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     
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
2024-04-11更新 | 6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统一检测(一模)历史试题
2 . 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2024-03-07更新 | 666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3-11-23更新 | 661次组卷 | 25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30次组卷 | 17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历史模拟预测卷
5 . 中世纪的西欧有谚语云:“想涨租就像拔着头发离开土地一样难”,农民有一套办法来抵制地主加租。而中国历史上一直到“一条鞭法”实施,要限制统治者的额外盘剥,都是很难的。这主要源于(       
A.主流意识的不同B.基层治理的差异
C.经济发展的差距D.自然条件的差别
2023-05-21更新 | 666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世纪中期,英国普通人很难买得起钟表。19世纪初,因大规模生产,钟表从“奢侈型”转向“实用型”。工人生活稍有改善会优先买表,兰开斯特织工大都有表,曼彻斯特工人也须臾离不开表。工人生计不好时,还可以将表卖掉或典当。由此可知,工业革命时期(       
A.钟表制造业成为英国的新兴行业B.钟表规范了生产生活的时间秩序
C.钟表是工人经济地位提高的标志D.钟表具有较高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2024-01-20更新 | 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7 . 尽管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承续着高度专制的王权或皇权,但在对地方的治理和实际政治运作中,帝国基本满足于让地方自治。这表明当时(     
A.城市自治冲击了封建秩序B.中央集权体制已难以维系
C.帝国统治兼顾传统与现实D.地方割据势力的逐渐膨胀
8 . 郊祀是天子祭天的重要典礼,承载着中原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元朝定都燕京后,推行中原王朝郊祀礼仪。这说明(       
A.元朝以郊祀彰显正统B.蒙汉文化已深度交融
C.统治者服膺中原文化D.元朝用郊祀笼络人心
2024-01-20更新 | 62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年1月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尤其重视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部门,并进一步确立了在全球的优势地位。1870—1913年,德国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同一时期的英、法两国。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发源地B.德国重工业发展迅速并居主导地位
C.技术和产业创新提高经济增长速度D.英法与德国争夺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世纪后期,西方某学者指出:应对亚洲文明在艺术和科学的贡献心存感激。如今西方大步发展,亚洲却衰落了,而帮助亚洲的方式就是“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以期通过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复兴他们的文化”。这可以用来说明(    
A.工业发展推动文化输出B.亚洲古典文明优于欧洲
C.列强希望复兴亚洲文化D.殖民侵略方式的隐蔽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