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国政府谋求强化对北美13个殖民地的管理和控制。鉴于此,殖民地民众展开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大辩论。这场政治大辩论从伸张殖民地居民的权利开始,逐步发展到否认英国对北美的宗主权,他们阐述了反对英国政策的理由,为进行革命寻找理论根据。通过这场辩论,北美民众对殖民地的地位和命运的认识更为清醒,维护自由和争取独立的信念逐渐明确。欧洲的政治哲学在辩论中转化为北美民众的常识,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政治自由主义。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的政治辩论及其意义》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出现了“弗吉尼亚方案”“新泽西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方案”。“弗吉尼亚方案”提出“各州在国会的投票权应按照各州财力贡献的大小或自由民多少的比例进行分配”,“完善中央政府的组织,国会设两院,国会外增设行政和司法机关”,试图通过一场平静的革命,把陈旧无能的体系扔在一边。而“新泽西方案”则主张统一赋予联邦国会征税权、管理商业权、司法权,同时保留邦联条例关于大小州有同等表决权的规定。此次制宪会议最终通过了“康涅狄格妥协方案”:中央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但不得受地方侵犯;各州立法不得与中央相违背;两院制立法机构中,众议院每州代表数目由州内自由民加上五分之三的奴隶数目决定,每州都有两名参议院代表。该制宪会议辩论进行了近4个月,最终达成的宪法草案对美国宪法、政治和社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通史: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1775—1860)》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60年代中后期英属北美殖民地开展“政治大辩论”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具体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就人们从总体上认识现代化究竟是如何在全世界因地而异的这个问题,中国一直占有一个相当突出的地位……在中国,影响现代化的因素,不管是本土的诸种前现代化条件、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还是中国现代化的领导人推行的各项政策,都不是其他任何地方种种因素的一模一样的复本。中国的这些因素只适合一种与众不同的社会背景,即特殊的中国背景……中国背着沉重的包袱,也带着有利的条件,踏入现代世界,这些包袱和有利条件都可以从今天中国发展水平的格局上反映出来。

——摘编自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

根据材料,提炼一则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认识,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认识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4-05-2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一轮科技革命将影响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可能重塑各个国家竞争力在全球的位置,进而引发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调整。在新科技革命背景下,大国博弈正日益向着太空、极地、深海海底乃至网络空间扩展。……在新科技革命形势下,如果科技成果得到正确合理的利用,必将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历史上科技成果被错误利用的事例可以说比比皆是,今后谁也不能 保证科技成果不再被错误利用。

——摘编自冯昭奎《论新科技革命对国际竞争关系的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以“科技革命”为主题,自拟观点,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4-3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人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相对立的学说,在中世纪,宗教是扼杀科学的最大敌人,现代社会科学是破除迷信与宗教的最好的锐利武器,宗教是落后势力的典型。也有人认为宗教是科学的前身,科学是从宗教里面发展而来的,所以宗教往前一步就成为科学。近代初期的科学家大多是基督教神职人员,如哥白尼、开普勒、布鲁诺等,或具有神学背景,如伽利略等。

——摘编自蒋四清《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吗?》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中体现出的现象并加以合理解释。(要求:主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自传文发展概况(部分)

时代发展表现及特点
两汉依附于书籍序传存在,以介绍书籍著述的相关背景为主,附带性地介绍作者的生平等情况
魏晋开始摆脱传统史传文学,以独立的文体形式出现;出现单篇的散传
唐宋单篇自传文大量涌现,内容和表达形式逐渐多样化,记录生活更加细致,心理描写也更加到位
明中后期自传文大量涌现。序、状、述、传、墓志铭、祭文、赞文等各种文体皆有很大发展。很多自传文着重张扬个性,或乖张,或狂狷,大都率性而行
晚清在体式上仍延续了传统自传的书写方式,但其间充斥着强烈情绪的宣泄和个性的张扬,在自我形象塑造上已向现代迈进了一步
20世纪3040年代这一时期男性作家的自传侧重以亲历者身份描写抗战的宏大历史,表现了更多的社会民族意识。女性的自传大多仍以争取个性独立,冲破性别歧视,婚姻自由为旨归

——摘编自苏娟《中晚明自传文研究》等

围绕“中国自传文发展”这一主题,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时期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3-08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84年的干部招聘

198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永远不会忘记,并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县委作出了重大决定,史无前例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不脱产乡镇干部(一边劳动一边工作,只挣国家钱、不吃国家粮的干部),以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充实乡镇基层工作力量,解决乡镇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根据《招聘不脱产工作人员合同书》,招聘干部实行三年一聘用,最多只能聘用三次共九年,聘用期满后各自回家种田。县委这一决定,不仅超预期实现了目标,而且还改变了141名农村青年的人生。我有幸成了其中的一员。

我们这批招聘干部,在当时是有明显优势和特点的:

其一,每个人都没有任何关系和背景,全凭自己的实力,经自愿报名、集中考试、组织考察、层层筛选后招聘的。

其二,清一色农民子弟,既熟悉农村生活环境,又经历艰难困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敢于担当的品质和懂得感恩的情怀。

其三,全是高中毕业生(那时乡镇干部多是小学、初中文化,高中文化程度的很少),有的还是复读了几年,并经过一次或多次高考,虽然都是高考落榜生,但文化基础雄厚,知识水平较高,接受新事物快,适应社会能力强。

