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晚期,有英国学者提出“文明使命论”。他们认为,英国所代表的欧洲文明在海外的统治推动了亚洲和非洲的历史进步,将亚非带离野蛮时代,为亚洲和非洲带来和平、人道和符合文明标准的生活方式。在这种论断下,亚洲和非洲文明被欧洲统治者贴上懒惰、不诚实、欠缺原创性,没有任何发明的劣等文明标签,欧洲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准方式。英国政府允诺一旦亚非这些地区经过改造达到宗主国的文明标准便准许其独立。近年,有学者指出,人类真正的进步不在于同质化,而在于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要克服各类全球性挑战,共同走上现代化道路,必须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及其对应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只有通过不同文明、不同国家间的坦诚交流和互学互鉴,才能让各个文明的智慧充分迸发出来,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贡献力量。

——摘编自周欣平《文明的交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任一观点予以评析。(要求:明确列出所评观点,评析时须史论结合)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史互证”是源于传统的训诂考据学方法,而参以宋代以来的史学方法以及近代西方史学、语言学、论释学理论精华的一种既打通汉、宋,又融合中西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史学研究方法,梁启超认为诗、古文辞、小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史料,善于治史的人往往能通过这些文学作品“于非事实中见出事实”;陈寅恪也曾提出:“小说等虽然有很多疏漏错误的地方,但是具有通性之真实。”

——摘编自景蜀慧《“文史互证”方法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等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篇或多篇你熟悉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采用“文史互证”的史学研究方法从历史层面对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文章篇目,史论结合,阐释清晰)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聚焦两会:倾听中国

《人民日报》两会报道8年社会热点词汇统计

年份社会热点词
1979年四个现代化建设、调整国民经济、民主法制建设
1983年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经济效益
1988年深化改革、机构改革、稳定物价、民主法制建设
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发展
1998年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科教兴国、香港回归
2003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
2008年科学发展、民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奥运、就业问题
2012年改革、民生、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收入分配、行政诉讼法修改

两会8年议题对比情况

议题1979年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2008年2012年
改革与经济建设39.6%25.3%23.7%30%29.4%30.3%19.3%13.3%
就业与社会保障0.9%0.27%3.7%4.4%4.8%5.7%7.3%7.9%
医疗卫生03.5%4.8%4.0%4.8%4.5%6.3%9.0%
民主法制13.5%8.4%12.5%11.7%8.5%6.7%11.3%11.7%
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6-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目录的选用】

下表所示分别为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目录《节选》。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2019年版)
第五单元明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9课辛亥革命
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赵
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课南京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6课人民解放战争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目录(节选)(2019年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资变
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6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5 . 【细节中的历史趋势】
以下是17世纪后期中外历史的部分大事记:

1588年英西海战爆发,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624年荷兰窃据台湾。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后金为大清。

1637年宋应星《天工开物》刊行,总结了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农业技术。

1640年李自成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1640年英国内战爆发。

1641年徐弘祖卒,其著作《徐霞客游记》影响深远。李自成入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4年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定都北京。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根据以上大事记,指出当时中外历史的两条发展趋势,并用其它史实予以说明。
(要求:所写趋势应符合历史发展方向,运用史实准确充分,逻辑清晰。)
2024-06-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6 . 【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   有学者总结“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古国,通过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其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文化,不仅对于东亚邻国的社会发展进程发生过特别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发源地的欧洲的兴起也产生过重要的影响。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地、积极地与域外世界进行交流,吸收域外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使自己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并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辉煌。

——摘编自陈尚胜著《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结合16世纪前的中外文化交流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7 . 【法律制度】古今中外的法律制度与思想,在性质、内容和影响等方面或有相似之处,或有明显差异,有时还是文明交流的产物。

材料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外关联的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6-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8 . 【致敬国士】

中国自古敬仰国士:“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摘自《左传·成公十六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摘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摘自黄庭坚《书幽芳亭》)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年级在2024年4月底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国士,华彩拾光”的成人礼活动,号召步入18岁的高三学生以“国士”为榜样,书写奋斗青春。

请你围绕该主题,从所学的中国历史中任选一位“国士”,自拟标题,展开论述。(要求:人物选择恰当,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9 . [何以“中国”]

冯天瑜先生在《“中国”:地理—政治—文化概念交会》中指出,从古代的“城中”义到“天下中心”义,近代演为与世界列邦并存的民族国家之名,而其“文化中心”义则贯穿古今。这给我们理解“中国”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请以“‘中国’的演绎”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5-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高三五月联考历史试卷
10 . 【翻译的历史】

材料   东汉至唐宋期间,翻译的著作以佛经为主。从汉代开始,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翻译家们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借助西方外来语创造了“唯心”“彼岸”“刹那”“姻缘”等全新的词汇。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去印度求经,17年后回国,带回佛经657部。玄奘主持了更大规模的译场,用19年时间译经751335卷。此外,他还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语,是第一个把汉语著作介绍到国外去的中国人。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主持翻译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著作掀起了译书的高潮。徐光启在《几何原本》中引入了西方几何学概念中的“点、线、面、直角、曲线”等专有名词,将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理论与几何学相融合。徐光启与传教士熊三拔合译《泰西水法》,介绍了西方农耕、种植业技巧。传教士邓玉涵编译《泰西人身说概》和罗雅各编译《人身图说》,将西方先进的人身解剖学引入中国。

1842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指出“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提出开设外语翻译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与列强交涉的语言障碍,再一次促使清廷官员重视翻译人才的培养。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立。中国近代翻译家翻译了许多西方知名的政治思想和文学著作。严复根据英国哲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而翻译了《天演论》:林纾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一些介绍西方历史、法律的著作,诸如《万国公法》《公法千章》《西洋史撮》等开始出现。

——摘编自欧阳丁《从中国翻译史看中国译者地位的变迁》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相关论点,运用中外史实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清楚,史论结合)
2024-05-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