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西方足球运动发展大事记(节选)

时间事件
中世纪最初的足球活动与宗教性的日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参赛者大多为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宗教相关人士和国王多次发布禁止开展足球运动的命令,但足球活动在下层民众日益流行开来
16-17世纪文艺复兴后期英国逐渐解除了足球禁令,足球逐渐在英国站住了脚
18世纪18世纪末开始,足球运动作为一种课外活动被引进英国公学,多种游戏规则得以制定
19世纪1863年世界上第一个足球协会——英国足球协会——成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足球诞生了
1870年已经有39个俱乐部加入了英国足球协会,而这一时期主导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主体是中产阶级
19世纪晚期新兴的工业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工人足球俱乐部
1883年完全由工人阶级运动员组成的布莱克本奥林匹亚克斯队获得了英国格兰足总杯比赛的冠军,象征着足球运动的中心向工人阶级转移
1888年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联赛——英格兰联赛——诞生,标志着足球运动向职业化方向发展
20世纪1904年国际足球联合会成立
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举行

——据张德福、崔永智《外国体育简史》等整理而成

从表格任选3条或3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明信息,论题准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3 . 1956年,美国前全国图书馆协会主席、伊利诺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唐斯(Robert.B.Downs)出版了《改变世界的书》(BooksthatChangedtheWorld),他选取了文艺复兴到20世纪中叶期间16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名著,并对每一本书的作者的生平、内容概要、历史影响等都作了评述。下表节选其中一部分著作。

人物

著作

主要内容

[意大利]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1532

世界上有两种斗争的方法:一种是通过法律,而另外一种是通过武力。能够为君主所用的最好的城堡就是不引起人民的憎很。

[美国]托马斯·潘恩

《常识》(1766

那些想收获自由所带来的美好的人,必须像真王的人那样,要承受支撑自由价值的艰辛。

[英国]亚当·斯密

《国富论》(1776

财富是由劳动产生的”,正式提出“看不见的手”的论断。

[德国]卡尔.马克思

《资本论》(1867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家害怕没有利润和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英国]伊萨克·牛顿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729

我们无法认识事物的任何属性,除非通过实验。极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结合表格,请任意选择其中两本书,结合时代背景阐述这两本书是如何改变世界的。运用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6-1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大湾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国家安全观。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安全思想和观念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见下表。

时期主要论述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1949年《共同纲领》提出“中国联合世界上一切和平力量,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20世纪70年代初至中共十二大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冲突是人类事务中的普遍现象;防范苏联成为中国外交的重点。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发展经济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运用多种手段全面维护国家安全。
中共十二大至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国防建设。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的国际环境。”
海湾战争至今1999年江泽民指出“新安全观的核心,应该是互信、互利、平等、合作。”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战争与当代国际安全》


结合所学,试选取表格所列任一时期或多个时期,以"新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5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线性文化遗产——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内的文化遗产族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等; 记忆遗产——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
我国有多项遗产列入,如下表:
遗产种类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文化遗产丝绸之路、大运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记忆遗产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

请你以表格中的一项遗产典型代表为例,说明这一类型的遗产为何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
2021-09-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英国贸易部发布的1913年英国对外贸易数据(单位:英镑)


自……进口出口至……
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总额免税额免税比例
外国39045900035922500092.0%2449190009296400038.0%
殖民地11317800010100600089.2%1026260003588300035.0%

材料二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18201900

年份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国
18205010-15201
1840451112--
1850391515--
186036176124
1870322313104
188028281393
19001831166

——尹翔硕《贸易战略的国际比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版

材料三   “溯自80年代初期以来,整个局势已经有了深刻的变化。在那个时期以前,英国的工业一直享有唯我独尊的优势,而同时它的农业虽没有谷物法的保护,依然繁荣不衰。嗣后英国的制造品遭到了来自工业化的德国方面的激烈竞争,而同时交通工具和冷藏机的改良,正使北美的小麦和南美的肉类以低廉的价格输入英国市场。而且英国的商业劲敌一面在中立市场上同英国竞争并使他们的货物泛滥于英国的市场,一面则以高关税封锁他们本国市场来阻止我们侵入。……我认为英帝国应该是自立自足的,为此,我希望采取有关关税保护的政策以恢复我们在贸易谈判中的权力,必要时我们还可以采取报复性关税。”

