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     
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
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
2023-10-26更新 | 418次组卷 | 20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永安、尤溪、大田、沙县一中”五校协作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唐宋时期,文人们常以文房四宝作为礼物互赠,墨成为文人们表达情感的物质中介之一。同时,一些品牌墨已经具备了收藏价值,观墨成为文人群体热衷的社交活动,类似《和吴正仲观李廷珪墨》(“李廷珪墨”是一种品牌墨)的涉墨诗层出不穷。据此可知(     
A.制墨技术水平领先B.诗歌转型主要服务商业
C.社会奢靡之风盛行D.商业效应影响文化发展
2024-02-05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将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归纳如下

序号地位陈述
1两宋文化直接影响了明清以来农耕区汉族性格的形成宋朝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高峰。如经学有汉学、宋学并称,文学涵盖词、诗、话本等,雅俗共赏;理学在南宋以后逐渐成为统治思想,明清时随着理学的世俗化发挥巨大作用,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
2两宋新兴的社会阶层奠定了元明清农耕地区基层社会的统治基础宋代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世家大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成为北宋的统治支柱;士大夫主体意识增强,在宗族建设、基层教化、社会救济、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3两宋处于中国帝制时代政治地理格局的变动期
4两宋是中国帝制时代社会经济区域和大格局分布的定型期
参照(1)(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的陈述。
2023-12-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优质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4 . 《扶桑集》收录日本诗人的作品诗句“穷途泣血纪兼秋,今日欢娱说不尽?仙桂一枝攀月里,儒风四叶压人头”。与唐代孟郊进士及第诗《登科后》有异曲同工之妙。据此推知(     
A.人口迁徙带来民族交融B.中华文化辐射周边地区
C.中外文化发生碰撞交流D.东亚文化圈开始形成
2023-07-1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丽丝同学在学习英国历史时摘录了一首诗(图),它曾是每个英国小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作为史料,该诗可以佐证英国(       

大汽船。

“啊,你们到哪里去,你们大汽船啊?”

我们去替你带来面包和牛油,

我们从墨尔本、魅北克、温哥华替你带来,

“那么,我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你们的大气船呀,

“把你的大军舰派出去保护你广大的海洋。”

A.东方航路的开辟历程B.商业革命的重要影响
C.殖民版图的全球扩张D.初等教育的不断推广
6 . 1903年,晚清白话文运动以白话文写作为主要手段(工具),以白话报刊为主阵地(载体),民国初年迅速蔓延至白话教科书、白话告示、白话宣传品等,自然也包括白话小说、戏曲、通俗歌诗等文学体裁。这说明清末民初(     
A.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文学革命B.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日益深入
C.各种进步势力达成改革共识D.有识之士注重对国民的思想启蒙
2023-05-21更新 | 595次组卷 | 11卷引用:福建省百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7-17更新 | 5226次组卷 | 33卷引用: 福建省安溪龙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隋末风云天下乱,强盛基业毁于旦。少年军从雁门关,果断英明才俊干。大唐开国建功章,扫灭群雄天下半。玄武乱生平内患,九年继位次贞观。千年难遇圣明皇,文武双全凌烟赞。”该诗提及的帝王(     
A.统一全国B.开通大运河C.创立科举制D.被尊奉为“天可汗”
9 .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这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高潮。
(1)填写下列简表的相关内容
学派时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儒家春秋孔子1.政治思想:①核心思想:____;②为政以德;③主张恢复周礼
2.教育贡献:①教育思想:____、因材施教等:②首创私学
3.文化贡献: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战国孟子1.____
2.人性善
战国____1.人性恶2.主张隆礼重法
道宗春秋老子1.哲学思想:①“____”是世界本原;②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政治思想:①____;②小国寡民
战国庄子崇尚逍遥自由
法家战国韩非子“以法治国”____
墨家战国墨子________”、“尚贤”、节俭(代表平民小生产者利益)
阴阳家战国邹衍认为五行同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2)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儒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你的看法呢?并请举一例说明理由。
2023-10-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件时列举了下表史料。该学者列举史料旨在说明(     
史料出处
“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
A.焚书事件并未造成严重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
C.秦末战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件造成了文化断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