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阿拉伯人通过将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了统治。在进行统治时,阿拉伯人并不拘泥于民族,而是以伊斯兰教为纽带把各个民族维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阿粒伯人和波斯人建立了合作机制。这样一来,实现了由通过军事征服的“征服时代”向从事经济活动的“经济时代”转型。……阿拉伯帝国的中心从与地中海相连的地区向与印度洋相连的地区转移,印度洋被纳入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同时,阿拉伯帝国的经济活动中心也从干燥的地中海,转移到干燥地带和湿润地带的连接处,并进入将东非、西亚、印度、东南亚、中国南部连在一起的印度洋,阿拉伯帝国转型成为陆地和海洋的大商业帝国。

——摘编自【日】宫崎正胜《大国霸权;5000年世界海陆空争霸》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作为亚洲两大异质文明的载体,通过贸易上的相互弥补,器物文明层面的彼此借鉴,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融通,发掘和吸纳有益养分,以满足各自所需,从而推动了社会发展和进步,也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王铁铮《历史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帝国统治的主要待点,并分析其兴起和发展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涉及的观点分别加以说明。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人才辈出。18世纪,出现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著名的思想家,他们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对未来社会提出一系列政治构想。

人物

作品

作者及其作品简介

伏尔泰(16941778

《老实人》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泰斗,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老实人》是伏尔泰在反对专制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自由平等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斗争中创作的不朽作品。

孟德斯鸠(16891755

《论法的精神》

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无情抨击了专制政体。

卢梭(17121778

《社会契约论》

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集中阐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整理自丹尼尔·罗什《启蒙运动中的法国》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5-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第一,和平叙事。中国自古至今求稳定、求平安,不热衷于征战与扩张,主要通过内部治理维护国内的稳定与安全。

第二,发展叙事。中华文明具有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开放系统,它不断吸收和融入新鲜血液,在“和而不同”中寻求发展。

第三,国情叙事。坚持从国情出发,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是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思想、行为准则,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第四,文化叙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建筑风格、民间记忆、传统习俗、医药文化等历久弥坚,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其创造并延续的精神追求,更成为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不竭动力。

——摘编自程曼丽《打破西方话语垄断构建中国叙事体系》

围绕“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方面,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4-12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对欧洲的中世纪,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教会禁锢了人的思想,人民生活在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中世纪早期被人文主义学者称为“黑暗时代”。19世纪以来的浪漫主义学者以及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中世纪中期以来,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取得进步。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围绕“欧洲中世纪”,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15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的转型。如图是关于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的示意图



春秋战国社会转型示意图
根据材料和相关史实,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并从不同角度对当时的社会转型予以说明。
2023-11-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中海示意图

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

   

材料二:大西洋示意图

   

请以地中海的称呼为例,围绕历史上的大西洋,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 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9-03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世界近代史知识结构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自拟一个论题,分析说明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8-04更新 | 30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1977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一个时间段或就整个时期,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并予以阐述。(要求:趋势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10 . 欧洲不同时期历史著作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观念。
历史学家所著史籍的原文或主要内容
希罗多德(古希腊,约前480一前425年)“其所以要发表这些研究成果,是为了保存人类过去的所作所为,使之不至于随时光流逝而被人淡忘,为了使希腊人和异族人的那些值得赞叹的丰功伟绩不致失去其应有的荣光,特别是为了把他们相互争斗的原因记载下来”。

—引自《历史》第一卷克丽奥

奥托(德意志,11141158年)著《双城编年史》,以上帝之城与世俗之城的宗教思想统摄全书。主张“发现神圣的计划和其中的信息”。他认为“世界分三部分:亚洲、非洲和欧洲”,书中所述的“东方”仅仅是十字军东征所及的区域,古罗马和日耳曼是他主要的关注点。
伏尔泰(法国,16941778年)“世界上最古老的编年史是中国的编年史”。
“我们的一切—天文学、化学、医学、特别是比从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得知的更为温和、更为有益身体的药物,几乎都是来自阿拉伯人。代数是阿拉伯人的发明,甚至我们的算术,也是由他们传来的”。
“有人说整个地球都曾经燃烧着大火,说地球变成了一个玻璃球。这种凭空想象玷辱了物理学,这样的江湖骗术式的妄谈,根本不配称为历史。我们不能把穿凿附会跟确凿之事搅在一起,把想入非非与真实可靠混为一谈。”

——摘编自伏尔泰《风俗论》


依据材料,选取一部史籍或多部史籍,提取单个史籍或史籍流变中的核心概念,结合史实阐释上述概念。
2022-07-12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