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动态载体。在人口迁徙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产生交汇、冲突、融合。图为人口迁徙、族群、文化三者关系图。

选择世界近现代史上某一人口迁徙事件或活动,结合图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迁徙加以阐释。(要求:运用图所示三者关系及所学知识对这一迁徙进行阐释;阐释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3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博雅培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难,许多仁人志士围绕着救国、强国的大议题,参考世界上种种思想学说加以研究、选择,认为其中比较适用的思想学说,拿来向国人宣传,互相推引,互相激励,更加发挥,演而成潮。如进化论、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来寻求救亡图存。

一一摘编自耿云志主编《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知识,选择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或一个社会群体对应上述所列某一思想学说,自拟题目如“严复与进化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民族主义”等,并简要阐释该"人物或群体所宣传的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实践。(要求:题目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设问中题目)
2024-05-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形势图

材料二   由于本地人口不多,且驻军花费巨大,武帝元鼎六年,“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元封二年,“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敦煌以东的西北地区不仅设立了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下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还设专职都尉“主屯田殖谷”。到西汉末年,河西四郡已有28万多人。加上屯田的士卒,整个河西约有40万人。《后汉书·孔奋传》记载:“时天下扰乱,唯河西独安,而姑臧(今)称为富邑,通货羌胡,市日四合,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

——据《汉书》《后汉书》整理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对汉代河西地区的移民实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对自己的近代有着不堪回首的记忆,落后”“屈辱”“挨打等受损者心态占据了主线.但我们翻检近代,不乏有精彩、荣耀和辉煌。在21世纪多元文化环境中,应适时地反省中国人的近代记忆重写近代史。如《近代记忆: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求富与求强:洋务运动与早期现代化》等,体现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解。


根据材料,阐释一则晚清时期中国的“近代记忆”,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不得照抄材料中的书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历次国庆招待会上发表的讲话文本进行量化处理,形成如下所示的演讲文本语义网络分析图。


——郭道久《政治仪式图景下的政治能量聚合:国庆招待会的政治现象学考察》


根据材料,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从以上两个时段中各选取2至3个相关联的词语,并运用中国现代史的史实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如果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南北方的界限,南方和北方所占人口的比例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南方与北方人口比例
公元初3:7
10世纪末6:4
14世纪前期8:2
明清以来6:4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任意相邻的两个阶段的南北人口比例变化进行阐释。
2024-01-25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观史亦然,须从波澜壮阔处着眼。 浩浩长江,波涛万里,须能把握住它的几个大转折处,就能把长江说个大概;读史也须能把握历史的变化处,才能把历史发展说个大概。

——摘自蒙文通《蒙文通学记》

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任选一个“变化处”,拟定一个论点,并阐述其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独特价值。 (要求:所选“变化处”应从宏观、整体的视角,选择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阶段或重大事件,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384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汉代讲经图

   
图2五铢钱

   
图3交河故城(安西都护府曾设于此)

   
图4莫高窟壁画唐朝牛耕图中的曲辕犁

   
图5石刻朱熹画像

   
图6西夏文佛经

选择材料中两幅相关联的图片,确定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写出选择的图片序号,主题明确,史论结合。)
2023-12-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区域性学业质量检测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左图和右图对应的朝代。比较左图和右图,提取一条关于边疆治理的信息,并加以说明。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9月《求是》杂志刊发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全面系统深刻揭示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该重要论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战略高度,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文明内在特质的深刻揭示,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更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且能解读所选中华文明特性的内涵,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须体现时代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