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后直至晚清时期,“天下观”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是把中原王朝看做“一个文化共同体,而不是一个政治疆域,更非一个种族疆域”。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崇尚的是仁、德、礼等文化价值观念,所要实现的是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良好的商业航海气氛和城邦政治孕育了古希腊人朴素的世界主义观念,斯多噶派最先提出了“世界大同主义”的观念,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言:“全世界都是我的故乡”。古罗马帝国亦产生了一种帝国精神,即对武力征服、对外开拓、帝国一统的追求。

——摘编自侯毅、吴昊《论中国“天下观”与西方“世界主义”》

材料二下表是近代以来海上霸权的更迭简况

时间霸权更迭
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先后成为海上霸主
17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初英国取代荷兰的霸主地位,随后多次击败法国,维持了海上霸权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海权崛起,英、美、法、日等海权国家并立
二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成为独一无二的海上力量
21世纪以来“海上多极”趋势明显,各海洋强国既需要在经济方面相互依存,又需要在全球治理上协调一致

——摘编自胡波《从霸权更替到“多极制衡”》

材料三

新中国“世界观”的发展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60年代……对世界保持高度警戒;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80年代……加快走向对外开放;第三个阶段是世纪之交前后10年,迅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认清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形成“和谐世界”的理念;第四个阶段是2012年之后,积极倡导并致力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综合摘编自江涌、王力、黄莺《60年中国之“世界观”》等资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比较古代中国和古希腊罗马“天下观”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以来海上霸权演变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海上霸权演变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进入21世纪后中国倡导“和谐世界”“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2024-05-2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新青年》在部分省份和城市销售状况统计表,从表中史料能够合理实证的是(     
地区销售状况
湖南全省1919年8月长沙文化书社成立,半年之内销售2000本。此前销行极少。
四川成都1916年底初到成都时只卖了5份,3个月后销数才超过30份。到1919年下半年,销售顿然改观。
浙江杭州新文化刊物在杭州的集中出现是在1919 年夏秋以后
A.《新青年》主编阵容发生变化B.爱国浪潮激发民众关注时事
C.新文化运动中心已转移至南方D.南方社会较之北方更加保守
2024-04-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下表为邓小平两次重要“谈话”的部分内容,这两次谈话(       

1978年9月北方谈话

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应当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

1992年1~2月南方谈话

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A.落实了改革开放的政策B.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C.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D.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4 . 下表所示为宋代枢密院长官的出身情况。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北宋时期(       

出身

人数/人

文官

54

武将

18

太监

1

A.宗法观念的彻底消亡B.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C.科举制弊端日益凸显D.官员选拔制度的成熟
5 . 据下表可知,汉朝(       

资料

资料出处

敦煌郡设有主水史,下辖东都水官、西都水官,置都水长、丞,率都水卒、徒、官奴,整治水利

悬泉汉简

“自是以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

《汉书·沟洫志》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正月,朝廷从淮阳郡征调1500名戍田卒为居延(属张掖郡)骍马屯田地区开凿水渠

居延汉简

“汉置张掖、酒泉、敦煌、武威郡,其后又置金城郡,谓之‘河西五郡’”

[唐]《晋书·地理志》

A.政府注重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B.河西农业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C.在西北地区进行长期屯田活动D.丝绸之路受到政府重点保护
6 . 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的差别化管理(       
市镇类型管理模式代表
一般市镇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苏州府汾湖镇
一些富裕市镇设课税司掌收商税松江府唐行镇
规模较大市镇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吴江县盛泽镇
钞关、港口市镇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常熟县福山镇
A.以治安和征税为重点B.凸显了地方自治特点
C.蕴含了近代管理思想D.保障了地方社会稳定
2024-05-2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青海省西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7 . 下表是近代中国不同群体提出的关于女性的主张。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群体

具体主张

太平天国领导者

男呼兄弟,女呼姊妹,不列尊卑,不分贵贱;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尽杀妖

维新派人士

女子与男子同为人体,同为天民,亦同为国民,并明确提出“推女学之源,国家兴衰存亡之系焉”

辛亥革命时期民主人士

“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人权天赋原无别,男女还须一列担”
A.近代女性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B.封建伦理纲常思想根深蒂固
C.社会转型时期新旧文化冲突加剧D.专制与共和思潮的激烈较量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是近代以来我国部分学者关于“救亡”与“启蒙”关系的认识

学者

认识

李泽厚

中国近代史是救亡与启蒙的双重变奏,中国近代思想和活动的主流是由知识分子带头,从爱国救亡而转向革命的,民族自尊和爱国义愤压倒了一切,启蒙工作则进行的很差。

金冲及

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

李建权

在近代中国,由爱国而唤起启蒙,由启蒙而促进救国。救亡与启蒙的密不可分,正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鲜明特征。

高玉

救亡与启蒙并非二元对立的,而是共生的,不可能有救亡启蒙而没有救亡实践,或者只有救亡实践而没有救亡启蒙。

                                        ——摘编自王勤瑶《改革开放四十年救亡启蒙关系探赜》


根据材料,围绕“救亡”与“启蒙”这一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法律与教化是古代统治者的重要统治手段。下表反映出法律与教化关系的演化趋势是(  )
法律以唐律为蓝本,制定了《宋刑统》《天圣令》等法律。以唐律为蓝本的《大明律》,开创律例合编体例沿袭《大明律》,制定《大清律例》
教化儒学向基层渗透,发展出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儒学人士撰写乡约,教化乡里,规范行为。乡约宣讲朱元璋的“六谕”,让百姓毋作非为。以《大明律》解释六谕,百姓若不遵守则要受到处罚乡约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圣谕广训》,常引《大清律例》。
A.儒经渐成法律注释B.教化逐渐取代法律
C.法律成为教化的素材D.教化逐渐与法律合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留学生群体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下表所示为近代部分留学生群体情况。

时间概括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1865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设立船政学堂,后经李鸿章允准,决定派学堂的学生留学英、法,专门学习驾驶和造船。1875~1885年间,清政府陆续派出88名学生赴英法留学。后多数人当教员或到海军服务
20世纪初1901~1906年间,留日学生达万人之众。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如陈独秀、李
大钊、董必武等,也都是那个时期的留日学生;对社会进步、文学转型起到重要作用的文
化名人,如鲁迅、郭沫若等,也都是那个时代的留日学生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一是由于工读主义的推动下,许多青年试图寻求一种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实践;二是许多青年认为法国是自由民主的发祥地;三是当时社会文化名流推崇出国留学增长见闻
抗战前后1932~1945年期间,我国又选派了八届赴美公派留学生,九届赴英公派留学生。由于考试极严格,这批学生回国后都成了中国各学科的领军人物,文科如钱钟书,理科如钱学森、钱伟长等

—摘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根据中国近代留学情况,以“留学潮与中国近代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