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2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2 . 习近平同志在主政浙江期间非常重视浙商发展,形象地提出“地瓜经济”的比喻——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但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上,藤蔓是为了吸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从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角度看,下列举措符合“地瓜经济”思路的是(       
A.开辟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B.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C.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D.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2024-04-18更新 | 103次组卷 | 4卷引用:第30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课后作业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758年,唐肃宗任命第五琦推行盐政,他仿照汉朝桑弘羊的盐法,实行民产、官收、官运、官销的榷盐法。762年,盐铁使刘晏改革盐法,创立了“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通商法。这一改革(     
A.废除了盐铁专卖B.激化了社会矛盾C.减少了财政收入D.体现了官商分利
23-24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战国后期,为统一货币重量,三晋使用刻着“市平”的圜钱,充当检验货币重量的“法钱”或砝码;而同一时期的秦国,在货币流通上则呈现“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的现象。这一不同反映了秦国(     
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C.放松对经济的管理D.在集权体制上较为落后
2023-12-26更新 | 48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期末复习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路易七世(1137—1180年在位)先后颁发自治特许证达25个。他的儿子腓力二世(1180—1223年在位)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国王此举意在(       
A.发展城市经济以扩大税源B.赢得城市支持以加强王权
C.与教皇争夺城市的控制权D.打击地方的分裂割据势力
2023-12-05更新 | 27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信息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6 . 下图标识中,用毛笔绘出的红色华表,代表阿拉伯数字“1”又代表汉字“十”。该标识寓意(       

A.中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凡历程B.中华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C.世贸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容性D.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2-05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六)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9年夏,陈翰笙等根据东三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的调查材料和一些档案资料、报纸杂志上的文章等写出了《黑龙江流域的农民与地主》。文中以所处经济地位和经济形式对农户进行划分,从生产关系上揭露地主和农户之间的对立。这一文章(       
A.说明传统的学术作风开始发生变化B.以马克思主义方法研究社会现实问题
C.剖析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D.对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有整体性认识
2023-12-05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19年3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发文指出,唐山地区的骡马死亡后仍值百余元,而煤矿的工人“一日(工资)仅有二角……若是死了,资主所出的抚恤费,不过三四十元”。次年,陈独秀也撰文称,上海纱厂女工“每月八元的工资……仅够做工的个人不至冻饿而死罢了”。他们的撰文意在强调(       
A.旧中国贫富分化的严重性B.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迫切性D.无产阶级抗争的必要性
2023-12-05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9 . 《潘秀才日记》是近年香港公开的档案资料,以下是潘秀才于1845—1858年间在两广总督衙署任文书时的见闻节选。据此可知,这些言辞(     
“今日徐总督在虎门江面的英舰上与夷人会谈。夷人又提入城一事,实乃可恶!广州城乃吾民居住之地,怎可让外夷居住。况夷人面目怪异,实乃妖类。”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十七日

“自徐总督从虎门回来之后,便多有奏折发往北京,想来应是夷人蛮横无理硬要入城。但我城中士绅商贾通力合作,抵制夷人入城,必能浇灭夷人气焰。”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四月十日

A.体现了清廷主权意识的觉醒B.带有华夷之辨的心理
C.反映出英国企图占领广州城D.体现乡绅团体的良知
10 . 山西农村的一位知识分子在民国三年的日记中写道:“起阅六月二十五日(8月16日)《申报》,欧洲之战,各国纷如,将波及于我国。虽云英、法、日本谋攻青岛,而中国必大受损伤,洋人互相攻击,生命财产必大损,天盖甚恶洋人之暴虐,使其相争以毙命也。……中国现无战事,村人亦不知洋人构衅,是以坐享太平抬搁行乐也。”据此可知(     
A.反帝爱国运动影响广泛B.近代报刊加速信息传播
C.作者认可西方物质文明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