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文化之旅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是人类族群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

材料一   某社团组织了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拍摄了一组照片。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B.玛雅人的文字

C.泥板书上的楔形文字

D.殷墟出土刻在甲骨上的文字

E.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庞贝古城出土镶嵌画)

F.哈拉帕文化遗址出土的印章文字

G.写在纸莎草上的文字

(1)完成空间定位,将上列照片所反映的文化成就与下图中的序号配对。

(2)文化传承需要借助各种载体。文化寻根之旅小组成员欲了解各地区传统文化可以借助哪些载体?

材料二   该小组搜集到--张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图片,并了解到该城是在美洲原居民帝国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图中前景为古代文化遗址金字塔,图中右后为西方殖民者修建的教堂,图中左后为现代化的建筑(议会大楼,后为外交部大楼)。



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
墨西哥三文化广场上的碑文在记
述殖民者征服墨西哥的历史时作
了这样的评述:“这不是任何人
的胜利或失败,而是一个混血民
族痛苦的诞生。这就是今天的墨
西哥。”
注:“混血民族”指印欧混血民族,
占墨西哥总人口的90%。

(1)对照材料一中地图,三文化广场中前景古文化遗址应属于
A.阿兹特克文化   B.玛雅文化   C.印加文化   D.希腊文化
(2)三文化广场右后的教堂修建者是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3)墨西哥三文化广场体现了哪三种文化?文化广场碑文在文化、民族问题上体现了怎样的价值导向?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这一文化现象?
2021-12-29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嘉定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综合题 | 较难(0.4) |
2 . 跨越时代看张骞

某同学以《跨越时代看张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从大将军(卫青),以尝使大夏(注:西域国名),留匈奴中久,导军,知善水草处,军得以无饥渴,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

——(西汉)司马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李)广……将四千骑出右北平(注:北方地名),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注:迷路)。……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注:作战延误期限),当死,赎为庶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骞为人强力(注:坚强有力量),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张骞凿空(注:开通道路),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注:取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张骞言大宛之天马汗血……乃大兴师伐宛,历数期而后克之。夫万里而攻人之国,兵未战而物故(注:死亡)过半,虽破宛得宝马,非计也。当此之时,将卒方赤面而事四夷(注:与四面八方的敌人作战),师旅相望,郡国并发,黎人困苦。

——(西汉)《盐铁论》

材料三剑舞轻离别,歌酣忘苦辛。从来思博望,许国不谋身。

——(唐)张说《将赴朔方军应制》(节选)

材料四   从来奇物产天涯,安得移根植帝家。犹胜张骞为汉使,辛勤西域徙榴花。

——(宋)欧阳修《千叶红梨花》(节选)

材料五   博望通西域之役,其功在汉种者有三:(一)杀匈奴猾夏之势:……张博望首倡通月氏结乌孙之议,卒以断匈奴右臂……及孝武末世,遂至匈奴远遁……自今以往,如有能继博望之精神以对于外种者乎,则世界之历史,安见为阿利安种人(注:白人)所专有也!(二)开欧亚交通之机:……盖中国希腊两文明种之相接近实起于是,是黄种人与阿利安种交通之起源也。……而沟而通之者,实始博望,博望实世界史开幕一大伟人也。(三)完中国一统之业:……遂开滇池,达交趾,卒使数千年为国屏藩。虽其事不专成于博望,而创始之功,实博望尸(注:掌握)之。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1902年


(1)根据上述史料,归纳司马迁眼中张骞的两重身份及其作为。(双选)
A.军人;跟从李广战无不胜   B.军人;向导有功,但作战能力不强
C.使节;抵达罗马沟通欧亚   D.使节;信念坚定,且赢得“外国”信任
(2)材料二、三、四对张骞持何态度?
(3)材料五从哪三个角度评价张骞?(四选三)
A.民族主义角度,即抵御“外族”入侵   B.文明交往角度,即促进欧亚交通
C.国家统一角度,即促进疆域完善   D.制度改革角度,即宣传君主立宪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梁启超评价张骞的背后蕴含了怎样的时代色彩?
(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国家治理、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视角评述张骞。
2021-12-19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不是冤家不聚头,狭路相逢板门店;谈谈打打二载半,磕磕绊绊二十年;披荆斩棘开通道,风雨兼程架桥梁”,评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
A.中美关系B.中苏关系C.中日关系D.中英关系
2021-05-03更新 | 183次组卷 | 4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