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期,山东、河北、河南盛产棉花,但棉纺织业不及江南,江南精于“织红”“衣被天下”,原料上不得不仰给于北方。东南丝织业“取给与湖(州)茧”,湖广粮食“销至江浙岭南”。许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行销全国,“富商巨贾操重赀而来者,多或数十万两”,商品“运至蓟、辽、陕,其用至广,而利益绕”。明代中期人口超过1.5亿,富庶的江南地区完全依靠粮食生产不能发挥人力资源的需求。在保持农业精耕细作的前提下,大批劳动力转移到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商业领域。商品贸易往来,市镇骤增,除了南京、北京、杭州、汉口、成都等原有工商业中心外,以丝织业著称的盛泽镇、震泽镇等,以棉织业著称的枫泾镇、朱泾镇等,都是新兴的工商业市镇。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

材料二   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从事银钱兑换的钱庄在若干商业发达的城市里陆续地建立起来。……封建金融业在这些城市里兴起,表明了这一时期为商业活动服务的货币金融资本有了一定的发展。

——摘编自张国辉《清代前期的钱庄和票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业发展的原因。
2021-04-24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何一项政策,都会有人喝彩,有人批评。“新政”也不例外。主流的意见认为,罗斯福“新政”总的来说是稳健的,并非人们所想象的是一种激进的政策。共和党保守派认为“新政”没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而这主要原因是“新政”对私人企业的敌视。与保守派意见相反,激进派的人认为罗斯福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加强大企业主,而没有真正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深层次的问题。

——摘编自赵晓、范敏《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罗斯福新政的基本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1-04-24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甲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1年春开始,广大干部群众突破“禁区”,包产到户这一新生事物在我国广大农村冒了出来。最先开始包产到户实验的是安徽省。在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的支持下,到196110月中旬,安徽全省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达到84.4%。此外,湖南、河南、浙江、贵州、陕西、甘肃、广西、广东、福建、江苏、湖北、河北、山东等省,也仿效安徽办法,推行了各种形式的包产到户。据统计,各地陆续发生的不同形式的包产到户或单干,约占全国生产队总数的20%左右。这次实验到1964年春结束,历时约三年。对迅速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李杏、高其荣<20世纪60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历史定位》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摘编自马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反思》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60年代初包产到户实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产生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的原因。
2021-04-2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世界工业霸权的确立,是以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与完成为根本前提的。英国在近代所取得的工业奇迹,是建立在对新能源的率先生产性开发与利用、第一个完成工业化进程及因此占得的各种发展先机,以及以其强大工业实力为基础的“日不落帝国”所提供的广大原材料供应与商品销售市场。这三点对英国近代世界工业霸权的建立与维持至为重要。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崛起与其工业产品对英国产品的不断竞争,标志着英国工业产品全球垄断地位的瓦解,及导致作为英国近代世界工业霸权基础的“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享有了仅100年的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

——摘编自闵凡祥《英国世界工业霸权兴衰的宏观分析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到了1890年,美国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基本上完成了赶超英国的历史任务。1893年,恩格斯指出,“美国大有可能不单在工业产品方面,而且在农产品方面”把英国等先进国家“统统赶出世界市场”。

——摘编自徐亮《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学视角:论美国十九世纪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世界工业霸权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吉百利家族

18世纪末之前,吉百利家是英国西部一个家境不错的贵格派店主之家。年轻的理查德“吉伯利在格罗塞斯特和伦敦找到布商学徒的活计(零售布匹和纺织品),并成为该行业的熟练工。1794年,他在英国主要工业城市之一的伯明翰主要街道上开了自己的布匹和纺织品商店。

1800年,理查德和妻子伊丽莎白带着他们的家庭搬到布尔街的一座公寓居住,下层是他们的店铺。吉伯利商铺不断扩大,带来的收入足以让理查德和伊丽莎自1812年在伯明翰市郊租上一套房子和一块用来做花园的地。理查德和伊丽莎白的儿子们最后在不同地方做了学徒——本杰明是布匹学徒,约输则是茶叶和咖啡商的学徒。

约翰(1801-1889)在他父母商铺的隔壁开了一家茶和咖啡店。约翰攒够了钱,他就开了一家工厂,制造可可豆和巧克力。1834年,约翰和他的妻子坎蒂亚将家搬出了拥挤的城市,迁到伯明翰郊外一处专门为中产阶级设计的地方。

1861年,约翰的儿子理查德和乔治继承了父亲的生意。

1886年,他们成功地将荷兰的一种新工序引入自己的工厂。这种工艺使他们打破了法国巧克力产品在英国市场上接近垄新的地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兄弟俩将吉伯利建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可可饮料公司和巧克力制造公司。

1879年,兄弟俩将公司从工业化的伯明输迁到一个叫伯恩维尔的郊区。在那里,他们引入了改善工人条件、建立私人社会保障的制度,其改革大大领先于他们的时代。

1901年,乔活和他家族的成员拥有了《伦敦每日新闻报》和其他一些报纸,他们利用这些报纸表达他们的自由党观点。此时,由理查德和伊丽莎白播种、一路顺利成长的吉伯利公司,已经是一个巨大的世界性公司。

