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中共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创(1927年10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情,决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时间: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味着中共找到了革命的__________道路。
(2)根据地建设
1)土地改革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和债务。
本质: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是__________的变革。
意义:农民___________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调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和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奠定了__________
2)军事建设:反围剿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秋,在毛泽东领导下,采取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深入的策略,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3)政权建设:
背景: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推动____________的需要。
时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____________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毛泽东委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意义:_________群众斗志,推动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依据: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标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意义:是__________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和遵义会议(1935年)
1)红军长征
①原因:博古、李德推行___________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革命思想,形成了________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②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__________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____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一战的背景
(1)世界形势动荡
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________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阶段。
②它们掀起了新的____的狂潮。____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____被瓜分殆尽。
(2)列强矛盾激化
①原因:帝国主义各国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②表现
A.英德矛盾:____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____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
B.法德矛盾:法国与德国因____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C.德俄矛盾:德国与俄国因不断的____而关系恶化。
D.奥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集中在____半岛,使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欧洲“火药桶”。
(3)两大集团形成
①目的: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____
②表现:20世纪初,____、奥匈帝国、____组成“同盟国”,英国、____、俄国组成“协约国”。
③影响:它们竞相____,制定战争计划,制造____危机和局部____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2022-09-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册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3 . 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要把中国变为其商品________________
②直接原因:中国人民的________运动。
a.背景: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走私,使中国一年流失的白银超过1000万两。面对广州外海的鸦片走私,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________前往广州禁烟。
b.经过:林则徐将英美鸦片商人呈缴的走私________烟土两万多箱,在________海滩公开销毁。
c.结果: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________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2)战争进程
________年6月,英国远征军开进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
②清政府组织了________,这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清政府的________而告终。
(3)结果:________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________。1843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________。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________
(4)影响
①《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________个丧权辱国的________,中国被迫割让________、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________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②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③《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________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________
2022-08-20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4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戊戌维新运动(1898、甲午战后、19世纪90年代末)
(1)背景:政治——________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2)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
(3)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_______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4)历史意义:对于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体制。
义和团运动(1898)
(1)口号:________“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
(2)评价: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________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________:①划东交民巷为________;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政权的半殖民地化);
(3)影响:①政治:清政府沦为________,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③思想:________观念彻底崩溃;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4)认识东南互保:客观上维护东南地区稳定,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世纪初:清政府:“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梁启超鼓吹________,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相应
③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借改革消弭革命
(2)目的:维护________的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减冗衙,修刑律,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__,整顿吏治
经济:奖励________,振兴农业,1903年设立商部
军事:改革________,编练________
教育:1905年废________,广建学堂,鼓励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立宪运动”(1905----1911)
(1)原因: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2)目的:遏制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维护________统治
(3)主要措施:
①是________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
①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
辛亥革命(1911)
(1)背景:
政治;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剧了统治危机;
经济:甲午战后,________初步发展,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2)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契机:四川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铁路国有:
(3)过程:①1911.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1,建立________
(4)结果:1912.2,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1912.3,颁布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________;②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________;③性质:________宪法性质
(5)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________
政治: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
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的藩篱。
辛亥革命的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________的革命纲领;③不敢放手发动________;④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5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2月25日,中国近代第一个外交使团在蒲安臣这样一个美国人的率领下从上海虹口出发了。由于他本身是美国人这一特殊身份使得他在中美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他主导下签订的《蒲安臣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以平等身份签订的条约。把这份条约与同期其他列强与中国签定的条约进行横向比较,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对华政策与英法等国相比有明显的独特性,与英法等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和领土要求相比较,美国在这一时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瓜分势力范围的要求,而且两国人民自由流动和入学的条约有力的促进了后来的移民和留学潮。如果把《蒲安臣条约》与先前美国对华政策进行纵向比较,可以看出美国已由一开始的尾随英国,本行免费搭便车的帝国主义,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立的对华政策也就是所谓的合作政策