其四,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身强力壮,风华正茂。

——摘编自熊东阳《我们是“84招聘人”》

结合材料,围绕“1984年干部招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主要贸易战

贸易战

发起国

贸易战形式

发生背景

时间

结果

鸡肉贸易战

欧共体

欧共体对美国进口鸡肉征收高额关税并进行价格控制,美国反制,提高对西欧工农产品的进口关税美国即将步入“大通胀时代”1963-1965双方和解

日美贸易战

美国

美国在纺织、钢铁、彩电、汽车、半导体、电信等行业,对日本发起反倾销调查或作出不利裁决,并通过了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对日本进行制裁和限制美国经济滞胀,日本飞速崛起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多次自愿限制出口、对美国开放市场

面食产品贸易战

美国

美国对欧洲柑橘类产品的准入制度不满,并对面食产品征收关税。为了报复,欧洲对美国的核桃和柠檬征收关税美欧多国经济下行1985-1986双方达成和解,欧洲损失不大

——摘编自赵涛《世界贸易战简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3-05-19更新 | 20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化的历史

古代亚历山大大帝给古希腊城邦带去了帝国制度;汉武帝派遣以张骞为首的远征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世纪伊斯兰商人引领亚欧贸易;蒙古帝国的兴盛是马可·波罗成为畅销书作者的背景。蒙古和平时期的副产品——黑死病,引发全球化的倒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欧洲开辟了到达亚洲和美洲的新航线。西班牙征服者通过武力从美洲原住民手中夺走波托西矿山。
重商主义时期金融业发达的荷兰因期货和期权交易爆发了“郁金香泡沫”危机。对皮草的需求推动了俄罗斯的领土扩张。1851年,英国召开了史上首个世界博览会——万国博览会。
19世纪中后期一度在经济上附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遭遇了"土豆饥荒",一方面导致了大量人口死亡,另一方面引发了"新世界"移民潮。日本在美国的强迫下开放门户。在美国的西部垦荒时期,曾经漫步在大平原上的野牛惨遭灭种。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9世纪末,大型企业登场。
20世纪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全球化严重倒退。20世纪既是大众文化融合的时期,也是全球化进程推进的时期。

——摘编自【韩】宋炳建《图说世界经济史》

上表显示出全球化是各种动机作用的结果。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导致全球化的任一"动机",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动机","阐释"需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强国之梦

材料 在20世纪中叶之前,唯一具有足够吸引力,能够被称为“梦”的社会模式是美国梦。美国梦的信念基石是:任何生活在美国的公民都能实现个人抱负一一通常是获得物质财产;美国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只要努力工作,有成功的决心,就能实现美国梦。到20世纪末,西方世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梦想——欧洲梦。欧洲梦的第一个思想基础是,所有公民,不论来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或种族,都可以在欧洲社会中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且还可以享受到这个社会高品质的、安全的生活。欧洲梦的另一个思想基础是,每个公民在社会中都有一席之地,无论一个人成功与否,都会得到关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人已经习惯了依靠信用卡的生活,政府也支持这种负债文化。欧洲的政党相互竞争,推出各种政府计划,在不增加税收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养老保障、学校和医疗系统。

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以发展多元文化为荣,吸引了大量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人移民到欧洲,他们愉快地与欧洲本土居民共处。但是,多元文化主义的神话在宗教恐怖主义面前破灭了。

在欧洲人向世界各地扩张5个多世纪后,哥伦布、达・伽马和库克的精神以及他们开拓新视野的愿望似乎都消失了。

——摘编自《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编写一篇以“美国梦”或者“欧洲梦”为议题的学术论坛的发言提纲。(要求:先确定发言提纲的主题,主题要紧扣20世纪欧美政治经济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相关史实;发言提纲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发言提纲内容完整,逻辑清晰)
(2)当下,中国梦成为世界各国媒体谈论的重点话题。结合材料信息,谈谈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解。
2022-05-0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0年前后,热播的电视剧《新安家族》以清末民初民族资本的崛起为背景,以徽商中的汪、许、鲍三大家族为争取民族自强而与外国列强资本展开殊死较量为线索,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经济波澜壮阔的风云变幻。故事梗概如下:

清朝末年,东南钱业的两大家族,鸿泰钱庄汪家和永丰钱庄许家,是新安商会中的竞争对手。由于洋人垄断对外茶叶贸易,对华商掠夺盘剥,汪家老太爷决心要与洋人展开公平竞争,开辟洋庄茶(茶叶出口贸易)市场。然而,许家独霸洋庄茶市场多年,竭力阻挠汪家。新茶季到来,汪老太爷避开许家的攻势成功“试水”1000担,初步进入洋庄茶市场。后来,许善夔(许家代表人物)诬陷汪家,将汪老太爷拉下会长宝座,自己成为新会长。经过一番波折,汪家的生意在武汉复苏,在一场洋商欺凌民族资本的金融纠纷中,众华商在武汉各行业的全力支持下最终取得胜利。两年后,鸿泰程天送(汪家后人)带着从武汉吸纳的巨额资金回到上海,展开向洋商商会公开讨要公平商权的行动,这场茶叶大战以鸿泰钱庄汪家取得完胜而告终。20多年后程天送已成为上海滩最重要的民族资本家、鸿泰银行的领袖,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以商会会长的号召力,支援前线、发表演讲、捐钱捐物,并且鼓动华商积极参与抗日救国运动。


要求: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故事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中国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