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一位奥斯曼帝国的官员在1625年记载,“以前,印度/信德和中国的货物通常都是先运到苏伊士,再由穆斯林转运到世界各地。但现在这些货物却被装上了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船只,再从那里转往世界各地。欧洲人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运往伊斯坦布尔和其他伊斯兰国家……伊斯兰国家的黄金和白银变得越来越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革命的发生和扩展B.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C.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D.奥斯曼帝国阻断东西方商路
2021-12-26更新 | 526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对西域地区民族政策的实施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根据对局势的整体分析作出的卓有成效的正确举措。通过与乌孙和亲,达到了断匈奴右臂的目的,同时也将势力深入西域,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屯垦戍边、宽抚厚等政策的执行,增进了汉王朝与西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巩固了西汉王朝在西域的政治地位,使西域各国衷心臣服于西汉,最终形成了抗击奴的强大力量。战胜勾奴统一西域,为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基础,终于在公元前60年使西域正式纳入西汉版图。

——摘编自张倩《汉武帝在西域的民族政策研究》

材料二 贞观二十ー年(647)在唐太宗晚年总结统治经验时,就曾以“自古皆贵中华,贼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作为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向群臣宣扬。唐朝对包括西域在内的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宽和团结政策,得到了各少数民族的束心拥护。唐朝沿袭汉朝的做法,对于归附的西域各国君长都加以册封,设置羁縻州的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使,皆得世袭。由于唐朝皇室有少数民族血统,吸取历史经验,承继两汉和亲、通婚政策更为积极广泛,经常用之解决争端改善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据史籍记载,唐朝下嫁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和亲公主计15名。唐太宗还采取采断措施使商道杨通,来往商旅络绎不绝,同时以绢马贸易和茶马贸易为中心的互市也趋向兴旺。

——摘编自殷晴《汉唐民族西域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汉朝相比,唐朝民族政策进一步发展的表现。
2021-12-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国女性服饰的变迁

材料一   1911年,辛亥革命废除了帝制,建立民国。社会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和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裤装大受女性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层,行动方便,合乎潮流。1919年之后,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中国妇女开始领悟到“曲线美”的重要性。以旗袍的变化为例,受欧美服饰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叶以后,宽大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抗战时期,时局动荡,经济萧条,物资匮乏,物价飞涨,尺丝寸缕也变的非常昂贵。大多数国民无心于服饰的奢侈,力求节俭。

——摘编自赵燕《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特点探析》

材料二   民国政府在1916年与1928年分别颁布了《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与《禁止妇女缠足条例》,将摒弃陋俗事象上升到国家意志通过法律方式极力反对裹足,强制制止摧残妇女的裹脚鞋、弓鞋。《遂安县志》(1930年铅印本)中记载:“放足之风,近始渐盛,城市幼女多天足,惟乡僻仍多缠足者。”随之兴起对天足及对人体自然形态美的追求,西式塑胸内衣逐渐也在城市推广,新的服饰文明风尚逐渐在城市妇女中流行。《磁县县志》(1941年)记载:“富者探亲戚时,下更加扎裙子。虽扎短衣,务求宽大肥裕。男女贫者,只著短衣,富者除短衣外,夏有大衫,冬又有大袍、马褂。”可见,这些地方志从服装式样、服饰面料、色彩等全方面阐释了当时女性服装的传统造型在民间仍为主流形式。教会学校在清末的创办带来了一些外来文明与时尚风俗的思想观念,西方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等也给国内带来全新的学识视野。

——摘编自崔荣荣,牛犁《民国汉族女装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迁的因素。
2021-12-1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王阳明《南赣乡约》记载:“同约成员中若有阳为良善,阴通贼情,贩卖牛马,走传消息,归利一己,殃及万民者,约长等率同约诸人指实劝诫,不悛,呈官究治。”这主要反映了乡约
A.重视对群众进行道德教育B.利于维护地方社会秩序
C.具有调节民间纠纷的职能D.助长了互助互爱的风气
5 .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

材料   根据清代刑部档案,许涤新、吴承明列出24例关于清中叶农村雇工的记载,雇工人数在8人之内的20例,占80%;20例中又以雇工35人为多。此外,雇工中短工占一半,属临时帮佣,只是家庭劳动力的补充,属于“农家夫耕妇馐,终岁劳动,日不暇给,则雇工力穑”。而西欧16世纪以后,农场的经营规模就出现了从小型向中型甚或大型发展的趋势。在R.H.托尼统计的英格兰67个农场中,33个农场的经营面积超过200英亩(合1200多市亩),占55%,已具有相当规模;12%以上的农场达500900英亩,可谓规模恢弘,现代农场的形象已依稀可见。

——据侯建新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明清时期中西雇佣劳动的规模相差悬殊。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西雇佣劳动呈现不同规模的原因,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容。下列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魏晋至隋唐时期,因道教广泛传播修建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闻名世界
C.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D.清朝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7 . 西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篇》曾记载许多菜单,其中列举了西汉时期出现于吴楚百越食肆中的20款时尚之食,包括烤羊羔、腊羊肉、酥油、酸马奶、焖羊羔等西北美食。此现象说明
A.南北饮食文化各具特色B.丝绸之路推动了民族交融
C.西域正式归属西汉管辖D.西方文化在汉朝影响广泛
8 . 根据清廷档案记载,每年春节,皇宫之中悬挂春联,春联内容大多由饱读诗书的大臣所写,以白绢为载体。清宫的白色春联
A.体现了士人阶层的雅趣B.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部分医学著作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中国古代医学的特点是
朝代作者及医学著作记载
魏晋南北朝雷教《雷公炮炙论》记载了药物的炮、炙、炒、煅、曝、露等17种制药法
隋唐苏敬等(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收录了9类844种药物,详细记载了对中药的选择、炮制、熬制、服用等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药方5300多个,收集、记录了800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并对其中200多种药物的采集和炮制都做了详细论述

A.立足实验B.重视实践经验C.逻辑性强D.崇尚辨证施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21年8月24日,第十一届“出土文献与法律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线上召开,此次会议在推动中国古代法制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考证秦律时,以下几种资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A.电视剧《大秦帝国》B.民间的传说C.秦简的记述D.《汉书》的记载
2021-11-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