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记者凤翔所写《深圳人与深圳精神》是反映深圳变迁的一篇重要新闻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渔民村村史》记载,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这些被称为“水流柴”的东莞人路过罗湖桥时,无意间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于是决定住在这里打鱼。近代以来,尽管这片土地与香港近在咫尺,但却异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渔民们开始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定居生活,然而生活依然非常清苦。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渔民村的村民们开始展开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随后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渔村逐渐富裕起来。1992年,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民村人一夜间变成了市民。原本的村集体企业也变成了股份制公司。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不少村民乱搭建住房用于出租,导致缺乏管理,村里卫生很差,污水横流,老鼠乱窜。2001年起,渔民村开始改建工作,新建了综合楼和小高层,成立了物业公司专门管理房屋出租。2008年后实行智能化社区管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摘编自凤翔《深圳人与深圳精神》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少于280字)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从不同史料对同一战役的记述中,可以探寻出一定的历史规律。下面是几段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

材料一   曹公已临其境……(备)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

——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   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获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追操至南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

——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忽一军指说:“江南隐隐一簇帆幔,使风而来。”…操笑曰:“公覆(黄盖字)来降,此天助我也!”来船渐近……南船距操寨止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铁环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是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兵应,兵仗火威。此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军着枪中箭、火焚水溺者,不计其数。

——罗贯中《三国演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影响赤壁之战胜负的因素,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因素”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信息技术

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标志史料证据

第一次

语言的使用语言起源有多种假说

第二次

文字的创造仓颉造字传说,楔形文字,甲骨文等

第三次

印刷术的发明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毕昇活字印刷术

第四次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贝尔试用电话成功,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1997年《全球基础电信协定》

第五次

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1969年互联网诞生,电子商务兴起
从第二次至第五次中任选一次信息革命,以“信息革命与人类文化共享”为主题,拟定研究提纲。
要求:研究提纲应包括:研究背景、研究过程、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等。
2023-07-19更新 | 4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19501970年中国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部分情况介绍。   

高潮时间引进对象手段规模
第一次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东欧国家借贷,以货物偿付结算;引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强调自力更生共计102.3亿元,按20世纪50年代年均美元比价折合40.4亿美元
第二次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延期、分期付款、补偿贸易43化美元引进方案,总投资的200亿元
第三次20世纪70年代末各类国家大规模借贷,开办合资企业,境外发行外债,出现设立特区思想78亿美元计划,总投资600多亿元

——摘编自陈东林《1564378: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三次对外经济引进高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5 . [明朝文人笔记与社会状况]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表3选自史书所载明初至万历末年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诸多方面的情况。

史料出处

史料内容

卷一“列朝”门“告天即位”条高皇帝(明太祖)将登宝位……是时连阴,入明年元旦即晴。至日,日光皎洁,合祭天地,上即位于南郊。按是词先告上帝,以见未敢遽登至尊,且请烈风异景以示不可。是以天下为公,未尝矫饰符命,涂世耳目,真合尧舜汤武为心也。超千古而延万世,宜哉
卷十二“河槽”门“海运”条隆庆五年(1571年),山东巡抚梁梦龙等,上海运议曰:“……第考海道,南自淮安至胶州,北自天津至海仓,各有商贩往来……可以接济京储,羽翼漕河,省挽牵之力,免守帮之苦,而防海卫所,犬牙错落,又可以严海禁,壮神都。甚便”
卷十二“户部”门“海上市舶司”条我朝书生辈,不知军国大计,动云禁绝通番,以杜寇患。不知闽广大家,正利官府之禁,为私占之地。如嘉靖间,闽浙遭倭祸,皆起于豪右之潜通岛夷:始不过贸易牟利耳;继而强夺其宝货,靳不与直,以故迹愤称兵……若闽中海禁日严,而滨海势豪,全以通番致素封
卷二十四“风俗”门“火把节”条今滇中以六月念八日为火把节。是日,人家缚茭芦高七八尺,置门外烧之,至夜火光烛天。又用牲肉细缕如脍,和以盐醯生食之
卷二十五“评论”“著述”“词曲”三门中“时尚小令”条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又《山坡羊》者李、何二公所喜,今南北词俱有此名

——据[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整理


阐述从材料整体或某一局部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建立后,洋务运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最初,学者往往依据范文澜与胡绳对洋务运动的描述与评判进行研究。但在1954年胡绳提出“三次革命高潮”论后,洋务运动由此被打入学术研究的“冷宫”。直到1961—1964年,洋务运动研究迎来小高潮,除了对洋务运动宏观意义上的性质讨论关外,在具体史实和相关洋务人物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恶化,小高潮昙花一现。

1979之后的二十年,学界发表洋务运动史的专论超过623篇,综合性专著、论文集、史料资料集,等等,举凡也有数十种之多,此外,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这些研究既有对洋务运动研究范式理论宏观意义上的检讨与检讨,也有个案实证研究的深入与新专题领域的拓展,这些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洋务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摘编自邱志红《60余年来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

综合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情晰。)
2022-05-07更新 | 264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2022届新高考考前冲刺卷(六)历史试题
7 . [汉代的国家治理]

