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上的对外开放史

                       图1 沿海开放示意图

——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图2   “一带一路”示意图

——选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地图见证辉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
(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 . 目录是教材内容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能宏观呈现知识背后内在的关联。如图所示分别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目录(节选)和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对比两者,找出统编教材目录的一处变化,并尝试解释教材目录发生变化的原因。(要求:论从史出,逻辑清晰,时空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目录(节选)
(2007年版)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6课 抗日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吕录(节选)
(2019年版)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2022-05-29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南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九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目录是教材内容的缩影、知识体系的纲要,能宏观呈现知识背后内在的关联。如图所示分别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材目录(节选)和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对比两者,找出统编教材目录的一处变化,并尝试解释教材目录发生变化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的新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冷战取代了世界大战并最后终结,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发展与改革、非殖民化进程加快,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整体。

——徐蓝《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代史内容解读(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为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至少从两个方面论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是统编版高中教科书《选修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教材目录

结合上述材料,围绕“文化交流与传播”这一主题,自选一个或多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
2024-05-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青海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统编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的课程内容为中国古代、近现代史。教科书以长城图片为封面。中国的长城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举世无双的物质奇观和精神财富,是长城精神“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坚韧不屈、守望和平”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


请为统编其他册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选择一幅能反映其主题内容的图片或照片作为封面,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要求:教科书、封面选取图片或照片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3-3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7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   目录

第一单元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五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活动课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

——摘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目录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从政治制度、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法律与教化、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六个专题,对中外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了叙述,具有时空跨度大、理论性强、线索多、内容丰富等特点……社会中产生的国家,既是阶级统治和暴力的机构,也具有社会职能,社会治理正是体现国家社会职能的最重要方面。当然,这只是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不能以理论替代历史,还需要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和看待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国家制度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有什么特点?国家虽然有社会治理的职能,但国家制度又具有阶级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社会治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卜宪群:科学认识和把握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统编高中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解读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为主题,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共求。

材料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的新变化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与大趋势:冷战取代了世界大战并最后终结,在和平环境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有发展与改革、非殖民化进程加快,世界走向和平与发展、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世界更加紧密地连成整体.

——徐蓝《高中统编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现代史内容解读(下)》

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根据材料,任选其中一个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材料中提到的一个新变化,附述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7-17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治理能力指的是国家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领域的机制、法律法规建设,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制度和法律体系。

角度和国家治理的关系
政治制度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有其独特性,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演进的结果,制度构建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选官制度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国家制度和国情不同,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方式各异,如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文官制度规避政党更替造成的政府工作动荡。
法律法规法律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国家治理离不开法律的支持与保障,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工具。
赋税制度国家顺应经济发展需要,实行相应赋税制度,保障国家收入的同时,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彰显出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治理能力。
基层治理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加强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国家基层治理各有差异,如中国古代基层治理以户籍管理与基层组织构建为基础,西欧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以庄园和城市为中心。

——改编自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1》单元导语部分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国家治理”这一话题,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
2024-02-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罗马人很早就接触到希腊文化,拉丁字母就是他们改造希腊字母的结果。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征服了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大约100年后,又征服了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南部,把马其顿和希腊都变成了罗马的行省。但在文化上,罗马人更愿意拜希腊人为师,学习希腊文化。如罗马诗人贺拉斯所说:“被征服的希腊人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把艺术带给了粗鄙的拉丁姆。”

——摘编自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战争与文化传播”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