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59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形势示意图。此图反映的中国历史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朝
C.三国时期D.南北朝时期
2023-03-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战国时期某国的货币。该货币是(     
A.楚国蚁鼻钱B.秦国方孔半两钱C.魏国的布币D.燕国的尖首刀币
2023-03-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图所示事件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     
A.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B.国民党取得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D.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破产
2023-03-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门德尔斯1969年首次提出原始工业化理论,1972年将其扩展为“主要分布在农村中的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伴随着乡村经济的空间组织的变化”。中国明清江南工业是“超轻结构”,纺织业是明清江南工业中最大的部门,在对整个江南地区棉布产量的估算中,“明后期江南的棉布产量为5,000万匹,清中期为10,000万匹”。斜身式花机的出现大大改进了织机的性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工人操作的精确度,发展了纹络花样等工艺,此外棉布的染色技术也有提高。在棉纺织业中最重要的分工为织和纺两大工序的分离,手工业生产与农业的分离,家庭内部的分工。江南的松江、苏州、无锡发展为棉纺织基地。

——摘编自李伯重的《江南的近代化》

材料二: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

材料三:晚清时期,工业各种组织特别是近代银行制度并不存在,政府不能建立和保证一个有法律、商业和教育等制度的体制。由于没有关税自主权和外国人已索取的特权,华资企业无法与进口货和外资企业竞争。十九世纪后期的中国经济是贫困的:农村人口在人地比例日趋不利的情况下生活,农业技术发展潜力消耗殆尽。但阻碍中国早期工业发展的因素并不是资本的绝对短缺,问题在于本来有限的经济资源,在只有根本的政治变革才能打破的传统束缚中一直没有发挥作用。经济成就和政治权力的结合是当初公行等垄断事业的特征,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这种结合也没有分裂过。

——摘编自《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美)费正清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南早期工业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制造业发展的阻碍因素。
2023-03-23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指出天下当“定于一”,墨子主张“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管仲提出“衡石一称,斗斛一量”、“书同名、车同轨”的主张。这一局面(        
A.表明宗法礼乐制度已瓦解B.反映贵族丧失了世袭特权
C.体现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D.折射出传统秩序遭到破坏
2023-03-22更新 | 869次组卷 | 1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的......最迟到15世纪中期,......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庄园法庭有一定的诉讼程序......很久以来就依袭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进行诉讼和审判,这些惯例规定既保证领主对地租的占有,同时也是对领主任意勒索的限制。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

——摘编自侯建新《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等

材料二由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在宋代以后逐渐增多,他们构成了乡贤的主体,并逐渐参与到地方事务中来。......明代中叶,商业兴起,社会流动加剧,各地乡贤主持的善会、善堂大量涌现,族内更有“义宅”“义冢”,尤其有“义田”(原指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补充“学田”(由国家拨给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以助办学)之举......明代,乡约改为宣讲朱元璋“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六谕”,并以《大明律》解释......清代乡约基本沿袭明朝模式,《大清律例》进一步渗透。

——摘编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浙江义门陈氏宗族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欧中世纪“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并概括他们在西欧庄园自治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述“乡贤在基层治理中所起的作用,并指出清代乡村治理的走向。
2023-03-22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雁门以东至辽阳,为燕、代国;常山以南,太行左转,度河、济,阿、甄以东,薄海,为齐、赵国......而内地北距山以东尽诸侯地,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置百官宫观,僭於天子。汉独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内史凡十五郡,而公主列侯颇食邑其中。

——《史记》

材料二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三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统治者为消除地方行政制度存在的隐患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材料二中“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具体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三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
8 . 17世纪,欧洲的地图测绘由各国政府性的职能机构与学术团体主导绘制,测绘成果往往成为外交谈判、国土勘界、调查与空间规划的重要历史依据。这说明(     
A.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传播B.欧洲民族国家意识增强
C.资本主义走对外扩张道路D.近代外交制度逐步建立
9 . 下图为《红色钢城·百年印记》云展厅展示的人物简介图片。由此可见,当时(     

王崇伦,1953年在机修总厂工作期间,先后8次改进工具,创造了“万能工具胎”,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决了车间设备不平衡的问题。按1953年定额计算,他一年完成了很多年的工作量,成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A.崇尚劳动的时代精神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C.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国民经济恢复成就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出了一则广告, 四川省宁江机床厂发出了承接国内外用户直接订货的信息,迅速使该厂积压的机床成为畅销产品,变产销脱节为双方满意。由此可以看出(     
A.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国外市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企业的经营和市场意识有所增强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