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375年,在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曼萨•穆萨一手拿着金权杖,一手拿着葡萄般大小的天然金块,地图上解说,这个黑人皇帝,因其国家黄金之富有,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富有和显贵的皇帝。这表明当时(     
A.马里的名声远播至欧洲B.东非文明发展程度较高
C.中世纪欧洲对非洲殖民D.曼萨•穆萨仰慕欧洲文化
2 . 1919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专著《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都做出阐述;这期间,李达也翻译了《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社会问题总览》三部著作。这表明当时(     
A.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转变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创造社会环境
C.中国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条件已经成熟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入比较系统的传播阶段
3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一县
汉朝州一郡(国)一县
唐朝道一州一县
宋朝道(路)一府、州、军、监一县
元朝行省一路、府一州一县
明朝省一府一州一县
清朝省一府、直隶州一县、散州
A.一级行政单位变化较小B.州的行政地位不断提升
C.划界原则依据山川形便D.县的行政地位十分稳定
2024-05-11更新 | 32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史书记载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出身及任职事迹
陆凯举孝廉出身,曾任东吴永兴县长、诸暨县长。曾拜征北将军、领豫州牧等其时宫中列将何定媚逢奸巧,受宠专权,陆凯当着他的面斥责他:“你看前前后后侍奉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你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有你无法预料的灾祸!”
蒋琬举茂才出身,曾拜
蜀国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大司马等
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丞相亮(诸葛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邑、阴化、庞延、廖淳……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荀彧举孝廉出身,曾任东汉侍中、守尚书令彧尝言于太祖(曹操)曰:“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或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
锺繇举孝廉出身,曾任曹魏大理卿、相国、太尉、太傅等职太祖(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据陈寿《三国志》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须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26更新 | 367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呈现的是17-19世纪中国部分文献对“夷”内涵的解读。这一解读变化反映出
时期解读
1643年版《辟邪集》“夷族”“夷灸”,指责传教士们包藏祸心,妄图“以夷变夏”。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序》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
1858年《天津条约》将“夷”改称为“洋”,规定“胡后各式公文……自不得堤书尧字”,此后,称为“秦西”与中国并行。

A.以夷变夏是历史趋势B.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C.向西方学习成为主流D.传统夷夏观念逐渐转变
2022-04-01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是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基本特征
表现一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密切联系,连成一体,跨国公司特别是大的跨国公司成为了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
表现二贸易国际化的程度空前发展
表现三国际投资迅速增加,范围遍及全球,国际金融市场异常活跃,金融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
A.世界经济发展得益于新的经济秩序的确立B.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C.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D.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框架构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妥协”作为一个词,来自于英语“compromise”,这一词是由前缀“com”加上词根“promise”构成。“com”的含义是“一起”“共同”;而“promise”则表示“承诺”“应允”“约定”。作为名词的“妥协”,是指“通过各方做出让步而达成的一种协议或争端解决的办法,或是通过双方做出让步或调解而使彼此冲突的意见与行为达成一种中间状态”;作为动词的“妥协”,是指“通过相互让步来解决争端,通过接受低于所期望的标准来弱化自己名誉或原则”。

——田春《“妥协是政治的灵魂”

——政治妥协的理论解读》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为明代后期传教士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主图部分勾勒了世界轮廓和经纬度,并将中国置于世界的中央,四个角落分别绘制了南北半球、日月食等天文地理信息。下列对该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②迎合了中国“天朝上国”观念
③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④反映了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回答。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脱离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自治权。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促使商品交换的加强和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市民阶层的产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同时,新的世俗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逐渐形成,对近代西欧的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中外历史纲要教材解读》


(1)根据材料回答,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西欧城市通过哪些方式获得自治?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