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汉冶萍公司在 1920 年仍属中国最大企业,但实际早为日债所累,1924、1925 年汉阳、大冶两铁厂分别停炉,此后即仅以铁矿砂输日偿债。其他如安徽繁昌、当涂,湖北象鼻山诸铁矿亦多有日本借款,或合同收购矿砂输日。1930 年,华资厂矿仅扬子、保晋两家,到 1930 年亦停产。由此可知此时(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并未见效B.中国缺少重工业发展的资源
C.日本为对华主要资本输出国D.民族工业生存情况依然艰难
2022-12-2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2 . 国民党一大闭幕当天举行的宴会上,江苏代表茅祖权当众宣称:“共产党人应该放弃自己的纲领,解散自己的政党,否则,就不要加入国民党。”1924 年 6 月,右派分子又向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案》,主张国民党内不宜党中有党。由此可知(     
A.国民党反对与共产党合作B.国共合作潜伏失败的危机
C.国民党内部事实已经分裂D.中共积极争取革命领导权
3 . 1926 年某日一英国报纸报道:“汉口的局势日益严峻而敏感,因为最微小的事件也能引发大规模冲突。昨天下午一群暴徒冲入了租界,被海军士兵驱逐了出去。而苏联的军事专家紧随着中国军队的行动,他们给广东政府的施政给予了建议。”这证明该时期(     
A.苏联支持了中国的革命B.英国奉行政治中立政策
C.民众广泛支持革命运动D.中国收回部分租界权力
2022-12-25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4 . 关于中共一大参会代表的人数,史学界一直有争议,共产国际参会代表所做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俄文版文件记录中显示为 12 人,但部分参会者如董必武、周佛海等却表示是 13 人 ,后经当代党史专家金冲及考证确为 15 人,这说明(     
A.文献记录的可信度最高B.应该审慎得出历史结论
C.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记录D.历史真相不能准确再现
2022-12-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5 . 1919年7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表示:“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我们知道了!我们醒觉了!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意味着(     
A.十月革命具有较大世界影响力B.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时代责任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开始形成D.工人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
2022-12-25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共经过 14 个省,翻越 18 座大山,跨过 24 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强意志。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四渡赤水→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强渡大渡河
B.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
C.强渡大渡河→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
D.强渡乌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遵义会议
7 . 在毛泽东著作《井冈山的斗争》中,他指出“只要买办豪绅阶级间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的,则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也将是能够继续的。”其意主要强调当时中国(     
A.政局动荡导致经济发展受到了阻碍B.工农群众普遍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C.客观环境决定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D.党中央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光绪三十一年七月(1905年8月)刑部侍郎沈家本奏请“聘用公举之乡绅,参与谋议,不必 拘定乡官之名,但求能办地方之事”。出洋考察各国政治的五大臣亦要求仿照日本“布地方自治之制”。这些举措(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C.基本建立了地方自治制度D.是清末新政的组成部分
2022-12-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晚清以前讲究丧侈葬奢,以为只有这样才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孝意和敬意,而清末全国有很多 地方在丧葬方面提倡节俭,甚至还出现一些以前不多见的变化,如“丧葬不尚僧道”、出现火葬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民众的反封建思想强烈B.传统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东西方习俗文化的冲突D.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嬗变
2022-12-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宋代,中央主要的机构是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三大分立的部门。为限制宰相权力,又另 设副宰相“参知政事”;为限制枢密使权力,又设枢密副使;另设三司副使多人,以防三司使专权。这反映出(     
A.中央集权的加强B.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
C.专制皇权的加强D.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