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2 . 如表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统计。据此可知
内容1960年1980年
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7.1%9.4%
国民生产总值1861亿美元19118亿美元
年人均收入138美元1003元
工农业比重工业24.8%39.4%
农业30.9%17.4%

A.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达国家B.民族独立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
C.发展中国家主导国际新秩序D.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3 . 如表是一组美国20世纪农业发展状况的数据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20世纪的美国
年份农场数量(万个)农场面积(万英亩)农业劳动力人数(万人)单个劳动力经营面积(英亩)
190057484130116872
1945585.5114160832.5137
1980230.9104200370.5281

A.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逐步下降B.农场面积随领土扩张不断扩大
C.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效益提升D.生产效率低导致农业劳力流失
2022-04-09更新 | 360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据美国钢铁业统计,1870年,美国有钢铁企业808个,工人7.8万人,钢产量320万吨,投资额1210万美元;到1900年,美国有钢铁企业669个,工人27.2万人,钢产量2950万吨,投资额5.9亿美元。这一数据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行业竞争激烈
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
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
2020-03-18更新 | 328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5 .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不拘年齿。”乃班下郡国。

——摘编自[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进行考核……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代之以科举制。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北宋
比例4%17.2%24.5%46.1%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
2023-02-0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阳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70次组卷 | 5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史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


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续汉·百官志一》

材料二   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末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

朝代

东晋

比例

4.0%

17.2%

24.5%

——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


(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中的选官制度名称并概括选官标准。
(2)材料三、四中,作者从哪两个视角分析科举制。
(3)研究科举制除上述材料,你认为还可以增加什么角度的材料?请说明理由
2022-11-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自由车,1790年由法国人发明。1839年和1853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分别发明了自行车踏板,后来又有了一些发明,至1889年,苏格兰人发明了充气空心轮胎,形成了当今自行车的样式。鸦片战争后,自行车传入中国。据18681117日《上海新报》报道,当时上海街头已出现了自行车,不过仅有几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坐车上,用两脚点地而行;另一种靠蹬踏而行,“转动如飞”。随着自行车的流行,19世纪末,自行车修理业务已经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行当,销售自行车已成为一些外国洋行和中国商店的重要业务。20世纪初,自行车专卖店在许多大城市出现,自行车已经成了人们熟知的交通工具,但价格一直居高不下。20世纪20年代以后,自行车业发展迅速。1928年,南京市有自行车590辆,1936年增至8944辆。1948年,上海市有自行车23万辆。

——摘编自闵杰《中国自行车的早期历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中国自行车年产量只有1.5万辆左右,1956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6.7辆自行车。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行业以凤凰、永久、飞鸽、红旗、五羊等品牌企业为代表,形成了整车和零部件齐备、配套完整的生产体系,中国一跃成为全世界自行车产销第一大国;1998年,中国自行车出口1761万辆,首超过内销量;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的自行车保有量已达到4亿辆,高居全球榜首。与此同时,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自行车的年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已累计出口超过10亿辆,进入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当地人们便捷出行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入21世纪,自行车行业已逐渐步入成熟期,用户增长速度逐渐变缓,行业格局趋向稳定。

——摘编自钟雁明《中国自行车如何“富起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自行车业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行车业在现代中国的发展,并归纳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0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国民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变化表(估计值)

单位:百万美元(按1990年美元价值计算)

国家/地区公元11000150018201870191319732003
中国2682026550618002286001897402414317394146187984
美国125489837451738335363228430762
日本12003188770020739253937165312429322699261
英国3208002815362321001802246186759411280625
拉美地区总和224045607288149212731112079613894003732145
非洲803013835193833126645234794865499931322087

——摘编自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Cantours oN the Wurll Eonwony .1-2003AD》)


任选上表中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自拟论题并指出所选阶段的时间,解读该阶段各国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要求:可对一个或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分析、解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11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崇左、贺州、河池、来宾市2022届高考5月联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据国际移民组织(TOM)的最新数据,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超过300万人从乌克兰逃往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邻国,接收了大量乌克兰难民的波兰面临“无力承受”的局面,欧洲正在经历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难民潮,这表明(     
A.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B.冲突必然导致全球性难民问题
C.反经济全球化十分盛行D.难民问题的解决仍然任重道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