——张伯伦(英国企业家、政治家)伯明翰演讲1905年5月

(1)请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解读表格1。
(2)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对此加以解释。
2024-01-3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课吏馆原本是各省为候补官员设立的学习机构。湖南巡抚陈宝箴于1897年将课吏馆纳入湖南维新大业,他认为,外患日亟、国运不昌之际,要想有所作为,“其要者,在懂吏治、辟利源,其大者在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政、公官权”。同年十二月,梁启超上书陈宝箴,将“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视为“一切之根本”,而“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1898年,由署按察使黄遵宪拟定的《会筹课吏馆详文》刊发。改造后的课吏馆,最高负责人为“总理”,实质性的下设机构称为“问治堂”。……馆中各课分为六类:一是“学校”,凡兴学育才、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等等。二是“农工”,包括农桑、种植、工艺、制作,希以此养育民众、丰富物产,借此收复利权,提高与日见增多的洋货的竞争能力。三是“工程”,四是“刑名”,五是“缉捕”,六是“交涉”,“凡通商、游历、传教一切保护之法,均归此类。”课吏馆另有“馆规”,有学习制度等。……考核采用积分制,共分三类:“勤业”“善问”“进益”。每人均按上述三类计分,列入表格,每月以90分为合格。

课吏馆新定的章程,既有对旧有制度的合理吸收,更多的是结合维新需求而作的改弦更张。……可惜事与愿违,办理不善”“未闻实效八字几乎成了戊戌维新时期湖南课吏馆的定评。随着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的辞别,湖南维新事业很快跌入谷底,紧随其后的便是政变发作,各项新政摧毁殆尽,课吏馆也因早产而夭折。

——改编自张求会《近代湖南课吏馆初论》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湖南课吏馆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8 . 读材料,完成要求。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嬗变。

时间

服饰情况

民国时期中山装创制后风靡一时。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规定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着中山装,中山装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制服。政府院部如此,国民党党部如此,地方政府机关亦如此。国民党向机关、学校推广中山装,向民众宣传。
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爱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
文革时期从红卫兵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色充满中国街头。
革放来改开以1979年对世界敞开国门以后,世界最新潮流的时装可以经由最便捷的信息通道-电视、因特网等瞬间传到中国。国内的着装者也迎来了个性服装时代,迎来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服饰艺苑的美好春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表格内容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07-04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对于王安石的评价毁誉参半,诋毁他的人指责王安石刚愎自用,其主张的新法措施有损儒家传统,而赞扬他的人称赞他的变革极具创新精神,是时代的进步。

时期评价者评语
北宋司马光“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奏,败坏百度,以至于此。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
刘擎“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南宋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嗣虐,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变法导致)群奸肆虐,流毒四海。”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其裂而不复合者,秦桧之罪也。”
明末清初颜元“荆公之所忧,皆司马、韩、范辈所不知忧者也。荆公之所见,皆周、程、张、邵辈所不及见者也。荆公之所欲为,皆当时隐见诸书生所不肯为、不敢为、不能为者也。”
清末民初梁启超把青苗法和市易法看作近代“文明国家”的银行,把免役法视作“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还认为保甲法“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当之矣。悠悠千年,间生伟人,此国史之光,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铸金以祀也。距公之后,垂千年矣,此千年中,国民之视公何如,吾每读宋史,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提取材料有关信息,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有关知识,选取表格中的任一阶段对有关王安石的历史评价加以阐释。(要求:阐释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3-1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代代表作主要内容
20世纪50年代
1951年4月魏巍发表《谁是最可爱的人》;1959年柳青发表《创业史》《谁是最可爱的人》以饱含深情和诗意的笔触,报道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创业史)以秦岭山脚黄堡区下堡乡第五村互助组的曲折发展过程,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状况
20世纪60年代
《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海港)》《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
这些文艺作品被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20世纪80年代路遥《平凡的世界》:孙力、余小惠《都市风流》《都市风流》这部小说塑造了从都市大杂院居民到身居要职的一市之长、从摆摊的大学生个体户到高级工程师等近四十个身份各异的人物。全景式的描绘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人的命运和心态

——摘编自张健《新中国文学史》


选取表格中的任意信息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相关知识,写出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时代主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1-12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线上)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