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赫赫楚国……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B.礼崩乐坏局面
C.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D.华夏认同增强
2023-07-08更新 | 347次组卷 | 24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宋代,女娲因“抟土作人”而受到单独祭拜,民间出现“送子观音”之说,宋仁宗也因未有继嗣而多次祭祀高禖(媒神)。上述社会现象反映了(       
A.百姓重视子嗣的繁衍B.孝道文化深入人心
C.佛教本土化趋势加强D.战争导致人口锐减
2024-02-21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曹魏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即,由中央委任中正官,把人才接德、才和门第出身,分为上上品、下下品等九个等级,方便朝廷任用人才。然而,这一制度对于人才评品的标准,由中正掌提,人才选拔的范围,逐步被局限于门第出身的小范围内,德、才要素被淡化,导致德巴不免于伪为,而况中正亦未必定有衡鉴之才,甚至出现中正官趋势、畏祸、私报恩仇等情形。其结果,逐至惟能论其闲阅,非复辨其贤愚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贵族

——钱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张荫麟、吕思勉《国史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局限性。

材料二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升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纸阶层之间,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选官依据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唐代两税法实施之后的中央与地方两税的分配情况。据此可知(     

A.两税法增加了政府收入B.地方分权趋势日益明显
C.中央财政负担逐渐减轻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2024-01-24更新 | 350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部分)据学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文体工作者,而90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演艺明星。这一不同(     

A.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B.促进了“双百方针”的重新恢复
C.体现入世前后的价值观念转变D.不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所示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湖北黄州府课税收入情况。由此可推知,当时黄州府(     
种类征收情况
夏秋赋税夏税小麦三千五百五十石二斗三升四合四勺
大麦一百四石二斗二升二合
秋粮米二十一万六千九百五十四石三斗九升二三合二勺
随粮丝三千二百二十八斤
丝绢两千五百八十二匹
诸色课钞鱼油、鱼鳔、翎毛值钞二十六万五千九百三十六贯七百四十一文
A.赋税征收货币化趋势明显B.一条鞭法得到了贯彻落实
C.租庸调制因地制宜地实施D.男耕女织经营方式占主体
7 . 文官制度是古今中外重要的用人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相继发布了两个枢密院令,标志着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建立。1855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任命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测验被推荐到王国政府文官低级职位上的年轻人的资格条件”,“审查这些候选人的年龄、身体、品德是否合格。对考试审查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分配到用人部门"。1870年的枢密院令规定"一切文官职务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委员会委员们的规定,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委员们在财政部的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必须具备的合格条件”。1876年,将第二级别的文官细分成成年级和学童级,成年级按普通商业教育所要求的科目,通过竞争考试从十七至二十岁的候选人中征募;1890年,将第一级划分为三级,均按大学毕业考试类似的科目通过竞争性考试从二十至二十四岁的人中征募。文官制度改革后,社会效果很快显露,舆论界认为:"消除了所有的奔波,总的说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有能力、很有声誉的班子。同时,一个全新的节约和勤奋精神得到贯彻。”

——据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文官选拔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
8 . 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责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到19世纪初,英国的官吏任用制度仍受封建恩赐的影响,或实行个人赡徇制,或实行政党分肥制,腐败泛滥。而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急需清廉高效的政府为其经济的扩张出谋划策,选拔彻底有效的人员班子来充实政府职务。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至1898年百日维新,各地举办的各种类型的新式教育机构,林林总总大约有60所之谱。但是,这些机构大多各自为政、不成统系,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且多为军事和语言相关内容的学堂。进入20世纪,在政府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批普通中小学堂。客观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一部由中央政府制订的统辖各级各类学堂的学制系统。而在此数十年间,政府和民间举办学堂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这样一部学制系统的制定成为可能。《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应运而生。“癸卯学制”的颁布,表明了清政府把近代学校制度推向全国城乡的决心,与一年后正式宣布的停废科举取士一起,形成推动传统教育变革、新式学堂发展的合力,迅速改变着20世纪初中国教育的格局。

——田正平《癸卯学制两甲子考论》

材料三     第一章……第二条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和职责设置公务员领导职务和职级序列。本规定所称职级,是公务员的等级序列,是与领导职务并行的晋升通道,体现公务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资历贡献,是确定工资、住房、医疗等待遇的重要依据,不具有领导职责。公务员可以通过领导职务或者职级晋升。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履行领导职责,不担任领导职务的职级公务员依据隶属关系接受领导指挥,履行职责。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概括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癸卯学制”出现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癸卯学制”给晚清选官制度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写出公务员制度在我国正式形成的标志,并阐述公务员制度建立和推行的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隆庆以后,政府改变以往的朝贡贸易体制,每年在广州举办春夏两季交易会,主要输出如粮食、糖、花生、生丝、棉纱、瓷器等中国商品,以增加财政收入,广州成为东方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但嘉靖《问刑条例》律令仍然以严刑峻法惩治违禁下番者。从1757年始,清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限定仅在广州进行进出口贸易,实行十三行贸易体制。

鸦片战争后,十三行通商体制结束,五口通商,买办兴起,外国商人在广州投资开设洋商行,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广州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广州外贸出入口商品品种不再受禁令限制,广州港进口商品分为洋货进口和国内其他口岸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品有鸦片、洋布、洋棉等机器生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料和手工业产品。近代以来,广州贸易额仍在缓慢增长,但已经被上海反超,其占全国贸易额比重逐年减少。

——摘编自李庆新《广州“交易会”及其制度改革(15671644)》等

材料二   195741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此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广州各举行一届中国出商品交易会。1999年春第85届广交会,有4家民营企业首次参加,2005年秋第98届有4619家民营企业参展,所占比例达到36.57%,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广交会第一火参展主体。早期广交会主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2007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展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产品逐步过渡到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2023年第133届广交会有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全球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与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进行交易的平台。

——摘编自胡光霁《1956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若干问题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鸦片战争前后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10 . 魏晋之际,玄学家常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这说明当时(     
A.儒道思想融合发展B.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C.道家成为主流学派D.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2024-02-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