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月推出《申谕十家牌立保长》,保甲与十家牌法配套而行,要求各乡各村推选出一位德才品行为民众信服的保长,遇有盗贼,保长统率各甲共同捕盗。这反映出王阳明(     
A.鼓励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B.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社会动乱
C.心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D.基层社会自治的理想流于空谈
2023-08-30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高考历史猜题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78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希望提高关税,抵制欧洲廉价工业品倾销,保护本地工业发展;在西部扩张的领土上建立“自由州”,废除奴隶制;南方主张降低关税,进口廉价工业品,利用大量奴隶生产出口欧洲的棉花等原料;在西部建立“蓄奴州”,扩展奴隶制。这一矛盾的加剧(     
A.造成了美国与英国的战争B.引发了黑人民权运动
C.激化了联邦与地方的矛盾D.导致了南北战争爆发
2023-01-26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6 . 汉代三公、刺史、太守等官员可以自辟属吏,被辟举的人即为举荐者的故吏。故吏一经辟置,即与举荐者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一些大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这说明(     
A.门阀士族制度成熟B.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
C.地方掌握选官之权D.征辟制度背离其初衷
7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近现代退休制度】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康有为、孙中山等人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传统的“老有所终”的“大同世界”观相结合,使西方社会福利思想逐步被国人所接受。其中,退休养老作为社会福利保障的重要环节,颇受各界关注。与此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的增长、教育内容的改革使大学面临着人才更迭的问题。为保障年老教职员的生活和权益,提出并制定退休制度是必然之举。1917年5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国立大学教职员任用及薪俸规程》,其中首次提及了国立大学教职员的退休问题,对教职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规定。

——摘编自田正平《近代中国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5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工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中规定男干部的退休年龄为60岁,女干部为55岁,女工人和女职员为50岁。建国以后60多年我国的退休政策一直没变,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观念认为,为了实现男女平等的目标,国家政策应对女性进行倾斜,保护女性特殊权益,以达到事实上的男女地位的平等。

——摘编自刘秀红《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立大学教职员退休制度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中国退休制度的特点。
9 . 1971年中国领导人利用中美乒乓球运动员在日本的民间交往,推动了被誉为“小球转动了大球”的“乒乓外交”。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乒乓外交”反映了中国领导人灵巧微妙的外交技巧
B.“乒乓外交”表明中国的国际战略意图发生变化
C.“大球”比喻中美外交关系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D.“小球转动大球”是因为中国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影响巨大
2022-04-09更新 | 13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等三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德治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以下各项符合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是
①“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
②“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
③“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④“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