——【美】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以吉伯利家族为例,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资产阶级家庭带来的变化,并说明古伯利家族雄起带来的历史启示。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随着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奴制的瓦解,商品流通量不断增加,要求货币流通量的有效供应增加;同时,贵族阶层为了支付战争费用和购买东方精美昂贵的消费品,需要更多的金银。在欧洲人看来,探寻黄金最理想的地方莫过于东方,因为东方国家被描述为财富无穷、金银遍地。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并在海上大肆劫掠,致使东西方贸易出现危机。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组织了多次探险,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探险活动得到了科学技术尤其是天文学和航海技术的有力支持。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到17世纪末,全球所有大陆(除南极外)与主要乌屿的海岸线,已被描绘在欧洲人的航海图上。大发现带来的巨大财富强烈地吸引着西欧的贵族、商人、传教士涌向世界各地,很多中下层居民也奔向海外谋生。欧洲人给美洲带去了马、羊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甘蔗和麦类。非洲的咖啡、中国的茶、东方的香料也成为欧美人的生活必需品。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可可等作物。

——摘编自池小平《地理大发现的基本动因与重大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7 . 材料一     根据几年来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和各地方已经达到的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到1957年,参加现有的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东北各省,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其他老解放区,合作化的规模可能达到农户半数左右。

——《伟大的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我国GDP结构中,1978年末公有制经济占99.1%,其中国有经济占56.2%,集体经济占42.92%,到了2004年,占全部GDP497%(其中国有经济为35.9%,集体经济为13.8%)。就具体行业而言,在工业总产值中,1978年末国有企业占77.6%,集体经济占22%,2004年末工业总实收资本中,国家资本占34.9%,集体资本占5.62%,到了2008年末,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下降到33.4%和3.0%。

——何干强《论国有资本的整体性监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要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及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性,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国以来中共经济政策并且的认识。
2021-04-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是多元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样的,各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在经过了长期的争论以后,国民议会终于在1875130日以一票的多数通过了共和制的宪法。那一票之差是不是出于历史的偶然呢?绝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法国的基本人民大众是拥护共和国的。拥护保皇党的只有一些残存的旧政党的职业政客,而没有任何阶级……甚至连真正从事于工商业的资产阶级也是具有共和主义情绪的。”宪法规定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如果议会反对内阁的行政措施或投不信任票,那么内阁总理就必须辞职,让总统授命另组新的内阁。

——据李昌道、徐静琳《外国法律制度导论》等整理

材料三   撒切尔夫人主张放弃大政府小社会的凯恩斯主义政策,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以此医治“英国病”,重振英国经济。她的政策主张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三编: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典型特征并列举其两种典型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875年法国“一票共和”现象出现的原因。比较近代英法两国内阁制的相似之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八十年代“撒切尔主义”在经济政策上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些政策对英国经济运行趋势带来怎样的影响。
20-21高三上·广东·阶段练习
9 . 标准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时代由于经济交往不多,各地度量衡标准差异很大。在工厂制度下,近代的标准化生产出现了,它以机器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18世纪末,美国人把互换性原理运用于来复枪的制造过程中,通过互换枪支零部件,满足战争需要,这种标准化方法奠定了大规模生产的基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人在机器制造业领域中第一个使用螺纹牙型标准,此后制造业中标准化生产迅速发展。标准化单位除时间、长度、重量、容积外,又增加了涉及电、光、热、声、速度等许多新单位,标准化的范围由地区发展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

越复杂的生产过程,在客观上就越要求技术的协调一致性。标准化生产使各个生产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不仅为有条不紊地社会化大生产提供有力保障,而且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科学管理。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标准化国际组织是1946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组织,1965年成立的国际电信联盟等。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标准化生产”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标准化生产”形成过程的特点,并分析“标准化生产”带来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月历史试题(广东卷)
20-21高三上·山东·阶段练习
名校
10 . 家庭婚姻的沿革体现了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核心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主要形式。例如,英国的宗族和家庭从1500年开始衰弱,到17世纪中叶,家庭成员的平均数目降到了5人左右,核心家庭占据统治地位。一般来说,在核心家庭中,男女为了经济上的自立不得不晚婚。根据对当时英国一个村庄的研究发现,男女结婚平均年龄在27岁以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妇女第一次结婚,平均年龄接近30岁。

18世纪晚期开始,晚婚的模式被打破了。1750年以后,特别是在手工工场工人中间,婚姻更加自由,爱情在婚姻中的地位加强了,许多穷人在“仅有两架纺车,甚至没有一张床的情况下”就结婚了。一直到1850年,欧洲的婚育年龄在不断下降。

19世纪下半叶,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工人中间,恋爱婚姻已经取代工业化前的那种长期求婚过程和买卖婚姻。当时,一位法国人说:“结婚一般是因为相爱,而不是为了财产。”婚姻更多来自不同地区和城市,年龄也更加接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编写一段男女对话,体现欧洲近代家庭婚姻的变迁。
(2)结合欧洲家庭婚姻的变化,说明家庭婚姻的变迁所体现的社会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