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文馆词林》(贞观年中巡抚高昌诏)记载:“高昌(属今新疆吐鲁番)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甿(外地迁来的百姓),咸出中国。自因隔绝,多历年所,朕往岁出师,应时克定,所以置立州县,同之诸夏。而彼土黎庶,具识朕心,并变夷俗服习王化,家慕礼让之风,人事农桑之业。联爱养苍生,无隔新旧,引领西顾,嘉叹良深。宜遣五品一人,驰驿往西州,宣扬朝旨,慰劳百姓。……彼州所有官田,并分给旧官人首望及百姓等。”

——摘编自王恩春《从安西、北庭都护府的设置看唐朝对西域的治理》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对西域的治理举措。
(2)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对材料中唐太宗某一治理举措予以简要评析。
2023-12-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国洋枪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所恃……购买成功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将,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派主张优先发展军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洋务派优先发展军事的主张。
3 .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者及身份国别时间内容
斯当东(访华使臣)
英国
1797
这些考试总是公开的……没有人被排除在外,它对各阶层的人开放。民众因而确信职权是通过功绩而获得,这促使人们尊敬和服从当局,除非是在声名狼藉的情况下,身份和学问才无法永远提供保障。采用这样一种制度的政府对社会具有许多益处
丁韪良(传教士)美国
1883
西国莫不慕之(科举制),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密迪乐(学者)
英国
1884
(介绍科举考试后)这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政府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采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
孙中山中国1924凡侯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与地方,皆须经中央考试铨定资格者乃可……在宪政开始时期,中央政府当完成设立五院,以.试行五权之治。其序列如下:日行政院,日立法院,日司法院,日考试院,日监察院

——据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等整理


(1)选择其中的一条材料,并概括其体现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选拔制度与国家治理”的看法。(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现象展开评析。要求看法明确,评析时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简单重复材料)。
2023-10-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的人口思想

思想家(时期)人口思想
孔子(春秋)提出“庶、富、教”的思想,认为治国只考虑人口众多还不够,还必须使百姓富裕、有教养。
管仲(春秋)提出一套比较系统的鼓励生育的主张;注意到劳动者素质水平的高低是土地增产的主要因素。
马端临(南宋)强调了人口质量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认为国家的强盛与否,不仅取决于人口数量上的多寡,还取决于人口素质(质量)的高低。

——整理自段塔丽《中国古代人口质量观初探》

材料二雍正年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彻底中止了传统的人头税,此举使人口的发展失去了最核心的制约因素。1741年,中国人口数为一亿四千多万,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人口已达四亿以上。人口的高速膨胀,给社会和生态造成巨大压力,最直接的后果是人均耕地的减少。乾隆后期人均耕地降至2亩多,嘉道以后降至2亩左右,咸丰元年(1851年)降至1.74亩。由于人口无节制的增长,迫使人们向土地索取更多的生存资料,在扩大耕地面积、引进高产作物等经济活动中,人们对土地资源采取了掠夺性的使用方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对当时和以后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摘编自陈友兴《中国古代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位思想家人口思想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朝中后期人口膨胀的现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委内瑞拉一直是。仍然是,也必须永远是共和国。它的基础是人民主权、分权,公民自由和取消奴隶制,以及废除君主制和特权阶级。

——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上的发言(1819)

材料二 西蒙·玻利瓦尔(1783-1830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一个白人贵族家庭。他少年时代接受了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洗礼,青年时代就参加祖国独立解放事业。他认为应该解放黑人奴隶,给印第安人以平等权利,用法律来改变社会的不平等。他虽然崇奉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但又认为绝对的民主自由和联邦制都不利于新生共和国的巩固。他设计了一套介于传统的君主制和欧美共和制之间的政治体制。他设想只有新独立的拉丁美洲。各国的大联合,组成足以与欧洲抗衡的均势力量,这才是不可摧毁的。”玻利瓦尔为争取在美洲确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争取新独立国家的繁荣和进步、争取被压迫群众的生存权和受教育权、争取社会改革付出了毕生的精力。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的经验被拉美和整个第三世界人民当作反对现代殖民主义斗争的宝贵遗产。

——摘自罗荣渠《美洲史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玻利瓦尔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评析玻利瓦尔对解放拉丁美洲所做出的贡献。
2023-05-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5月联考历史试题(等级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有文明的古代和现代形态都不同,现代化对所有古老文明都是重大考验。西方的古代和现代也大不一样,西方是在近一两百年才变成我们今天熟悉的这个样子,西方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也是一波三折。……说到底,现代文明对于所有古代文明都是革命,都是天翻地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定要通过政治革命来实现,即便有政治革命,也只能完成这个大任务里面的一小部分。如果中国文明必须走向现代化,这种革命、这种天翻地覆就是必须的,对中国来说,它们就是内生的。……现代化不是西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化就是中国自己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而是用博大的胸怀去看自己、看世界,把别人的经验和教训里面的道理提取出来,把握住大方向,掌握好硬通货,避免犯无谓的错误。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


提取材料中作者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武帝(前81年)盐铁政策辩论双方主张(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先帝哀边人之久患……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大夫君修太公、桓、管之术,总一盐、铁,通山川之利而万物殖。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今废道德而任兵革……立盐、铁,始张利官以给之,非长策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国有沃野之饶而民不足于食者,工商盛而本业荒也……愿罢盐、铁、酒榷、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选择辩论双方其中一方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概括其核心主张及理由)。
2023-11-2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是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基本史实

朝代民族关系
中央机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的具体措施
典客、典属国北逐匈奴筑长城,南抚夷越设三郡
大鸿胪和亲、军事打击、设置河西四郡和西域都护、屯田政策
魏晋
民族在迁移中大交融
礼部、鸿胪寺接纳归附、册封、推行郡县、联系流求
天可汗;和亲;会盟;册封;设置大都督府、都护府、羁縻州

政权并立;民族交融
宣政院行汉法;差别对待;东北、云南设行省;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礼部、鸿胪寺、四夷馆北筑长城、设军镇、开放马市;东北设置司、卫、所;西北设置卫;西南设土司;西藏敕封僧俗首领
理藩院满蒙联姻;军事斗争、册封管理、改土归流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请任选角度,评述古代中国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2-12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部分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它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①是法国成文法体系的一部分        ②确立了法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
③立法以罗马法为其历史渊源        ④与英美法律一起合称大陆法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民间通俗文学得到空前发展。对于宋元话本小说的出现,鲁迅这样评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中国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传统,在中国小说史上首次将民间的语言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此外,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不再以非凡人物为主,而是以平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亲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方式后来成为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

——摘编自任莹《宋元话本小说的文体形态与繁荣经济下的市民文化》

材料二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在深刻地改变社会结构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风气及生活状态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情趣与生活选择较以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得明清社会的民俗生活空间得以不断拓展而变得非常广阔。话本小说创作在这一时期呈现出了十分繁荣的局面,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优秀话本小说集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摘编自张俊福《明末清初话本小说之民俗性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话本小说的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宋元时期和明末清初话本小说发展的共同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