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1 . 1917年8月,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我们认为惩罚性的损害、肢解德国、建立自私的和排他性的经济联盟都是不合适的……不能为任何种类的和平提供适当的基础”,美国意在(       
A.建立世界霸权B.维护世界和平C.援助欧洲复兴D.维持欧洲均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洛克认为初生的人心灵如一张不存在任何先天观念的白纸,一切知识、观念都是由于后天经验作用于心灵而产生,因此人类要获得幸福、知识和力量唯一要做的事就是思考和学习这表明洛克(       
A.倡导理性精神B.宣扬生而平等
C.追求现世幸福D.推崇教育公平
2022-09-07更新 | 24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核武器是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器,也是美国对苏政策的重要工具。二战后,美国将苏联视为最大的威胁,试图利用垄断核武器的有利地位,制定了一系列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美国军方于1946年制定了“铁钳”计划。根据该计划,美国将向苏联20余个重要城市投掷50枚原子弹,旨在快速并且有效地摧毁其政治中心、城市与工业目标,进而彻底瓦解苏联,使其永远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该主张从一开始在美国国内就遭到各方强烈谴责。部分报刊和评论家指责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场“悲剧”,是一种“赤裸裸的帝国主义行径”。这种主张在美国政府和军队内部亦遭到不少人反对。英、法等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对核战争的爆发深感不安。苏联地域广阔,战略纵深极大,而1948年美国只有32架适合投掷原子弹,原子弹数量也非常有限。19498月,苏联首次核试验成功。而后,美国政府制订的对苏核打击计划终成纸上谈兵。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对苏联的预防性核打击计划及其流产(1945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实行核打击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苏联核打击计划未能实行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宗教用品具有神圣性,“不受经济价值的限制”。但如果面临灾荒或战败等情况,可以将宗教用品出卖或质押,以救济民众或赎回己方被俘人员。这说明罗马法(     
A.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B.着重解决重大民生问题
C.突出了人人平等的原则D.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
2022-07-22更新 | 474次组卷 | 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一种重要的军需物资和生产资料,牛革(皮)被广泛运用于军器制造、手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重视。五代时期,对牛革的需求更为急切,各政权对牛革采取的基本措施都是“悉令输官”“革尽纳官”,对普通百姓违犯牛革禁令者采取严厉处罚措施。952年,后周政府规定只征收以前牛革总额的三分之一,且根据民户拥有田亩的多寡进行摊派,且没有明确规定送纳的时间。此外,还允许民间合理合法的使用和贸易。宋初基本上沿袭了后周的政策,同时又规定牛革可以折变缴纳,也通过“纳价钱”代替缴纳实物。同时,政府将民户手中剩余的牛革购买入官。

——摘编自游彪、周云《论五代及宋初的牛革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后周和宋初牛革政策与此前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后周和宋初牛革政策改革的影响。
2022-07-22更新 | 344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期,埃及实际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传统的经济秩序和社会制度持续变化。20世纪上半叶,以柴鲁尔为代表的华夫脱党带领埃及人民进行了一系列抗争。二战结束后,埃及人民掀起反英浪潮。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建立了埃及共和国。1956年,纳赛尔政府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时接管了大量外国公司和企业。纳赛尔政府从1957年开始制定多个五年发展计划,新建数百个工业项目,由其注重投资基础工业。与此同时纳赛尔政府致力于埃及乡村的土地改革,在农村,限制地主占田规模,保护资本主义农场,组建合作社扶持小农生产。埃及还大力支持阿拉伯等国的独立和发展,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但纳赛尔无视阿拉伯各国的国情和利益,谋求地区霸权,也使埃及处于不利的国际境地。

——摘编自哈全安《纳赛尔主义与埃及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埃及独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纳赛尔的活动进行评价。
2022-07-2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7 . 1918年范旭东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投入巨资尝试“以盐制碱”,历经六年试产失败,仍拒绝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继续试车、停产、改进,终于在1926年成功生产出优质纯碱,并荣获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据此可知(     
A.传统社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B.中国制碱工业开始领先世界
C.民族工业自主创新艰难发展D.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8 . “汉朝和唐朝的主要外敌分别是匈奴和突厥。这两个只是少数民族组成的部落,管理水平还十分原始……具有骚扰的性质;与之不同的是,宋朝的敌人是辽、金等国家。”这意在强调宋朝(     
A.国势强劲军力不振B.边防压力更为严峻
C.防御策略较为保守D.民族隔阂更为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有着多年的游历生涯,下图是当时根据他的描写制作的世界地图。这反映出当时(     
A.殖民促进帝国兴起B.文明之间有密切交流
C.地理认知较为准确D.古希腊文明影响较大
2022-07-15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朝康熙后期,台湾商人“雇船装贩,凡港路可通,争相贸易”,使台湾米粮、蔗糖等输入大陆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从大陆易换布匹等手工业品而回。至乾隆年间,两岸每年的贸易额已达“数百万元”之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交通方式决定了商贸水平B.政治统一促进了两岸贸易
C.经济互通强化了耕织结合D.商业进步导致了区域分工
2022-07-12更新 | 746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