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末,清政府派驻国外的个别外交人员以及西方传教士等开始向中国零星传摇社会主义思想。1901年后,赴日留学生转译日本关于社会主义的专著。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赞赏,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五四运动后,增加了法国、俄国等传入途径,大量报刊开始摘登社会主义著作介绍马克思主义,各地陆续成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准确、全面的阐述,马克思研究丛书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单行本陆续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被全面引进和翻译。

——摘编自李奕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当代启示》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历程

阶段

内容

阶段一

20世纪20、30年代,与非洲的反帝反殖斗争相交融,马克思主义在北非、南非等地传播。

阶段二

20世纪60年代,在32个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中,有14个国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被视为一种最实用的意识形态,融合了马克思主义、非洲传统价值观等多种元素。

阶段三

20世纪70年代,非洲大陆涌现出一批宣称信奉科学社会主义的国家。

阶段四

20世纪80年代,非洲经历了独立以来最为广泛而深重的经济危机,非洲社会主义国家也遭遇诸多危机。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落下帷幕,一些奉行社会主义的非洲国家改旗易帜,倒向资本主义。

阶段五

近年来随着中、非交往的全面深入,中国为广大非洲国家展示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与治理范式,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在非洲的复归正在悄然出现。

——据李新烽、李玉洁《马克思主义在非洲的传播与影响》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影响马克思主义在非洲传播的因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非的传播历程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启示。
2024-05-12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市统考三诊一模考试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1500年~1998年世界部分国家GDP(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1500-1998年中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的GDP增长率趋势图

——(英)安格所·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二   第一个转折点,指人类在纪元1000年左右开始了麦迪森观察到的“纪元千年转折”或者称作“麦迪森千年转折”。在“第一个千年”(公元0~999年),人口增长六分之一,但是人均收入零增长;在“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1998年),人口增长了22倍,人均收入增长了13倍,结果使全球GDP规模提高了逾300倍。在“第二个千年”中,于1820年前后又出现了更大的增长反差,开始了“麦迪森1820年转折”:在1820年前,人口增长了4倍,人均收入仅增长了50%;在1820年后,人口增长了5倍,人均收入提高了8倍。在整个“第二个千年”,一个重要的生命福利指标——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从“第一个千年”末的24岁上升至20世纪末的64岁。

——摘编自伍晓鹰《从去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银索长期增长密码》

材料三   “如果全球的政治家们有足够的智慧,放弃重商主义下的‘丛林法则’,回到以规则为基础的惠及全人类的全球市场化,那么我们就可以重现自由市场经济的辉煌!人类是有未来的,也是可以有大发展的,但是需要麦迪森在《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所展现的大视野。”

——摘编自伍晓鹰《从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探索长期增长密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1820年间中国与西方GDP出现“麦迪森1820年转折”的不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下半叶中国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因素。
(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三中的观点的理解。
2024-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盖其兵力本弱,而所值辽金元三朝皆当勃兴之运,天下所兴,因非人力可争,以和保邦,犹不失图全之善策。市家

——清)赵翼

“唐代是中国中世纪的结束,宋代则是中国近代的开始。

——(日)内藤湖南

“从前人们往往一提到汉朝、唐朝,就褒就捧:盛世治世:一讲到宋代,就贬就抑积贫积弱。”其实何止是“从前”,直至今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宋朝仍然被当成一个窝囊的王朝。然而,日本与欧美的汉学家对宋代却不客于赞美,评价非常之高。美国多所高校采用的历史教材《中国新史》,其中有一章的内容宣称“中国最伟大的朝代是北宋和南宋”。

——张邦炜教授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另选一个视角,提炼出一个关于宋朝的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不得重复材料中的观点。)
2024-05-1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4 . 观察下表,从中提炼的历史主题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国际组织的演变轨迹
C.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D.英美世界霸权的消长
2024-05-10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试题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首次东巡。期间的主要活动包括泰山封禅、巡狩六国、遍祭山川,他还特意行经彭城,希望找到传说中失落在泗水中的周鼎。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秦王朝的合法性B.重塑皇权的至高无上
C.消弭东方六国的反抗D.巩固中央的统辖地位
6 . 《宋书·州郡志》所载刘宋大明八年(464年)临海郡已分为临海、永嘉二郡,又增置了二县,可是当时登记在册的户口数却只有西晋时的570。对于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
C.人地矛盾推动人口迁移D.沉重赋役促使人民流亡
7 .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683年唐高宗患风眩疾。阿拉伯人秦鸣鹤用中东刺络放血法为唐高宗医治而愈。10世纪阿拉伯的《医典》中记载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这反映了(     
A.古代文明的多元统一特征B.古代统治者重视文化交流
C.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互鉴D.商旅往来推动了医学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北部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磨、石碗里小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骨骼和其他残存物,此外还有烤制食物的塌陷坑和烧焦碳化的种子。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采集业在当时已完全被取代B.可以用于研究人类早期的饮食结构
C.反映了农业已经成为基本生产部门D.说明当地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如图所示漫画创作于1944年7月。它反映的是(     

A.国际金本位制度确立B.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
C.战时的同盟关系解体D.强权化经济秩序初成
10 . 据如表可知,我国(     
(单位:万人)
年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生育保险参保人数
20127879653641152251901015429
20168877774392180892188918451
201894240134452196432386820435
A.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B.庞大社会保障体系建成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覆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