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近年来,意大利公投,英国脱欧,美国总统特朗普大嘴巴高嚷美国优先,拒交世卫会费,无端指责中国为美国的新冠疫情甩锅……这一系列的黑天鹅事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方民主选举的危机B.经济全球化的困境与曲折
C.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的加强D.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
2 . 从1952年到1954年,新中国逐渐形成了被称为“和平统一战线”的对外政策,并将“扩大和平中立趋势”“推广和平中立地带”的目标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实行这一政策主要因为(   )
A.新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B.社会主义阵营力量不断壮大
C.中苏签订了友好合作同盟条约
D.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以前,谏官劝谏的对象是皇帝,御史台、御史弹劾的对象则为官员,谏诤对事,弹劾对人。而宋神宗元丰改制时则规定谏官的职责可以同掌讽喻规谏,谏官有权监督大臣。此后,谏官的主要对象则改为官员,出现了“台谏合一”的趋势。据此可知,宋代
A.监察机构日益多元
B.吏治腐败问题较严重
C.君主专制日益加强
D.规范官员的选择方式
4 .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年代科技发明
(件)
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1738%
公元4011000453271%1329%
公元1001年—1500673857%2943%
公元1501年—1840472194%45396%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1)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是四大发明。图一、图二分别能反映其中哪两大发明?这两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地位的变化,并分析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地位变化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育英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型。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影响了中国。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二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引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创建了中国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缫丝厂。该厂投产后,“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百数十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所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020-07-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宋代的理学家在认识论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把佛家的现世禁欲主张加以发挥;而明末一些儒学者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反映了(     
A.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B.从贵族化走向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D.理学认为思想发展都是时代性的产物
2020-06-0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

建筑是流动的诗篇,是凝固的历史。一个朝代的都城,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面是唐朝、北宋及明清时代的都城布局图。请你从下列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中国古代都城变化的规律并简要述评。


2020-06-08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国乃春秋时代以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在亲属和公子之间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为“新型国家”。

——摘编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材料二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了“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秦统一中国以后,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及完善。在民族交融中,华夏民族成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自秦汉以来,华夏民族往往将国家的强大、统一和民族的安全、和睦作为评判国家、民族强弱兴衰的基本标准,并形成民族与国家的一种深沉的、绵延的文化心理与社会理想。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同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国家形态和民族意识发生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时期的四民体系中,士阶层代表两层含义:一种是指贵族体系中最低一级,另一种是指贵族麾下的武士。在汉武帝后,“士”主要指代经过考试被选拔成官员的知识分子。“士”的概念在这一时期变化反映了
A.汉朝贵族制度已经消失
B.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
C.“重文轻武”成为传统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10 . 下表是1978-1988年中国客运量结构分布表,(单位:万人)
.
表格中中国客运量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改革开放促进了人口流动B.经济发展使交通方式更加多样化
C.现代交通体系已改造升级D.航空业正成为最重要的出行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