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08次组卷 | 59卷引用:西藏拉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英国常任文官严格按照文化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等级,低级文官不能直接升任高级文官。英国的政务官和高级文官的绝大多数来自学费昂贵、师资雄厚和教学条件优越的贵族学校——公学或文法中学以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这体现了近代英国文官制度(     
A.强化职业道德B.实行分权管理
C.贵族色彩浓厚D.违背公平原则
2024-03-14更新 | 262次组卷 | 6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宋代科举相较于唐代的“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变为“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这一变化说明了宋代(     
A.选官权力收归中央B.选官更重真才实学
C.录取人数大幅增加D.选官更注重公平性
4 . 如图为《人民画报》的封面,具体为:1954年8月“工人上大学”;1955年6月“祖国的花朵”。它们集中反映出(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传播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
C.新生政权对初等教育足够重视D.新政权生机盎然的新时代风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64次组卷 | 456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从15世纪末西方国家开辟新航路开始,18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向世界各地大肆殖民掠夺,至19世纪中期,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世界市场成为了调节全球经济发展的杠杆。请回答下面小题

1.从整体史观讲,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为一部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掠夺B.东方的借鉴学习
C.正常的文化交流D.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碰撞
2.19世纪中期,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了在这个市场里,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渡过大海,越过高山。冲破一个个封闭的国界推销工业品。收购原材料。下列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B.资本主义扩张性和开放性是其形成的根源
C.它以欧美先进的工业国为主导
D.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世界经济体系
2023-12-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前后,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观察下面的示意图,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949年前后的世界

材料二   就事情的本质而言,“冷战”是美苏双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对外战略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结果,是双方相互遏制和相互对抗的产物。

——张盛发《斯大林与“冷战”》

材料三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1)根据材料一示意图回答:
①所建立的新政权是________________。这一时期,原为一个国家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是示意图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标号)。这一时期主导国际格局的是示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标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从盟友到对手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冷战在经济和军事上的对峙表现是什么?
2023-12-01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21年,英国的工业产值超过农业。从1836年起,英国棉纺织业中的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

铁产量占到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子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出现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巨大变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

材料三 英美德法四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比重


1870年

31.8%

23%

13.2%

10%

1913年

14%

38%

16%

6%

——整理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使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转型?指出促使“工厂工人人数超过手工工人人数”的关键性发明,并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析与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其对世界局势产生的影响。
2023-12-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945 年联合国成立时,有51个成员国。2012 年联合国已经有192个成员国, 其中新增的成员国绝大多数在联合国成立时还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践行B.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C.非洲的纳米比亚获得独立D.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权力下移,政治重心由周天子逐渐转移到公室、卿大夫集团。以统治阶级“内争”为特色的社会秩序急剧变动,最终造成了社会结构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极化。

——摘编自王家范等《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   “礼之用,和为贵。”“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主张相应的学派,简述这些主张共同宣示的理念。
2023-1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