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很多个世纪里,欧洲依赖的都是印度的平纹细布、印花布等广大消费品,因而欧洲的贵金属通过棉纺织品等贸易最终流入印度。印度纺织品的输入不可阻挡,威胁着英国的传统行业——毛纺织业。为此,英国政府实施重商主义政策,借助国家的力量,帮助本国商人减少市场上的阻碍。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工具——东印度公司——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印度的行径被称为“强盗式的贸易”,他们对印度货物征收繁重的苛捐杂税。正是在这种“内外夹攻”以及英国大机器生产对它的反出口的背景下,印度的棉纺织业被摧毁了。到19世纪,英国的棉纺织业进入繁盛时期。

——摘编自杨松《近代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17601860)》

材料二   18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棉花主要产自西印度群岛、巴西、奥斯曼帝国和印度,并不会产自北美。但是一些敏锐的观察家发现,美国的环境非常适合棉花种植。在丰厚的利润刺激下,棉花种植很快推广到美国大片地区。为了扩大棉花生产,种植园主引入了成千上万的奴隶。到1830年,全美国有100万人种植棉花,其中大多数是奴隶。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其他棉花种植地区不同,美国种植园主不仅有着不受限制的土地、劳工和资本供应,还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权利……在南方政客的支持下,联邦政府侵略性地获得了许多新领土,有些是从外国政府那里获得的,有些则是通过武力逼迫美洲印第安人获得的。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纵观一些西方国家的棉花产业,其历史实际上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是一部充满掠夺的历史。其中,以美国为代表,奴隶制、强迫劳动对棉花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美国棉花产业的发展与奴隶制》


(1)分析19世纪英国棉纺织业进入繁盛期的原因。
(2)概括近代美国棉花种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3)谈谈你对近代西方棉纺织业发展的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4109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在莫斯科会晤,双方就 巴尔干半岛势力范围达成如下协议:

地区利益国利益比重
罗马尼亚苏联90%
其他国家10%
希腊英国(和美国一道)90%
苏联10%
南斯拉夫50%-50%
匈牙利50%-50%
保加利亚苏联75%
其他国家25%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63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发表演 说。此次演说内容主要包括: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拥有 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 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铁幕的一边,苏联对百姓 的控制达到了压倒和违背一切民主原则的程度。在演说中,杜鲁门多次带头鼓掌喝彩。

——摘编自沈志华《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1)根据材料一,提取有关势力范围划分的信息,并谈谈你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丘吉尔演说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演说的影响。
2023-01-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28年浴血奋斗,召开过一系列会议,这些会议为革命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6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提出召开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建议,李大钊和陈独秀相商,认为经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酝酿和准备,成立全国性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723日,在上海法租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举行,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通史》

材料二   遵义会议认为:一切事实证明,我们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是我们不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主要原因。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摘编自《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材料三   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党着重在乡村聚集力量、用乡村包围城市这样一种时期已经完结。全会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两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历程的认识。
4 . 货币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上具有积极意义,历代政府非常重视货币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荚钱(重3铢)。市场混乱物价飞涨。为此,汉武帝颁布了盗铸金钱者死罪令,诏令各郡国铸行“元狩五铢钱”,但各郡国所铸五铢钱都具有偷工减料、不够五铢重的现象,而且越晚越粗劣。本来汉武帝改铸五铢钱的目的是树立信誉,稳定金融,以彻底解决私铸问题。但各郡国官吏习惯难改,依旧中饱私囊。元鼎二年,汉武帝诏令收回各郡国的铸币权,中央政府安排在长安上林苑统一铸造。

——整理自《汉武帝的六次货币改革》

材料二19503月,政务院通过并正式颁布了陈云起草的《关于同意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同意财经工作的三项内容: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至195010月,新中国即基本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结束了困扰中国人民十几年的通货膨胀噩梦。在全国统一财经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币亦牢固地占领市场。

——迟爱萍《陈云与人民币制度的确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货币改革在国家治理层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0年新中国财政经济形势得以根本扭转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货币政策的认识。
2022-01-17更新 | 11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会中关于排华法案(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辩论起初集中于对中国人口的恐惧上。俄勒冈州参议员拉法叶格佛说:“她(中国)的人民会如蝗虫一样蜂拥而至。”就当时的在美华人人口而言,心理意义上的人口威胁要远大于实际上的。因为1876年的调查报告明确指出,在美华人人口仅有10.5万人,而且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成年男性劳动力,并没有耗费美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调查报告中大多数证人都使用了“勤劳”“安静”“可靠”这些词语来形容他们所接触过的华工。国会辩论中也提到了中国移民不愿同化的问题。俄亥俄州众议员伊兹拉泰勒认为:“中国人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歧视,美国的法律规定只有白人和本土出生黑人的后裔能够成为美国公民,如果说中国人不可同化,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给予这样的权利。他们在加州的遭遇能够让他们接受被同化吗?

——摘编自曹雨《美国(1882年排华法案》的立法过程分析


(1)假如你是1882年美国国会中的一名议员,面对排华法案,你是投赞成票还是反对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文化认同问题的正确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后,确立了邦联体制。中央政府无权,实际上只是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合体,国家面临着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独立之初的美国社会出现动荡局面。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①用书》

材料二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材料三   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②》


请回答:
(1)为解决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美国制定并通过了哪一法律文件?由此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哪一具体措施?新政开创了怎样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90年代美国率先出现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美国历史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