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自军机处创立后,军机大臣揽权现象层出不绝。如:乾隆中期,于敏中窃权用事,“士大夫之浮薄者,纷纷趋其门下”;道光年间,穆彰阿“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一时号为“穆党”。这一现象
A.反映出当时的朝局较为混乱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客观结果
C.说明皇权受到军机处的威胁D.表明中央决策机制出现异变
2022-04-03更新 | 54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西省孝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在主要新兴产业里很多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说化学,当时很重要的一块内容是工业染料,德国的产量占世界90%:再看电气,美国一开始领先,但德国后来居上,产品占世界市场的50%;再看光学工业,比如说镜头,当时优质产品百分之百来自德国,到今天德国的蔡司还是世界大牛。材料最能说明,德国工业化
A.重点是新兴产业B.基础是教育水平高
C.特点是深挖技术D.靠国家有意识推动
3 . 1981年10月,国务院批准《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以“减税、让利、扩权”为核心的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自此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纷纷实行“承包制”,我国最早一批明星企业家就是在这个新制度中孕育出来的。材料中“新制度”的目的是
A.改善经济所有制结构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27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高中教育发展联盟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期,李延年在乐府中担任协律都尉时,为《汉郊祀歌》19章配乐,收编了张骞从西域 带回的《摩柯兜勒曲》的新声28解;司马相如也曾一面命使者采集南北各地的曲调歌谣,一面 选派辞赋文人为乐府作歌以配合歌唱。这些做法
A.使乐府诗开始体系化B.改变了乐府诗的颓势
C.为乐府诗注入新活力D.推动了乐府诗的西传
5 . 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保障理念由强调个人自助发展到过分强调国家责任;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保障理念则开始强调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共同责任。这理念的变化
A.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B.说明西方社会治理能力削弱
C.反映了民众对国家的倚重D.折射出人们的忧患意识增强
2021-11-21更新 | 6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清乾隆年间,《合水县志》记载,“偶有口角是非,批令该处乡约会同公正绅耆(绅士、德高望重的老者)查覆”;青海地区的档案也载有“地方乡约有约束乡民,排难解纷之责任”,即使需要上级政府介入,地方乡约也必须配合调查,不得推诿。由此可见,清代的地方乡约组织
A.延伸了基层行政效能B.有利于完善民主法制
C.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D.确保了基层社会稳定
7 . 下表所示为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下述材料从侧面说明,战国时期
币种类型流通区域
布币三晋流域多以农业为主,主要使用布币。布币的形制起源于农具铲布
刀币以渔猎手工业为主的燕国和齐国流行刀币。刀币的形制起源于工具削刀
铜贝币盛行于南方楚国,是仿天然海贝形制作的金属铸币,面文是楚国特有的文字,较为常见的文字有“巽(xun)”“各六朱”等,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
圜钱最早的圜钱在魏国产生,后被秦国、燕国、齐国仿铸,圜钱主要是秦国的铸币形式,流通于中西部地区

A.小农经济发展迅速B.诸侯混战,国家尚未统一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D.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几年来,陕西省旬阳市一些地方的农村红白喜事送礼成风、人情分子负担过重,农民群众深受其苦又无可奈何。旬阳市构元镇人大通过指导村民制定《红白喜事公约》,破解了这一难题,镇内各村村民的礼金支出显著下降,得到了普遍赞同。构元镇的做法
A.保障了村民依法行使自治权利B.促进了基层民主的法制化建设
C.凸显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荀子则主张“义者,所以限禁人之为恶与奸者也”。据此可知荀子提倡的“义”更加
A.重视思想道德规范B.追求人心内外和谐
C.强调外在制度约束D.注重社会道义责任
2021-10-26更新 | 464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乾隆十三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奏本制度,规定只准用题本和密折。到光绪二十七年,清政府又废除题本,统一使用奏折,规定:“内外各衙门一切题本,本属繁复……均著改题为奏。”据此可知,这种上奏制度的变迁
A.契合加强专制统治的需求B.成为清廷政治衰落的诱因
C.促使清廷公文日渐近代化D.规范了中央机构运行机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