承天门街东侧,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别称南省、南宫。中书门下发出的制敕,皆由这里转发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州县,或者根据制敕精神制为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


   
                  唐朝三省位置图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唐朝三省位置图”A、B、C处对应的三省机构名称及其职能,并概括三省职权关系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形势图(1330年)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元代管辖吐蕃地区和琉球的机构名称。元代在地方管理上实行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简述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