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迁移的现象十分常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人口迁移概况统计表

时间概况
19531957东部地区人口向东北、西北边疆地区迁移。从各省人口净迁移来看,19531957年,作为当时全国重要人口迁入地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净迁入人口规模均超过1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仅19541957年就净迁入112.8万人。
19581960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总数几乎每年都在1000万人以上,1958年甚至达到3200万人;人口总迁移率超过9.0%,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强度的最高峰。
196119651961年,国家要求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凡是能够回乡的动员回乡。短短数年,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迁移就完成了一个由农村迁向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返迁农村的“U”形迁移周期。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129万人。
1966198319661978年,受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人口迁移处于低潮期。
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年迁移量大致保持在1400万~2300万人。
1984200019841993年,人口主要向小城镇迁移流动逐步发展到向各级城市甚至东部大城市迁移流动,其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省际自发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200多万人和1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

——整理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2)阅读材料,以“人口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如是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

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

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

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衰,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

——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份历史年表。[要求:年表时段或时间表述符合材料意涵,史实准确,作答要素应包含阶段、时间(时段)、支撑史实、简要说明等。]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汉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发展为现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汉民族形成以后,在2000多年的岁月中,曾经饱受内忧外患和艰难曲折。无论在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还是居于少数民族贵族统治时期,她都没有被分裂、被同化,反而从小到大,不断向周边各族辐射,与之建立起愈来愈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并将其中的一部分予以吸收,以扩大自己的共同体,从而逐步形成以汉民族为凝聚核心的中华“多元一体格局”。汉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凝聚核心,并不是有任何人为力量的左右,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的。

——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杨坚的性格是多方面的。有几方面可与传统的中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联系起来,有几方面可用他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来解释,有几方面涉及他追求最高权势的心理,最后几个方面则是他品质中特有的。当时他的家族和他接近的圈子中迷信佛教和盛行佛教,这一特有现象促使他把注意力集中于向佛教寻求正统地位和个人安全的方面:宫内每晚都做佛事,杨坚、皇后和举朝上下都参加。他的自危感使他对除几个亲信以外的所有人都产生怀疑,他似乎认为所有的儿子都是潜在的敌人……他为人过于俭啬,这一与他妻子相同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本加厉……杨坚仍是一位坚强和有成就的统治者。

——摘编自《剑桥中国隋唐史·开国者隋文帝》

材料二 历代学者对杨坚的评价

学者评价
魏征(唐代名臣)高祖膺期纂历,平一寰宇,顿天网以掩之
虞世南(隋唐政治家)及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
李纲(宋代抗金名臣)有雄才大略……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威之所以自见者,亦以平四海、正风俗为己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坚“多方面”性格形成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学者评价杨坚的两大视角。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杨坚仍是“有成就的统治者”。
2022-04-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以儒学或儒、释、道为其主要内容。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儒学地位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传播,形成了近代文化的新内容。由于近代文化形成的历史条件、社会背景、发展源流不同于古代文化,因此,近代文化的内容同样不同于古代。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传统儒学衰落,旧的文化体系解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因素和文化部门。声光化电、民主自由、新式礼仪习俗等,纷纷展示在人们面前。那么,近代文化的核心内容究竟是什么?用一句话来概括,即科学和民主。科学和民主虽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实际是对近代文化基本内容的概括。

——摘编自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1-05-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模拟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