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56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反映英国政体的一幅流行漫画。


材料二   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四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德意志帝国宪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重大现象?这说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联邦制所体现的权力结构特点。这说明美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4)从君主的权力方面谈谈材料一和材料四反映的政治体制有何不同,联系两国政治体制确立的背景分析其原因。
(5)如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主题。
2024-03-1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三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

材料一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二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一、指出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说明各自产生的后果。
(2)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024-02-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肇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3-01-14更新 | 51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改革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   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


材料二   北宋前中期财政收支状况的变化简表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11613万余13186万余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1)依据材料一、二和所学,比较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北宋王安石变法背景的异同。
(2)材料三中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是否客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张之洞持此看法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初承袭的是晚唐 五代藩镇—支郡—县的政区统辖模式,藩镇之长官节度使是事实上的高层政区首脑。太祖立国之初,即罢诸强藩典中央之兵,次则集天下精兵于京师,以削弱藩镇之力量。太宗时所有统县政区都直属中央。取消高层政区的后果,是中央难以因地制宜地处理数以百计的统县政区的行政事务,中央政策在地方之执行又缺乏有效监督。此后,转运使成为高层地方行政组织。

——摘编自余蔚《宋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

材料二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地方上承袭了元代的行中书省制度。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 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便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但其不可克服的缺陷也日益凸显: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从而使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并且过于分权与钳制也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督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监察官的面目出现,并在实际行使权力的过程中迅速成为地方政权的最高中枢,弥补了这一“真空”,并凌驾于“三司”之上,总领一省、数省的军政、民政,从而日益走向封疆大吏。

——搞编自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明改变前朝地方制度的相同原因。分别采取了什么对策,效果如何?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明后来调整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原因,并请说明宋、明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2-10-31更新 | 298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6年,北美殖民地通过了《独立宣言》,并进行了独立战争,通过了《邦联条例》,组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对内政治不能稳定,国家不能统一,对外所面临的军事威胁也仍然存在,为了保证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等,各州代表在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联邦宪法》,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

1871年至1918年,德意志帝国实行联邦制,二战后,西德各州总理接过盟军的法兰克福文件,委托建立一个联邦制类型的政府形式,联邦制思想在西德各州广为传播,加上德国本来就具有联邦制的传统,所以联邦制的思想被人们广泛接受。1949宣布联邦制在德国又被建立起来。

——摘编自金飞《美国联邦制与德国联邦制比较研究》历史试卷第6页(共6页)

材料二   1894年,孙中山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时,就提出“创立合众政府”的政治目标,表明以联邦制来构建未来的国家结构。辛亥革命爆发后,联邦主义进入实际政治领域。20世纪20年代初,联邦主义风靡一时,演变成甚嚣尘上的思想潮流和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随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也揭橥联邦主义,……在长达数十年的政治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与现时国情,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创造了富有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运用联邦制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方案,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

——摘编自张继才《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德两国联邦制最终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联邦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这一思想未能在中国成功实践的原因。
2022-06-29更新 | 366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1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丰富的经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最强大的国家,它的迅速崩溃自然是一个最令人痛苦的打击。有人指责说,叛国和怯懦是造成这一灾难的原因。……但另一些因素似乎更具决定性。一个因素是苏德条约的影响,这一条约使希特勒能够将军队集中在一条战线上。1914年,法国曾得到在东线作战的沙俄军队相当大的援助;现在,法国必须单独与德国对抗,仅得到英国比较微薄的支持。也许最重要的是德国在好几个方面、尤其是在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以及新的闪电战术的发展方面所占优势。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399月至194112月,“国际主义者”和“孤立主义者”围绕美国是否应该援助英国和苏联、干预欧洲的战争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希特勒德国入侵波兰之后,923日,国会开始就修改《中立法》问题进行辩论,辩论的结果是,1939114日国会通过1939年《中立法》,这是孤立主义者在罗斯福任内首次重大的立法失败。法国战败后,德国开始攻击英国,1941110日,国会开始就《租借法案》进行辩论,于38日通过《租借法》。622日,苏德战争爆发,第二天,罗斯福总统提出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19418月初,罗斯福与丘吉尔于1941812日发表了关于《大西洋宪章》。101日,美、英、苏签订《援助苏联议定书》。12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128日,美国国会通过正式对日本宣战决议。

——王立新《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国外交大辩论及其意义》摘编

材料三   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后,盟国在政治上互相协调,经济上互相支援,军事上互相配合,对迅速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人教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国败亡时间并简析法国迅速溃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调整政策促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说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标志和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期间,美英盟军相互配合的登陆战役有哪些?各有什么重要作用?
2022-04-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据材料,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
9 . 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上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解读要求:是什么?(内容)充分提取信息:为什么?(背景)解释和分析原因:怎么样?(影响)分析和归纳影响。】
2022-02-26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家是希望通过以德服人王道来实现其内圣外王理想的,但其思想并不为战国时君所重,倒是与儒家相异趣的法家大行其道,并且正是推行以カ兼人霸道而被儒者视若虎狼的秦国统一了天下。

——《儒家经学思潮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三夫治天下犹曳(率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

——黄宗羲《原臣》


(1)据材料一,分析儒学思想在当时不被重视,而法家思想却大行其道的原因。
(2)秦汉时期,使“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的是谁?他对儒学发展做出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反映了黄宗羲的什么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2021-11-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