——摘编自倪正清《从蒲安臣和<蒲安臣条约>看晚清中美关系》

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美国主要从军事上考虑。为减轻自己在对日战争中的损失,促使中国在对日战争中做出积极的努力。美国在太平洋同日本的战争是在劣势下进行的,在军事上扭转不利局面,打败日本,是当时美国制定太平洋和亚洲政策的主要出发点。为此,在对华政策上,美国的基本方针是维持中国的作战能力,利用中国雄厚的人力,在亚洲大陆牵制更多的日军,并用中国做基地轰炸日本的海上航线,进而轰炸日本本土,以此支持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对日作战。在政治上,则使中国同美国友好。为此,罗斯福每做出一个决定时都把这些目标牢记在心。因此,美国在这一期间执行了援助中国抗日,促使中国民主团结,以便有效地打击日寇的政策。

——摘编自胡之信《1941-1945年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蒲安臣出使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实施援助中国抗日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影响国家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2-06-27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6 . 明清的政治制度:对外:
(1)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等
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____,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____特产的需求。
(2)主要方式:____贸易
(3)意义: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____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③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闭关锁国
①背景:以____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③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____思想。
④内容: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____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⑤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____作用;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够于____潮流。
(2)清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____
2022-10-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基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7 . 戊戌维新运动
背景:
(1)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________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
(2)________、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________,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过程:
(1)开始:________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在维新派推动下,颁布________诏书。
(2)措施:此后的103天里,________皇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________、经济、________、文化、________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________
(3)结果:9月21日,________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康有为、________被迫逃亡海外,________等6人被杀。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影响:戊戌维新运动对于推动中国___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________体制。
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________仍很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缺乏可靠的________基础,没有________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________的皇帝身上。
2022-08-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8 . 洋务运动
背景:经过两次________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________
目的: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代表人物:主要有奕䜣、________、李鸿章、________、张之洞等人。
内容:
(1)为了自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官办的________,如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
(2)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________________,如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________等。
(3)洋务派还办了培养________________的学校,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评价:
(1)积极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________国家的机器________,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局限性: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________,抵抗________,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目的未能达到。
失败原因: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________,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________和生产技术,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的失败是必然的。
2022-08-2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黄道婆的手工棉纺织技艺在松江地区的传播,逐渐开始辐射到整个江南,随后向中原、湖广等地扩展,掀起了一场明清时期的“棉花革命”。在明清政府的推动下,棉花作为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加之河南、山东等地的棉花伴随着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作为大宗商品贩运至江南,为江南地区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由于棉纺织业的发展,对纺织劳动力需求进一步增大,出现了雇染匠、研匠“往来成群”的现象,在织造、染色和平整等流程上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棉纺织产品不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小农范畴,而是大量投入市场销售,迎合了明清时期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棉布成为“寸布皆有”的主要布料,并远销海外。

材料二   近代开埠通商以来,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及本国国家权力为后盾,使我国棉花贸易基本落入外人之手,而华商大多资本短缺,金融周转不灵难以与洋商抗衡。近代国际市场棉花贸易日益标准化,且一般采用国际通行的机器打包,棉包密度有严格规定,而中国市场棉花贸易缺乏量化标准,打包的形色也颇有参差,部分棉商甚至为了谋求利益,人工掺水掺杂。洋商在航运交通上的优势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和经营成本,而这也使得华商望其项背,加之战争对船只、火车运输的阻断“贸易几至完全停顿”的现象偶有发生。然而在国际贸易大背景下,在华洋行为华人棉商提供了模仿和学习的机会,棉业公会相继确立,业务涵盖了从国内贸易到国际贸易,从零收贩运到加工业务,从设行收花到居间介绍。

——摘编自于新娟《近代国际化背景下的江南棉商》

材料三   随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相关企业、行业在全球市场主导之争也日益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

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热搜之后的冷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清时期棉花革命的特点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中国棉花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疆棉事件的启示。
2022-08-06更新 | 350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0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和考点演练(统编版)
10 . 农村专业生产户,如“茶园户”、“桔园户”、“花户”、“漆户”、“糖霜户”,“乡村酒户”等在两宋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经济力量。尽管他们在宋代社会经济中所占比重太小,但他们毕竟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中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材料可以用来研究两宋(     
A.经济中心逐渐南移的概况B.长途贩运逐渐兴起的事实
C.纸币成为交易媒介的背景D.商品交换高度发达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