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3 道试题
1 . 宋朝时期皇帝经常性举办的曲宴是君臣同乐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拔擢”“笼络”之功用。据史料记载,宋太祖年间:“宴宰臣……节度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统军、侍卫诸军将校及外国使于广政殿”,到了真宗时期,宴请之臣多为宰执、宗亲等官员。这一转变反映出宋代(     
A.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B.科举制度的逐渐完善
C.政治变革的基本方向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 . 卢梭指出:“法是公意的行为”,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依据人民的意愿制定的,人民的权利来自人之为人本身,并不是法律所赋予。……无需再问人民何以既是自由的却又要服从法律,因为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体现而已。”据此可知,卢梭意在强调(     
A.服从公众意志即是对法律的遵循B.法律原则规范了公共秩序下的自由
C.个人的自由受到理性原则的约束D.自律与法律发挥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2023-01-05更新 | 578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高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83年以后,农村改革就成了明星,大家都拥抱农村改革。为什么?效果出来了:农民解决温饱问题了,市场繁荣了,城市老百姓的餐桌上也丰富了,国家征购解决了。这提高了农村改革信誉,提高了整个改革的信誉,提高了改革的信心。这说明(     
A.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商品供需矛盾B.经济建设重在坚持人民自力更生原则
C.农村经济改革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D.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拉动农村经济发展
2023-01-05更新 | 365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实验高中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材料   番椒,丛生,百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子种。

——摘编自高濂《遵生八笺》



根据材料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辣椒传入中国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的兵制改革

唐初实行府兵制,“寓兵于农”,府兵军备自备,终身为国家服役,不承担赋税。“府兵之制,居无事时耕于野,其番上(轮换值班)者,宿卫京师而已。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唐开元、天宝年间,府兵制日渐崩坏,唐玄宗接受宰相张悦建议,开始实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士兵以当兵为职业;为应对西部和北部边疆问题,于边疆地带设置十大兵镇,以节度使节制,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后节度使自行招募士兵,将帅长期统帅一支军队。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资料汇编》等


材料二   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制度间,必然是相互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项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

任何一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无弊,也不会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弊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提取材料一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2-12-26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816年到19世纪末,各主要工业国家相继采用了金本位制。它以在各国的统一性为世界商品贸易的流通提供了媒介基础,并限定了汇率波动,确保了国际贸易与信贷关系的安全性。由此可推知(     
A.国际金本位制利于世界经济发展B.金本位制使黄金取代了各国纸币
C.货币的统一使国际经济活动消沉D.工业革命必然导致汇率剧烈波动
2022-12-26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文官制度

材料   1945年接替丘吉尔担任首相的艾德礼,以亲身经历的事例,(对文官制度)作了生动的描述:当我继丘吉尔担任首相、返回波茨坦会议之时,我的随行文官,甚至包括首席私人秘书,与我的前任完全一样……这个事件鲜明地凸现了英国文官制度的特殊地位-这种地位在过去的百年里由诺思科特—屈维廉改革发展而来。我认为,对于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突出的无政治偏向的属性,既没有充分地广为人知,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承认。而这正是民主制度最强大的堡垒。

——摘自潘兴明《英国文官制度及其改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文官制度的理解。
2022-12-25更新 | 9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对于雅典公民来说,在政厅参加终身公餐是一份荣誉,让雅典人为之追逐。但这一荣誉只奖励给对城邦政治做出功绩的人,而不同阶段功绩的定义和授予由城邦决定,政厅公餐从而变为一种调节机制,城邦以此回馈做出功绩的人对城邦所做的贡献。古代雅典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公民的城邦意识B.调节阶级内部间的纠纷
C.扩充民主政治参与度D.彰显新的道德观已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19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民主”和“民政”都可用来翻译democracy,当时的士大夫更喜欢用“民政”,因为“民主”看起来和中国君主制更对立。后来“民主”逐渐成了标准翻译。下图为主要文献中民主、民政的使用次数统计(1864—1915年)。这说明(     
A.民主思想得到社会普遍认同B.君主立宪成为主要政治追求
C.甲午战后救亡路径发生转变D.民主路径由改良渐转向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改汉姓”“定籍贯”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具体措施。学者目前共查到128篇北魏元氏墓志,其中明确记载籍贯为洛阳的有108篇,籍贯缺失的墓志有17篇,另有3篇墓志籍贯不明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鲜卑皇族积极支持孝文帝改汉姓B.改汉姓巩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
C.籍贯缺失反映当时对门望不重视D.鲜卑元氏贯彻籍贯改革程度较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