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1 . 20 世纪30、40 年代,梁漱溟和费孝通相继对中国农村基层建设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梁漱溟与费孝通“乡村建设”思想比较

人物乡村改造的方向主张

内容


梁漱溟

“中国问题”的关键 是“文 化 失调”,而解决之道在于以“ 文化改造”为基础重建社会构造。

倡导“新礼俗”
强调传统文化元素的主体作用,认为中国过去社会秩序的维持多靠礼俗,中国将来的新社会组织仍要靠礼俗。
兴建乡学、村学改革邹平县原有的行政组织,建立了乡校组织,以教育力量代替行政力量,实行“政教合一”。

促进合作组织
认为合作能够调和“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分际,合作组织能够增加生产、减少剥削、降低成本并共同支配和享有资源。

费孝通
提倡利用现代技术,同时建立一个和现代技术相配的社会结构提出了以“ 乡土工业”为核心内容的农村重建方案。
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于土地制度束缚了农村人口的全部活力,使整个文化陷于僵化。“农民的收入低下”才是“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农村普遍处于“饥饿”状态,农民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
“工业下乡与中国式工业化道路”
乡土工业以合作社为组织形态,以落实农民利益为基本目的,进而以农民为主体自动完成乡土重建 乡土工业“分散化”和 “合作化”。

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梁漱溟、费孝通的“乡村建设思想”的认识。
2 . 国际货币体系通常是由同期最强大的经济体所主导,国际货币形态的更替反映了经济霸权力量转移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


材料二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 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 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中心内容是双挂钩,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 与美元挂钩,与此同时,确立了固定汇率制。双挂钩使美元等同于黄金,各国货币只有通 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联系,从而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中心地位。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货币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规定了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特别提款权可以作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也可以供有关国家用来清偿对基金组织的债 务,还可以用作借贷。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 国际储备和浮动汇率的货币体系。在这个体系中,黄金的国际货币地位趋于消失,美元在诸多储备货币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它的地位在不断削弱。


请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的角度,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进行阐释。(要求:论述过程要史实准确,论证充分,史论 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0~14世纪,法国处于加佩王朝统治时期。随着城市兴起和发展,国王谋求与市民合作;利用联姻、结盟等方式,不断兼并和扩张领地;规定国王法庭是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国王货币为全国流通的合法货币。这些举措(     
A.反映了王权对教权的依附B.消除了封建贵族的势力
C.使国王获得最高政治权力D.为王权的强化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一战期间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发展,中国报界予以高度关注。1917-1918年,《华工杂志》《大战事报》《银行周报》《欧战实报》等报刊大量报道了德奥罢工风潮、法国罢工运动、英国罢工运动等。中国报刊对劳工问题的关注(     
A.有利于中国工人阶级思想觉悟提升B.推动了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来临
C.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掀起了中国反帝爱国的新浪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陈旭麓曾评价某历史事件:“……已经越出康、雍、乾以来厉禁知识分子干预时事的成规,它是民族危机刺激下的集群……举子士人的登场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更明显地标志着世风和士风的变化。”其中“士风”的变化指(     
A.维新派登上政治舞台B.革命派参与内政改革
C.维新派掌握政治实权D.顽固派宣布实行“新政”
6 .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周恩来和叶挺等部分领导人在10月上旬转移到香港,在这里总结教训,决定命令起义军余部“各就所在地与农民结合,努力实行农村斗争”。材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向农村转移
B.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C.中共停止“城市中心论”的苏俄式革命道路
D.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30年代,经过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合力塑造,岳飞的形象从古代的抗金名将、晚清的民族主义者、民国前期爱国忠孝的国家英雄,转变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这一形象塑造旨在(     
A.最大限度追求历史的真实B.激发国人的民族抗争意识
C.加强历史文化传统的教育D.迎合民众的价值文化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旧唐书·音乐志》中言:“(乐)施之于邦国,则朝廷序;施之于天下,则神祇格;施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施之于战阵,则士民勇。”据此可知,音乐(     
A.主要用于军事外交活动B.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
C.利于确立贵族等级秩序D.形成特有的宗教伦理
2022-11-1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北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史的镜子:流行语

耐普曼

20世纪20年代,在苏维埃社会阶级结构中,大量涌现出一批个体商贩、大商人、租让者、租赁者、包卖主、私人企业主、经纪人、代销者等等,这些人被称之为“耐普曼”。“耐普曼”一词首先在报刊上出现,只是“对小商人或那些利用自由贸易钻各种空子的人的戏称",带有贬义色彩,后来逐渐在俄共(布)领导人中间和社会上流行开来。到30年代初,耐普曼逐渐从苏联经济生活中消失。

——摘编自吴恩远《论耐普曼的组成、性质及作用》



蓝鹰运动

20世纪30年代,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乌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Blue Eagle)。“凡是遵守法规的企业,可以在厂门店门挂上蓝鹰徽标。开汽车上街的消费者则在挡风玻璃贴上这个图案。《时代》周刊每期封面上也印上了蓝鹰徽标。”“蓝鹰运动”流行一时。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上两个流行语做出解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据如图日尔曼人迁徙过程中建立的诸多王国可以推知,日耳曼人的迁徙(     

A.打断了欧洲的农耕文明进程B.直接原因是阿拉伯人扩张
C.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与发展D.强势征服了罗马帝国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