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39 道试题
1 . 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有关现代化的目标,阅读表格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

目标

选自

1954年9月

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

1964年12月

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周恩来选集》

1979年9月

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2022年9月

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围绕“现代化目标”为主题,提出论题并进行简要评述。
2024-03-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风雨历程中不懈探索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道路,逐渐形成“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的演进脉络,此间每个阶段都展现了党在我国背景下应对治理复杂性的不同策略,社会治理相关理论得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如下表)

时期

基本特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注重发挥工青妇、农会组织以及其他群众性组织的作用、通过有效社会管控实现政党、基层政权与乡村社会的有机融合,将乡土社会整合成高度组织化的政治社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政权学说应用于本国实际,创立了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制定了宪法等,在法律和制度的双重保障下,基层自治组织迅速建立。随着我国完成“三大改造”,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城市形成了与高度集中、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单位体制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治理采取了双轨策略。一方面巩固和完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特别是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另一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对社会管理的认识随之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至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使用“社会治理”概念,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由“管理”至“治理”,其内核是治理的理念、主体、方式、范围和重点等维度的巨大转变,是对我们党解决社会问题、处理社会矛盾所取得经验的深刻总结

——摘编自金祎《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表格信息的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3-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金科大联考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读下表,表格内容可用于佐证(       
时代北方户数(万)南方户数(万)南北对比(南方占%)
汉(元始二年)96511110.3
唐(天宝元年)49325734.3
宋(元丰三年)45983064.4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表(       
A.国家疆域的开拓B.社会控制的强化C.政治制度的沿革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2-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1960年至1983年英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单位:亿英镑)。由表格数据可推知(       
年份社会保障总支出
196014.99
197039.27
1980235.08
1983339.91
A.货币主义政策得到推广B.解决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
C.社会经济水平持续下降D.政府的财政负担不断增加
2024-02-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高考备考精英联赛调研)历史试题
5 . 某学习小组整理的表格内容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朝代是(     
主要内容
多次迁都
王位世袭
内外服制
甲骨文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024-01-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因此,该学者绘制了下表


中华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主体和区域中华民族,中国。欧美
海洋文化特质和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敬海谢洋、人海和谐。开放开拓、冒险探索;殖民扩张、抢掠征服;自我伸张、商贸谋利;海权优先、控制海洋。
海神形象中国海神妈祖—和平之神: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的和平女神。希腊海神波赛冬—征战之神: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
名人名著名言“协和万邦”(《尚书·尧典》)。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西塞罗);“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黑格尔);“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马汉)。
历史上的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海洋殖民扩张。
族群行为出洋华人海外谋生,安分守己,艰苦创业。北欧海盗的抢劫掠夺。
经济行为谋利思义唯利是图
海洋行为中国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美国推行海洋霸权。

——整理自张开城《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依据表格信息,从中西比较的视野出发,任选角度,自拟论题,谈谈你对海洋文化的认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充分,史实准确)
2024-02-05更新 | 14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五)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相和合。在伦理道德、个体修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义、礼、智、信”,即仁爱、正义、礼仪、智慧、诚信
在个人进取和担当方面:《易经》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则彰显着担当精神。在国家治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孔子提倡“为政以德”,《礼记·礼运》提倡“天下为公”
在国家形态结构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求“大一统”,成为中国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摘编自王震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补充内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状况。

名称内容
农业区划古代中国分为北方____农业区和南方____农业区
耕作方式商和西周时期,实行农夫____;战国以后,随着____、____的推广,形成以男耕女织为特征的个体小农经济形态
农业政策为了巩固统治,秦以后的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灌溉系统秦国的____、西汉的____渠都是水利工程的代表
农业模式逐渐形成北方____和南方____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1)上列表格共9个空格,完成6个空格。
(2)试对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二选一),进行历史解释。(要求:解释具体明确,简明扼要,切中要害,逻辑清晰)
2024-01-10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明中叶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商帮的出现,具有工商业性质的会馆大量出现并分布于各省。下表是山陕商人在部分省份的会馆分布表,据表格信息可知(     
山陕商人会馆分布表(部分)
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甘肃广东河南福建广西安徽河北北京
山西会馆6401702003626
陕西会馆0162881204000019
山陕会馆7156201222811220
总计1334342931234115845
A.会馆建立以共同利益为目的B.商帮的经济实践具有灵活性
C.南北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D.山陕商人经营范围北方为主
2024-01-29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黄石市、宜昌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唐诗中出现了饮酒与舞乐活动的诗句(如下表)。表格中的诗句可以印证唐朝(     
诗句出处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
“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李白《前有樽酒行二首》
“来时长道贯,惭愧酒家胡”王绩《过酒家五首》
A.中外交流日益频繁B.儒家文化渐趋没落
C.社会风气包容开放D.市民文化成为主流
2024-05-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