材料   汉代出现了以“河堤谒者”为代表专司治河的水官。河堤谒者无事时巡察河堤排除隐患,河决时组织河工堵口,同时还负责河渎庙的祭祀。河堤谒者直接代表皇帝将中央的指令及时部署到地方。下表是依据相关史料统计的河堤谒者一览表。

姓名任职称谓籍贯任职时间原任职属离任去向入仕途径史料来源
王延世河堤使者犍为资中成帝建始五年光禄大夫《汉书•沟洫志》
许商河堤都尉长安成帝时不详不详不详《汉书•沟洫志》
平当骑都尉扶风平陵成常时钜鹿太守光禄大夫察廉《汉书•沟洫志》
李寻骑都尉扶风平陵哀常初黄门侍郎徙敦煌郡察孝廉《汉书•沟洫志》
陈宣河堤谒者沛国萧光武帝时谏议大夫以病免《后汉书•五行志》
王景河堤谒者琅邪不其明帝永平十五年侍御史迁徐州刺史《后汉书•明帝纪》
王诲河堤谒者东莱曲成顺帝阳嘉三年不详迁在沈州不详《水经注•济水》
司马登河堤谒者山阳东络顺帝阳嘉三年不详不详不详《水经注•济水》
相里平河堤谒者不详不详不详不详不详《万娃统谱》
关并河堤谒者扶风平陵约新莽时不详不详不详《全汉文》《中华娃氏大典》

注:犍为资中今属四川;扶风平陵今属陕西;沛国萧今属安徽;琅邪不其今属山东;东莱曲成今属山东;山阳东缗今属山东。

——摘编自王星光、冯乐辉《河堤谒者与汉代黄河国家治理体制的构建》


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选取表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3-05-29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天门市2023届高三信息卷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唐朝常见的一些现象及唐朝的部分政策介绍。

现象政策
契丹人李光弼,尝谓,“吾乃祖本汉将,辱于单于之庭”,“壮士当建功大国”法律规定:“熟户既是王人,章程须依国法。”
突厥族出身的将领李怀让攀附汉将李陵为其先祖,认陇西为其郡望法律规定:“凡内附后所生子,即同百姓,不得为器户也。”
突厥贵族出身的阿史那忠,说其“克承大禹□□□□茂业”,又说“今为京兆万年人也”太宗说:“不必猜忌异类,益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安兴贵家族本是中亚的粟特人,却被说是“轩辕帝孙,降居弱水,安息王子,以国为姓”制定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制度。在赋税、徭役等方面,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
在唐为官的高丽人泉男生篡志载其为“辽东朝鲜人”,后裔泉毖墓志中则载其为“京兆万年人”大量任用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到政府任官,并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
按规定外国人应参加宾贡科考试,大食人李彦升参加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保留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原有制度、风俗习惯、生产和生活方式,允许酋长之位世袭
内迁的突厥阿史那氏改为史氏,回纥人唱没斯改名李思忠,等等制定宽松的宗教政策.允许各种宗教在境内传播,以满足不同民族和人群的宗教信仰需求

注:熟户,指汉化的外来或少数民族人口;王人、即政府管理下的编户齐民。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主题明确,契合材料,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古代东西方的货币】

小徐同学参加了以“东西方古代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搜集到如下史料:

◆西方货币文化植根于地中海地区,币材多用金、银等贵金属,以适应大宗对外贸易需要;钱币图饰多为人物头像或动物图案,铭文多记国王名字、神像和宗教颂词;形制为圆形无孔,可减少流通中的磨损。

一摘编自王永生《货币文化交流史话》

◆中国古代货币起源于天然海贝,商代中晚期就开始铸造铜币,秦统一后,用“半两”钱替代了六国货币。中国古代金属货币形态多是由古代农具演变而来,币材多用铜、铁等贱金属;技术上采用范铸或翻砂浇铸制成,圆形方孔,铭文多记币值、年号、地点等。影响覆盖朝鲜、日本、琉球、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王永生《钱币史话》

◆“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

——摘编自宋濂《元史·食货志》


阅读上述史料,以“古代货币”为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2-02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中的垄断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楚同学在参加了“历史中的垄断现象”的主题研究中了解到《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著名的“盐铁会议”记录整理撰写的重要史书。盐铁论争论的核心是国营垄断和自由经济之争论,对当今的中国很有借鉴作用。为此,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盐铁论忧边》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盐铁论·申韩》


●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夫文繁则质衰,末盛则本亏。末修则民淫,本修则民悫(què,音却,忠厚),民悫则财用足,足侈则饥寒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盐铁论》


材料
●蔡襄曾记载:福州地区的荔枝味道鲜美,在刚开花时就被商人以“立券”的形式承包收购,待到果实成熟,经陆海交通被转运到京师、北漠、西夏,以及新罗、日本、琉球、大食等地区,“重利以酬之”,因其被垄断,故稀有堪比红色的盐,商人凭此一年所得,数千万亿计。但荔枝产区的农民若想品尝反而成为稀罕物,“以其断林鬻之也”。

——摘编自罗维英《论宋代国家对私人垄断行为的法律约束》


●谢尔曼法是1890年美国国会制定的第一部反托拉斯法,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授权联邦政府控制、干预经济的法案。该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在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

——摘编自百度百科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的危害,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的优势,有的同学看到了垄断政策在不同时期的调整。请以“历史中的垄断现象”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1-12-10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